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毅軍
(郴州市第二中學,湖南 郴州 423000)
物理核心素養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實驗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四個維度。課堂教學仍是落實物理核心素養的主陣地,下面談談我的一些想法。
新課引入時,教師應以貼近實際生活的現象、科技熱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能理解和記憶知識,訓練并提高思維能力。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的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边@說明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學習自覺性的核心因素,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強化劑,那么導入就很關鍵。例如:《機械運動》課題引入中“先介紹自然界中動物的奔跑是一種運動,然后話題一轉,如果說房子、樹木、橋梁等也在運動,你們信嗎?”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適時地制造懸念,使學生對新知識產生一種急于探求的心情,那么就會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例如:《萬有引力定律應用》的課題導入可以先問同學:“怎樣稱量物體的質量呢?”學生會很高興的回答:天平。接著又問:“你能稱量火星的質量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實際教學中,要善于聯系身邊實際的物理現象,提出有效的物理問題讓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那么,應從哪幾個方面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呢?
機場規定:嚴禁攜帶額定能量超過160Wh 的充電寶搭乘飛機,一般充電寶(移動電源)的規格,標注的是電荷量,單位是mAh,機場的規定為什么要以wh 為單位?又如人不小心觸電,自動保護電路是怎么工作的,從而保護人的安全?解答這些問題都涉及物理知識與實際情境的關聯。
如一輛摩托車從高處水平飛過壕溝,這一實際情景可轉換成所學
物理模型——平拋運動,又如一個閉合的正方形線框當有一邊進入勻強磁場時,可等效為“有源閉合電路”模型。
如《超重與失重》一節的教學中,創設實際情景:一位同學站在一臺磅秤上,讓該學生突然蹲下和站起瞬間同時觀察指針偏轉情況:蹲下,指針讀數會先變小再變大;站起,指針讀數會先變大再變小。這是為什么?分析推理蹲下,先向下加速再向下減速,據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即先失重(彈力小于重力)再超重(彈力大于重力);站起,先向上加速再向上減速,據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即先超重(彈力大于重力)再失重(彈力小于重力)。
古代學者伽利略就是對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提出了質疑,然后利用“理想斜面實驗”,進行科學的推理,建立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這一正確的觀點。平常的學習中,學生可能會提出一些“過偏”的問題,教師應保護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如自然界物體的運動速度有沒超光速的?有沒有常溫下的超導體?核力為什么是超強的短程力?等等。教師一方面要耐心的解答,另一方面應鼓勵學生:如果你以后能研究出常溫下的超導體,你將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問題:“楞次定律”教學中,感應電流的方向與哪些因素有關?假設或猜想:通過實驗觀察發現,感應電流的方向可能與:原磁場方向、磁鐵與線圈靠近或遠離、線圈的導線繞向等有關。
科學探究:兩物體碰撞時其動量是否守恒?請設計實驗設計實驗需考慮的問題以及富有創意的想法。測質量:用質量相等硬幣(游戲幣)碰撞,則不必測質量。測速度:用硬幣在木板上依慣性前進的距離x 表示速度:v=kx(k為常數),初速度控制:相同形變的彈片撞擊木板上的相同硬幣。
實際教學中,適當介紹和學習物理學史,讓學生學習科學家的不畏艱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及科學的探究方法。高中物理介紹了一些物理學史,如“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奧斯特夢圓電生磁、法拉第心系磁生電”都是很好的典型素材。學習物理學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重要意義1.讓學生知道物理家探索物理規律的艱難,明確只有對物理學有執著的追求,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2.讓學生學習科學家探索真理的科學態度、科學的探究方法。3.對學生知識體系的形成,知識的把握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加牢固。4.對學生進行辨證物主義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高尚品德。
新課改的評價應放在促進教師的發展與學生的發展上,《課程標準》也指出“學科教學的評價應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有利于學科教與學雙邊活動過程的調控,有利學生和教師的共同成長”,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適時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使他們能正確認識社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亮點,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每一個學生,多鼓勵學生,逐步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多用贊美語言激發學生:“你是可以學好的,但學法還需改進,希望你繼續努力!”而不應該用“你怎么這么笨?。 敝T如此類的話語刺傷學生幼小的心靈。教師要考慮缺乏自信心的學生的情感和態度,注重學生的情感動向,同他們順利地進行思想交流,激發學生內在動因,讓學生積極主動學習,促使每個學生在學習或活動中的取得成功。
總之,物理核心素養也是一種文化素養,物理學教育也就是一種文化素質的教育,它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作為教師貴在重視和堅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中的具體情景抽象為物理問題,進一步揭示具體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聯系,既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在物理教學中注重保護和培養學生的自覺意識,講一些物理學的發展史,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等,都能使學生的物理學核心素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