王玉姣
(河北省霸州市第四中學,河北 霸州 065701)
新的教育教學環境下,一輪又一輪的課堂教學改革,已經全面開展起來,新高考政策得以深度的運用,藝術科目的特色得到全面的展現,通過有效的方式加深學生的認知,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才能沖出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轉變課堂教學的形式,增強音樂課程的藝術水平,確保學生更加深度的運用知識,全面進行感悟和理解。對于高中音樂課程來說,其中所涉及的內容是精彩紛呈的,通過自制教具的方式全面進行課程的延伸,不僅能夠很好地減輕學生的負擔,同時也能喚醒學生自主探索音樂課程的意識,幫助學生進行認真的思考,全面進行總結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并在親身體驗中總結出音樂學習的規律,從中發現美并自主的進行美的感知,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質量。那么在實際的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自制教具有何積極意義,又應采用哪些方式和策略得以推進和落實呢?
新時期下,新高考政策必然帶來全新的思想,通過多元化的方式進行整體課程的改進,才能讓學生探索出知識的奧秘,加深學生的認知,促使課堂教學趨于生活化,增強學生的熟悉感,全面進行整體課程的優化。在全面組織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實踐中,探索知識的真諦,挖掘出課程的內涵,確保整體課堂教學的高質量運行,需要通過多元化的策略進行變革,而其中效果最為明顯的就是自制教具的運用。以往的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并沒有凸顯學生的主體位置,致使課堂教學受到嚴重的限制,教師不能進行知識的深度挖掘,阻礙學生的學習進程,課堂教學缺乏實踐性的特色。所以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研究自制教具的具體方法,顯得十分重要。
從課堂教學的發展狀況來看,為學生提供便利條件,轉變課堂教學的內容,促使學生所接受的知識更加新穎獨特,才能促使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和密切,徹底改變課堂教學沉悶的狀況。高中音樂課程中的教材內容相對比較抽象,如果單純地進行知識的講解,則會影響到學生自主性的提高,而師生之間的交流也會處于被動狀況。伴隨著自制教具的運用,課堂教學充滿了生命力,真正讓學生積極地進行實踐性的探索,尋找到新的突破口,增強學生對音樂課程的感知意識,讓學生擁有機會參與到音樂課程的形成中,加深學生的認知,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內化,促使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加積極、溫馨,有助于改變課堂教學的沉悶狀況。
一直以來傳統的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沒有準備好所有的材料,致使課堂教學思路比較混亂,無法緩解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難度,導致學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受到限制。在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運用自制教具不僅能夠很好的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同時也能體現課堂教學的實踐性意義,更有效的變革課堂教學的形式,滿足學生內心強烈的好奇心,促使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發生根本性的變革,這樣一來才能更有效地推動課堂教學質量的增強,有助于調整課堂教學的思路,讓學生更加精心的進行準備,提高學生運用音樂課程的綜合能力。
課堂教學形式的轉變,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調整,能夠真正把握基礎教育改革的進程,確保課堂教學的形象化,更加明確,這樣一來才能讓學的主動參與意識得以全面的提高。作為高中音樂教師,需要優化課程體系,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自制教育的研究,要形成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變化,增強學生的親身體驗意識,促使整體的課堂教學結構充滿生命力,不再單純地進行課程的改革,而是讓學生的自主意識得以持續的上升,這樣才能拉近學生與音樂課程之間的距離,變被動為主動,增強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具體的策略和方法如下:
在課堂教學的全面運行中,自制教具的選擇,必須遵循一定原則,要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化的進行安排,提煉出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有意識地進行引領,讓學生更加積極地進行參與,這樣才能促使學生的自主表現意識得以全面的提高。作為高中音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地進行把握,要明確教學任務,根據整體的課堂教學內容,制作出合適的教具,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度的探索,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根據學生的發展情況靈活地進行課程的調整,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表達出自己對教具的參與意識,這樣一來才能盡情地展現學生的個人意識,讓學生快速的融入到作品的開發中,提高學生的整體能力,鍛煉學生的自主表演思維,優化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內容和結構。例如,在排練《大魚》這首流行器樂作品時,大家都渴望盡快能演奏出這首美妙的音樂,而這類型作品恰恰激發了學生的演奏欲望。作為老師及時運用這一教學時機,進行拋錨式教學,選擇出精美的教具,讓多數原來不會器樂的學生,因為喜歡這首歌而慢慢熟悉起吉他、二胡、笛子等樂器。
對于課堂教學的整體發展來說,通過學生的參與意識引導學生仔細的進行觀察,這樣才能成功的解決教材中的切入點,明確學習的方向,讓學生收集各種與教材有關的自制教具,然后借此進行知識的延伸,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性的操作與全面培養學生的實踐素養和能力。為此在實際的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的進程營造出良好的資質氛圍,并充分體現音樂課程的藝術魅力,幫助學生認真地分析,自主的進行介紹,讓學生從中感受到音樂作品中所表達他的情感,借此進行整體課程的調整,這樣以來不僅能夠很好的化解學生的主動性,同時也能讓學生在參與教具的制作中煥發出強烈的探索欲望,引發學生與作品之間的情感共鳴,全面實現整體課程的升華。例如,在學習《義勇軍進行曲》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創設良好的自制氛圍,讓學生動手進行教具的制作,這樣,學生便可以在音樂中感受到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想要發展我國就需要不斷前進,這首音樂具有振奮人心、激發斗志的作用。
課堂教學的內容在不斷地發生轉變,根據學生的需要充分利用周圍的資源,讓學生把家庭生活中閑置的教具引入到課堂中,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體驗意識,同時也能讓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以全面的提高。所以在實際的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讓學生自己去尋找自制教具的相關材料和信息,不單單進行動手操作,同時也要讓學生的想象思維得以全面的發揮,這樣才能觸動學生的靈感,引發學生對自制教具的關注,更加深度的運用教學內容合理化的進行編排,同時也能把握作品的核心思想,更加深層次的進行作品的創作,全面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增強課堂教學的感染力,活躍學生的思維,完成課堂教學改革的任務和目標。比如下進行《歌唱祖國》這首歌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制教具,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作品的學唱,要找到其中的切入點,能夠從多角度進行知識的延伸。具體的教學步驟如下。首先是每個小組挑選出優秀的人物,從生活中找出與本首歌曲有關的自制教具,然后全班同學對歌曲的熟練,并在全班范圍內找到兩個領悟比較快的同學作為部長,引導帶領大家進行雙聲部合唱,并在實際的教具制作中,學生主動接受了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
課堂教學在不斷地創新之中,教師作為引導者和指揮者更加注重整體教學方向的把握,要有目的性的進行改革,不再單純的背誦知識,而是讓學生的體驗和感悟意識得到全面的提高。對于高中音樂課堂來說,教師不能限定學生自制教具的范圍和空間,而需要不斷地放飛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深刻的進行體驗,從中進行挖掘,并借此進行課程的改革和調整,要在學生出現錯誤后耐心地進行指導,要讓學生把握音樂作品的尺度和力度,從中進行深度的思考和探索,找到學習的方法,并在自制教具中發現問題的切入點,這樣才能很好地解決學生成長中的各種問題,促使學生的感悟能力得以持續的上升。比如:在講到音樂表現要素的“力度”時,讓學生聽賞了海頓的交響曲《驚愕》片段,此時可以通過自制教具的運用情況,讓學生自己思考是什么讓你“嚇了一跳”。學生在聽賞音樂后積極主動思考“驚愕”的原因,學生思考瞬間后,立馬給出最積極的回應,這是很美妙的過程。接著簡要介紹海頓創作《驚愕》的動機,以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作品。學生們需要美,追求美,我希望音樂課能給他們提供一個空間,讓他們踏上尋找美,感受美的道路,進而達到教育教學改革的目的,升華課程內容。
總而言之,根據音樂課程的特色,全面研究自制教具的教學價值和意義,才能展現課堂教學的優勢,促使學生更加全面的體驗課程,增強學生的感知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高中音樂教師,需要優化整體的課堂教學結構,根據上述方法,全面探索自制教育的具體形式,真正找到學生喜歡的教學手段,凸顯學生的重要性,促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知到音樂課程的樂趣,并提煉出全新的教育教學價值,發揮音樂課程的特色,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促使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得以全面的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