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麗
(吉林省榆樹市環城鄉雙井中心小學校,吉林 榆樹 130499)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多媒體作為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語文的課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憑借著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如圖片、聲音、視頻等)直觀性與生動性的教學特點,不僅為課堂注入了活力,而且有效地改進了“教”與“學”兩大主體的活動方式,促進了雙方的互動,因面受到廣大師生的青睞。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要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就必須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從而提高教學效率語文教學要創設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多媒體計算機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充分顯示出其優勢。多媒體課件集文字、圖形、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于一體,提供生動、形象、直觀、感染力強的教學信息,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營造一種再現課文情境的氛圍,讓學生在聲音、圖形、文字的效果下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如:我在教學《四季》一課時,首先,用課件讓學生欣賞桃花盛開的春天,西瓜成熟的夏天,落葉飄飄的秋天,梅花盛開的冬天…這些美麗的風景真實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學生很快被這生動有趣的畫面所吸引,此時,我說這就是美麗的四季,學生就產生了新奇感。這樣,就會很快進入學習情景中,內心產生探索的欲望,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從而使他們輕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想象力是創造力的基礎,愛因斯坦在強調想象力的重要性時,明確地指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小學生的思維尚未進行加工,就像一張白紙,具有一定的張力和可塑性,以激發學生想象力為教學目標的語文課堂能夠促進其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多媒體技術為培養學生想象力的課堂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其“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效果能夠改變知識的固定呈現方式,以更為靈活、具有啟發性的形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課堂“留白”的效果,鼓勵學生能夠通過相應的多媒體技術來設計具有創新性的課件。例如,在學習《春雨的色彩》一課時,教師可以首先將課文制作成為動漫朗讀課程,引導學生欣賞。而后,師可以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制作課件,并讓學生自己來當自己的教師,利用自己設計好的課件來進行授課。考慮到學生個體的能力有限,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要求小組成員在規定的時間內通力完成任務。學生在精心制作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感受到多媒體技術的強大,還能夠充分地調動自己的想象力,從而絞盡腦汁設計出具有特色的課件來。例如,有一些利用抽拉式復合投影片,實現了春雨后大地物。復蘇生機勃勃的動態圖像,從而加深學生對春雨色變化的印象;有小組的學生獨具匠心,將課文改編成了一個小劇本,利用多媒體分角色,以燕子、小鳥的聲音和圖片來演繹朗讀,逼真地演繹了春雨與其他農作物對話的片段:還有部分小組發揮自身所長,將課文的內容制成一段小小的動畫短片,動態的圖像更有助于其他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解讀。教師可以對各小組制作的內容進行打分,對于表現比較優秀的小組進行表揚,以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教材只是教學的憑借,課堂上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書本知識,還要教給他們學習知識的本領,引導他們去閱讀各類課外書籍,同時深化課內知識。這就要借助多媒體課件存儲量大、功能強、操作簡便等特點,給學生提供大量的知識。如《星星的新朋友》一課,這是一篇介紹人造衛星的科普散文,由于在我們的生活中學生沒有看到,接觸到衛星,如果只是學習教材上的知識就會讓學生難以理解,所以在課前我就找了一些關于人造衛星的影像。課堂上,在學生學習了課本知識以后,我讓他們來觀看神秘太空世界中各種人造衛星:逼真的畫面,簡練幽默的語言,神秘的音樂和色彩讓學生嘆為觀止。課后,我經常看到學生三五成群的討論他們熟知的人造衛星,也有很多學生追著讓我看他們查找到的資料。從文本到多媒體再到課外知識,無形中,讓學生學會了自主學習,引導他們探求新知的欲望.從而也更透徹地讓他們理解了課本知識。
學生的認識遵循“具體一一抽象一一具體”的發展規律,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快速提供信息的形象化、豐富化特點,讓學生感知知識。如在學習《司馬光》時,為了讓學生的認識更深刻,可利用多媒體呈現有一小朋友掉進大水缸里時司馬光和其他小朋友各自不同反應的畫面。然后使畫面動態化,先逐一出現哭著喊著跑去找大人那三個孩子的情景,再出現司馬光沒有慌,舉石砸缸的情景。兩種截然不同的行為舉動對比鮮明,會使學生頭腦中的形象更加生動。隨即多媒體中彈出一句話:“司馬光為什么沒有像其他小朋友那樣慌張?”這樣,學生紛紛就自己感受到的內容,結合畫面提示,發表個人見解,達到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在學生達成共識后,多媒體又出現問題:“這個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發?”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充分練說。
總之,語文多媒體教學具有顯而易見的魅力:它節省了大量的課堂時間,能夠使文字變成畫面,抽象的變形象,復雜的變簡單,使語文教學充滿情趣和活力,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從而達到優化課堂結構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