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譯勻
(浙江省溫州市繡山中學,浙江 溫州 325000)
當下,在教育改革的推動下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已經被教育者積極的采納,并應用到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這種教學方式是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之上,運用更加豐富有趣的教育資源開展游戲化的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等自主學習方式鍛煉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真正的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題。在愉悅的課堂氛圍當中,提高學習的效率,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活動當中,信息技術教師應當對學科的主要教學內容有全面的了解,并將游戲化的教學理念融入到課程設計當中。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達成學習的目標和任務,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實際操作能力,以確保課堂效率的進一步提升,讓學生真正成為社會需要的信息化人才。
在新知識開始教學之前,學生對于新知識的認知能力不足,難免會覺得學習非常的困難。一旦學生認為學習的難度較大,就會對于新知識的學習產生抵觸的情緒,進而影響學習的質量和課堂的效率。以往的教學中,信息技術教育者大多數是通過控制學生的電腦進行示范操作講解相關的知識,這種方式雖然較為直觀,但是容易讓學生產生視覺疲勞。一旦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力不夠集中,就會降低學習的質量,難以掌握全部的操作流程。這樣的教學方式十分的考驗學生的記憶能力,在操作的過程中如果記憶出現偏差也難以完成學習任務,不利于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師生之間的交流也是一個單項的輸出和接受的過程。尤其在新課的教學過程中,這種教學方式會極大程度的降低學生的學習意愿。因此,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運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增強新課學習的趣味性。例如,在進行浙教版七年級上冊信息技術第二課《信息處理工具》學習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認識各種類型的計算機,教師可以將計算機主要類型圖片做成游戲動畫,讓學生進行辨別,增強學生學習新課的意愿,降低學習的難度。并在課堂上讓學生回答生活中有哪些移動終端應用了計算機系統,可以運用分小組搶答的游戲方式,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并讓學生介紹這種移動終端的特點以及使用方法,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信息技術教師要全面的掌握信息技術教材的知識點,并根據課程目標進行教學設計,積極采用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的游戲方式,為學生打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枯燥的信息技術知識變得生動有趣。
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教材大多數都是對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方法進行教學,具有很強的實際應用性,不僅于生活實際聯系的非常緊密,也能夠解決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所以,信息技術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內容設計一些與生活實際情況中出現的問題相關的游戲。以浙教版七年級上冊教材第五課《信息社會及責任》這一課程時,教師要明確本節課程的教學目標時讓學生了解信息安全知識,提升信息安全防范意識。以便于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夠正確健康、安全規范的使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展示日常生活中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信息技術教師可以根據這一課程所學習的知識進行模擬應用游戲,通過設計游戲“小張的一天”模擬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一天需要用到的信息技術有哪些,并掌握這些信息技術的操作和應用方式,分析其中有哪些符合安全信息操作規范,哪些操作具有信息安全風險。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樹立信息安全意識,在日后使用信息技術的同時學會規避風險。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進行想象和設計,讓學生自行設置類似的游戲,并給予學生展示學習成果的機會,在展示的過程中增強自身的表達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
初中的信息技術與其他文化知識學科在教學的目標和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區別,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時不僅僅要充分的掌握理論知識,還有具備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游戲化教學方式的應用時,應該盡量的多設計一些動手實踐的游戲內容,增強游戲教學的實踐性。傳統的教學中信息技術教師通過控制學生電腦單向講解的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現代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實際需求。在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對于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已經成為教育者必須要重視的問題。信息技術教師應引入實踐性的游戲,并在學生進行操作的過程中給予一定的指導。例如在進行七年級上冊第十四課《大數據應用》這一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讓學生們在分組展示各種大數據的應用方式,并對其原理進行解答。教師可以準備一份大數據應用方面的測驗試題,并進行答題比賽,對小組的比賽進行時間限定,在規定時間內小組回答題目正確數量多的獲勝。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學任務。在游戲競賽結束之后對學生應用和了解大數據的情況進行科學的綜合性評價,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要多采用積極正向的語言,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教師也可以運用教育大數據的系統,讓學生親身體驗大數據的神奇之處,提升學生應用大數據的實踐操作能力。
信息技術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掌握這項能力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信息技術本身又是一項非常復雜的技術,很多時候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夠完成。初中階段是學生各項能力和學習習慣形成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至關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還要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只有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真正的成為信息技術運用的主體,才能促進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進一步發展。信息技術教師應通過探究信息技術游戲教學,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學會通力合作,加強與小組成員的交流與配合,才能真正的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浙教版八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材第二單元第四課和第五課為例,信息技術教師在進行順序結構程序設計和分支結構程序設計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信息技術的教學效率。順序結構程序設計相對分支結構程序設計來說相對簡單,可以讓學生獨立嘗試完成,也可以讓學生和小組成員之間配合完成。在分支程序設計的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不同的if 條件語句,將分支結構處理的更加完善。并讓學生在實踐探究的過程中加強知識的交流與運用能力,強化競爭意識,感受勝利的愉悅感和滿足感,進而增強學習信息技術的主動性。
在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融入游戲化教學的理念,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信息化意識和應用能力,讓學生主動的去學習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在愉悅的氛圍中掌握信息技術的實踐應用,并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和探究意識。游戲化的教學方式本身就具有競爭性、趣味性、參與性的特點,教師將這種觀念和教學手段應用到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能夠讓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更加的豐富,具有一定的特色,符合素質教育的根本理念。在完成了基本的教學活動之后,信息技術教師也可以積極開展課后游戲實踐活動,以此來幫助學生強化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信息技術教師布置一些課后的實踐操作的作業,并讓學生對自己運用信息技術的過程進行詳細的記錄,可以在課上分享自己的應用感受,并提出在實際運用中遇到的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發現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并及時的彌補。信息技術教師也可以布置一些視頻剪輯和制作的作業,讓學生掌握視頻的錄制,音頻的剪輯和多媒體動畫的添加技術等。組織學生進行視頻剪輯大賽,讓學生真正的感受到信息技術的實用性,在較長的假期可以布置一些旅游題材的作業,讓學生將自己的旅行過程記錄下來,并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視頻的制作,提升學生生活情趣和審美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綜合能力。信息技術教師要認識到課外游戲化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并積極的采納此種教學方式,助力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
綜上所述,游戲化教學方式對于信息技術的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能夠讓學生保持對新知識學習的渴望,增強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信息技術教師一定要明確教材的主要內容和教學活動的主要目標,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進行游戲化的教學活動設計。除此之外,教師要聯系生活實際,積極開展游戲化的課外信息技術實踐活動,豐富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形式,讓初中學生真正的掌握這一學科的基礎知識,對信息技術產生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