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文
(內蒙古包頭市包鋼實驗中學,內蒙古 包頭 014000)
初中學習不僅是知識的提高,同時也是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養(yǎng)成關鍵時期,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當中,針對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的情況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從而更好地明確自己之后的教學方向。教師首先需要是自我對學生進行評價,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要結合自身的教學情況對學生進行相對應的評價,從而使自身的教學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其次,教師還應該開展學生對自我進行評價,在學習過程當中分析自己是否有明確的學習方向,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和學生之間相互進行評價,促進學生的共同成長。家長也是教學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組成部分,教師需要讓家長參與到學生的評價當中,通過和教師的交流對學生進行更充分的了解,尊敬和學生之間的感情,從家長的評價當中了解自己在教育上的不足,同時了解學生在教學過程當中的變化以及提升構建更好的教學策略。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在教學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首先對學生進行評價。從而更好地明確自身在教學過程當中的不足,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相對應的調整。教師在實際評價的過程當中,應該結合在教學過程當中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這個年齡段的特征,采用多種記錄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個人發(fā)展道德素質等等。在教師評價學生的過程當中,需要注意好自己的語言,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鼓勵以及引導,從而使學生能夠明確學生的不足,更加主動地對自身進行提高,實現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并且教師的評價不僅要注重最后對學生的結果,同時也需要注重過程,幫助學生更好地明確自己之后的方向以及應該如何做。例如,教師在評價學生的過程當中可以專門制定一個相關的表格,除了針對學生在平時的考試成績以外,還要通過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當中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效率,在課堂上的積極程度,對作業(yè)的完成情,以及課后的探究活動,實踐活動等等,做好相應的記錄。然后教師就需要在教學當中給予學生相關的分數,在最后得出學生的總評成績,通過評價表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習效果有一個更好的了解。
在以往的教學評價當中,都是教師對學生評價,學生的評價比較被動,作為受評者,學生沒有自己的選擇權以及解釋權,只是在教師的主觀方面被教師所理解。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就很有可能對教師的評價產生抵觸,或者對教師產生抵觸,,因此,教師需要給予學生自主權,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自主評價,自己評價自己。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有充足的發(fā)言權,教師可以在教學當中給予學生評價表,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評價自己,同時也讓學生可以在評價過程當中進行互評,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評價,更好地體現學生自評的客觀性。例如,在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準備一本評價手冊,讓學生自己給自己書寫評語,以及自己在學習過程當中的感受,自己對自己不足的認識,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兩兩之間進行相互的評價,在評價過程當中,分析對方的優(yōu)勢與對方的不足和改進的方法。在學習《網絡改變世界》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正方和反方,展開“網絡對世界的改變是好還是不好”。在比賽過程當中呢,學生能夠對自身和他人的有適合不足有更好的了解。從而促使相互評價的有效開展。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一般來說只是基于學生在學校過程當中的表現,而由于學生有部分時間是在家中,所以教師就沒有辦法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一個更加準確的評價。因此,教師應該通過和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從家長的角度更好地了解學生在校外的學習情況和表現情況,讓家長也能夠參與到評價的體系當中,使評價的體系能夠更加完整和準確。教師可以制作和下發(fā)專門的教學反饋表,讓家長按照教師制定的表格進行評價分數,從而使家長的評價能夠和教師的評價方向走勢一致,實現評價內容統(tǒng)一性,這樣教師在整合家長評價的過程當中就能夠更加輕松。例如,教師可以制作和下發(fā)相關的教學反饋表,讓家長在日常學生的生活當中對學生進行觀察,并且根據表格當中的內容和學生進行相關的溝通,對學生進行打分。教師需要在家長的評價表當中觀察學生在家庭學習過程當中的變化以及發(fā)展,更好的通過家長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正確的引導。
總結: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當中,需要從多方面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從而更好地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實現學生的全面提升,教師要先從自己的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成果以及學習表現,調整自身的教學策略。其次,教師還應該讓學生自我進行評價,從學生的角度了解學生對自己的認識,也讓學生彼此之間進行評價,以學生互評的方式,使評價能夠更加客觀。教師很應該重視家校的聯(lián)系,從學生家長的認識中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家庭表現,從而實現學生評價的全面化和統(tǒng)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