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旋
(容城博奧學校,河北 雄安新區 071700)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一直是以接受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利于學生的思維擴散和綜合能力的進步。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一種現代化的學習方式應運而生。教師要明確自主學習的基本內涵,不斷培養和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傳統的物理學科教學中,教師占據課堂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成績,教師通常采取灌輸式教學方法讓學生獲取知識,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長期處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不僅對物理學科難以產生興趣,也難以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因此,在物理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教師轉變自身的角色,從課堂的主導者變為課堂的引導者,實現新型師生關系的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作為課堂的引導者能夠帶領學生探究物理規律,掌握物理知識,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能夠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在創建新型師生關系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認識到學生是具有發展潛力的,而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教師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這樣的引導下才能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自身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教學活動體現了素質教育倡導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
在初中生的身上都會有著較強的個人特征,而其中最明顯的特點就是他們都處在青春叛逆期。初中物理教師一定要牢牢地抓住學生們的這一特點,把握住這個機會,在課下設計有新意及有特點的課堂教學方案,把它運用到教學的環節中,促使學生們創新能力的提高。例如,教科版初中物理第三章第三節《電路的連接》這一內容時,給學生們準備一些實驗的教具,如電源、小燈泡、導線、開關等有關材料,讓學生們結合相關知識,思考如何才能讓小燈泡亮起來;或是把學生們分為不同學習的小組,讓他們可以在小組中交流討論,在小組的相互協同合作中讓燈泡亮起來。學生們在思考后,小組成員間也可以展開大膽地試驗操作,在展開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需要時刻地觀察學生們,對學生們出現的問題進行引導解釋,讓他們可以真正地運用物理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
物理學科是一門建立在實驗探究基礎上的學科,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小組探究學習,能夠讓學生在相互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探究情境,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分組,讓學生在相互帶動的過程中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內涵,明確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培養目標,在設立具體目標之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進行小組探究,在此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和交流,給予學生正確的學習和探究方向,學生才能在探究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實踐獲得物理知識,從而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進而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生進行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在學生獲得成功之后,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能夠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維持長期的學習熱情,進而更好地指導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開放性物理實驗作為物理實驗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深化學生物理自主探究能力、物理思維的重要途徑。但是在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中,開放性實驗教學開展不夠,難以凸顯物理實驗的探究性,制約了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基于此,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實驗教學的時候,必須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擺脫課本上實驗教學內容的局限性,不斷增加實驗教學的開放性,使得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不再拘泥于課本上的知識,并促使學生在拓展的實驗中,提高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
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常客,并彰顯出顯著的應用價值。結合相關研究顯示,通過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可將原本抽象、復雜的物理概念、實驗等進行直觀化、形象化、動態化,使得學生在視覺和聽覺的刺激下積極主動參與到自主探究學習中。
結語:綜上所述,培育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精神對于初中物理教學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教師要不斷樹立新型的教育觀念,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運用各種教育方式和手段,努力培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樹立課堂主人翁的精神,讓學生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心態去參與學習,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