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瑩
(遼寧省盤錦市魏書生中學,遼寧 盤錦 124000)
美術教師應基于學生的好奇心強烈的心理采取多種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狀態充分掌握,并不斷創新美術欣賞課堂教學模式,帶領學生領略課堂之外的風景,拓寬學生的視野,使美術欣賞課堂真正意義上成為初中生美術素養提高的豐富歷程,積極運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
情境指的是人們利用一些生活中隨處可用的道具,通過聯想和想象創造建立一種虛擬的環境,這個環境是可以根據思維活動而改變的,而教學環境的建立,可以幫助學生激發情感,教師在教學情境中發揮著引領作用,讓學生投入課堂情境中,有助于塑造學生人格。通過豐富的情境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美術課程的核心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能力。情境教學法的創設代表著現代基礎教育的互動性理念,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除此之外,還體現了教學模式的創新發展加大了學生、教師之間的聯系,越來越有人情味,與生活的聯系也大大加強。
隨著傳統教學模式弊端的顯露,初中美術欣賞課程難以適應現代化教育事業的發展,特別是獨特的表現形式、豐富的藝術內涵等特點,嚴重阻礙美術課程教學模式的創新發展。因此,這些需要教師應在理論教學中注重模式的創新,以課文《關注社區居住環境》為例,教師首先帶學生到當地社區周邊散步,感受陽光的溫度和吹在臉上的風。等到學生在大自然中卸下壓力,教師再根據初中生能夠掌握的社區居住元素,進行美術色彩、構圖、線條等方面的講解,鼓勵學生從社區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以自身現有繪畫水平能夠駕馭的一處風景,在指定的課堂時間內完成繪畫創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對自己所了解到的社區各個方面的特征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還能夠鍛煉自己的審美能力與創造能力,進而提高初中美術欣賞課程情境教學的樂趣。
為了完成專業基礎美術課程的教育強化的目標,各個地區的美術教師應改變過去那種“填鴨式”的灌輸知識的教學模式,明確初中美術欣賞課程的教學目標。一方面,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態與能力制定階段性教學目標,同時依托現代互聯網技術在教學設計方案中增加一些書本之外的圖片或視頻,以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另一方面,在現代教育事業不斷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美術教師不僅僅停留在課堂上,還應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中,這樣教學能力才會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這就要求教師要時刻以育人為本,切實做好學生的良師益友。具體來說,教師是傾聽學生內心世界的心靈導師,教師只有通過日常交流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解決學生的問題,初中美術欣賞課程的教學工作也才會有針對性的方案,從而更好地培育學生的自主式學習能力與創新思維,凸顯學生的主體。
有時,看完一篇課文的圖畫,還覺得自己身臨其境、難以忘懷,好像故事還沒有結束,它所呈現的畫面與情景令人浮想聯翩。教育工作者應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情境教學,通過畫圖片的形式提高學生的美術創作能力,從而讓學生自由想象結局的后續發展。以課文《借物寓意》為例,教師應事先將準備好的情景環境帶入教學實踐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體驗區域環境中創設的藝術性。同時,本課內容屬于一個開放式的話題,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的方面出發,將理論與實際畫面聯系起來,共同創設一個理想化的環境。
綜上所述,如何將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發揮作用,已經成為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甚至所有年紀課堂體系再建構的一個巨大挑戰。這是一個艱巨的工程,也是一個推動中國教育事業長遠健康的紐帶,因此,在初中美術課堂授課中,教育工作者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課本內容,并充分利用教學課堂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促進情境教學法在課堂實際應用時的高效性與實用性。將初中美術學科教學與教師情境教學的工作開展有機結合,通過課外與課內多種教學模式把美術教學的新模式深入到每一位學生之中。教師也應該參與到美術學科的教學調研,從而提高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興趣,利用情境教學法,保證教學氛圍,從而改進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