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慧
(遼寧省本溪市平山區實驗小學,遼寧 本溪 117000)
一直以來,語文教師都比較重視學生的課堂學習,會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課堂教學內容掌握方面,而忽視學生課外活動的安排。所以,對于學生課外活動方面的探究比較少,所取得的教學成效也比較低。而語文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學生的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如果只是依靠課堂教學而提升,那么效果并不會太顯著,并且,口語交際具有交際性、動態性與綜合性的特點,這也象征著口語交際教學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工作,需要教師與學生相互合作,攜手共進,才能取得相應的成效。所以,教師要創新課外活動內容,進而有效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口語交際能力。
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對事物充滿興趣,有利于教師對其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而且,小學生來到學校上學,會認識很多的同學,這也進一步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發展。但是,有一些學生心理素質并不太高,在面對新的學習環境,以及新的同學和教師,這些因素都會使其不敢與人交流,在課堂和課下主動與教師和同學交流的次數也會比較少。所以,小學生心理素質需要得到提高,在小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提高后,他們在課上便能積極主動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在課后主動與同學交流,其口語交際能力也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語文教師會比較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而忽視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其原因在于,教師缺少培養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意識,所以,教師在日常語言訓練過程中,并不會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且測試卷上也很少會出現與其相關的內容,如此,學生的語文口語交際能力提升成效便不高。因此,由于教師教學觀念缺乏更新,所以便影響了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培養。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已經步入信息化時代,網絡化的媒體使得人們的生活與學習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在此過程中網絡與教育行業的融合越來越深入,學生借助網絡所得到的收獲也越來越大。所以,很多學生對于利用信息工具進行語音對話以及視頻對話已經有所適應。對此,可以借助這種形式構建口語交際網絡,以此創新學生的課外活動內容,使學生在課外利用口語交際網絡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例如,在語文教師教學“口語交際:聽故事,講故事”這一課的知識時,教師便可以在課堂教學之余,通過口語交際網絡開展課外口語交際活動,讓學生通過課外活動提高自身的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在此過程中,可以借助校園學習交流平臺進行在線口語對話,與教師進行語音練習,向教師請教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并與教師語音探討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開展家校合作,教師為學生布置口語交際作業,學生回到家中與家長借助網絡學習相關知識內容,然后再與家長進行口語練習,練習之后錄成音頻文件發送給教師,教師則對所發送的音頻進行檢查,判定學生作業完成的質量。以此,借助口語交際網絡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
對于培養學生的語文口語交際能力而言,教師不僅要借助課堂的教學環境展開訓練,還需要依托課外活動的有效資源,以及結合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目標,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進行拓展訓練,以此提升學生的語文口語交際能力。以為語文源于生活,所以,依托課外活動的有效資源可以從生活出發,從生活之中找出有利于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資源。對此,教師要關注生活,學會利用生活中的熱門話題與事件,引導學生在課外活動中進行大膽的交流和表達自己的見解。例如,針對近期我們國家發生的新聞事件、國際發生的重要事件等內容,引導學生分小組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展開討論,并將討論的結果記錄下來,然后在課堂之上與教師交流自己小組的見解;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閱讀一些課外書籍,在閱讀過程中將自身的感悟記錄下來,并通過小組進行分享,然后在課前三分鐘上向全班同學分享自身的感悟,并將自己所閱讀的文章分享給其他同學,以此激發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進而利用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語文口語交際能力。
綜上所述,課外活動資源十分豐富,教師要及時更新自身的觀念,積極創新課外活動內容和形式,并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使其滿足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正確發展,以此提高學生的語文口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