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芳
(陜西省韓城市新城二小,陜西 渭南 715400)
伴隨著新課改的順利進行,以往傳統的傳統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當前教學實際需要。根據這種情況,教師還應優化和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而采用游戲教學模式,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文章對小學四年級有效運用游戲教學模式進行了詳細探討。
新課改后,優化課堂教學方法已成為廣大教師重點探討、思考的話題,也是他們追求的重要目標。情景教學是教師用來增強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熟悉感和趣味感的教學方法,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合理地創設教學情境展開活動,將舒適的情境與教學融為一體,為學生提供適宜的學習平臺,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學習和探究,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舉例來說,在教學有關“除法”部分知識時,小學數學老師就在課堂一開始就說:「同學們,老師為了獎賞班上成績優秀的學生打算買一批文具,請同學們一起來拿主意吧?」學生異口同聲地說:「好的!」語音一落,老師便用多媒體把各種文具的價格展示出來,并問:“要想知道老師買了多少文具,還要知道什么條件?”一位學生站起來說:“準備多少錢!”老師隨后拿出一個信封,把里面的錢和大家一起數了一遍。接著,老師手里拿著八十塊錢整,又問:“八十塊錢能買多少包?”80 塊錢能買多少筆呢?”許多學生立刻想到了乘法運算,想用乘法運算來進行運算。還有些學生想到了除法,老師順勢把“80/20”和“8/2”做了對比,促使學生通過觀察其中的不同,逐步學習筆算除法。創造一個合理的教學情境,能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數學知識掌握的效率。
老師應該讓學生認識到集體合作的力量,明白游戲是一種集體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合作,在合作中學習,在互動中獲取快樂,提高教學效率。所以,在數學課堂上,教師采用游戲話教學模式,需要以組隊的形式進行游戲活動,引導更多的學生參與,使彼此間的交流增強,使課堂教學氣氛變得更加輕松愉快。游戲開始前,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調動他們的情緒,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也要在共同合作的基礎上參與到學習中來,設計更多的數學游戲,讓學生集體參與。比如,在教學《平均數和條形統計圖》這一課時,老師組織全班同學來到操場,把他們分成幾組,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并要求其以小組的形式來觀察統計公路上的汽車數量,這一過程中,教師還必須進行統計,以得到準確的結果,從而統計出學生的成績。教師將各組別統計數據進行匯總,并對數據準確性最高的組別給予獎勵。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積極思考,鼓勵學生相互交流,共同完成任務,提高游戲的趣味性,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游戲的樂趣,從而激發數學學習的欲望,達到教學目的。
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學生認知經驗少,缺乏一定的理解能力。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容易造成知識的錯誤理解困惑,導致解題錯誤率高,失去學習動力。所以在數學學習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操作型游戲,讓學生在數學實踐中學會知識運用,查漏補缺,驅動創新,加深學習體驗。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部分知識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動手畫圖,在畫圖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三角形的特征;還有在學習位置和方向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游戲活動,使其能夠調動身心感知數學概念,形成空間觀念。教師除了在課堂教學中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外,在設計課后作業時,還應將實踐探究融入到學生完成作業的動力中。例如,在學習統計知識之后,老師可以讓學生對最近一周本市天氣、氣溫變化進行調查統計,制作統計圖表,也可以針對學生最喜愛的學科制作統計表,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鞏固。
結束語:將游戲化教學引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即滿足了小學生的個性需求,有提高了教學效率。因此,在具體的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要結合數學教學實際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游戲化的設計與運用,這樣才能使游戲更好地體現在課堂教學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教育輔助功能,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