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聞
(遼寧省盤錦市魏書生中學,遼寧 盤錦 124000)
音樂作為藝術形式的一種,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以其獨特的魅力滿足了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音樂教育對人的發展和推動社會進步方面功不可沒。音樂欣賞能力也是一種審美能力,教師要注重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如此有利于學生的成長,能夠引導學生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和價值觀的形成。
音樂欣賞能力沒有具體的概念界定,單從功能方面講,音樂具有教育功能和娛樂功能,能夠豐富八年級學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學生的情操,同時也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八年級學生對音樂欣賞的水平還處在一個朦朧的階段。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八年級學生處在身心發展的階段,對外界和音樂的認知都是從老師那里獲得。音樂文化形式多種多樣,學生接觸音樂過多,沒有系統的學習和培養,分辨不出音樂的差別。學生通過學校和老師對音樂知識的教授,逐漸形成自己的音樂欣賞觀念,對學生以后無論是音樂還是其他事物的欣賞能力都是一塊好的基石。
八年級學生學習任務繁重,心理方面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學習欣賞音樂可以調節學生的心理,使學生的身心得以放松和解壓。近些年來,學生考試不理想、家長期望過高、作業太多等各種因素導致了一些學生不堪重負,出現了心理健康問題。音樂能夠有效減緩壓力,使學生的心情能夠得到放松和緩解,更利于學生的學習和身心健康的發展。
八年級學生處在人生十字路口,價值觀的影響極其重要。音樂有共性,能夠引發學生的共鳴,學生通過了解音樂,感受音樂的文化內涵和魅力,對學生價值觀的形成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現在社會的進步,諸多因素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如游戲,電視劇等,學校和家長對學生應重視并進行正確的引導,防止學生觀念固定,沒有上進心。音樂可以洗滌靈魂,陶冶情操,學校通過對學生音樂的教育,利于發揮音樂教化的作用,利于學生的成長。
教師在教授音樂活動時需創造新的學習模式,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情和積極性,對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提高有促進作用。例如教師在教授完一首音樂后,讓學生表述音樂所表達的內容,分析音樂表達的情感,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例如教師設置情境模式的表演方式引出音樂,增加學生對音樂的喜愛度和音樂本身的趣味性。
學生音樂欣賞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時的,是一個由表及里的教學過程。例如教師在教授音樂的開始,選擇一首簡單的曲目,通過對曲目的講解讓學生領悟音樂的真諦,教學過程使學生對音樂的認知由傾聽到喜歡到了解到創造的過程,逐步加深,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熱愛。
藝術的多樣性決定了音樂的不同流派。一些小眾的音樂文化和傳統音樂等都會出現在學生的視野中。對于出現的音樂流派,學校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樹立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使學生客觀的看待不同的音樂,培養學生的欣賞音樂的情操。
藝術源于生活,要提升八年級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必須讓學生多多參與實踐活動,從活動中發現音樂的美,感受音樂的魅力。學校可以利用音樂課和課余時間組織形式各樣的音樂活動,例如音樂課堂上,老師可以通過鋼琴、琵琶等樂器給學生表演一首曲目,分別講解曲目的知識和樂器的音調和節奏旋律等。另外還可以組織學生的大合唱,通過學生間的練習和合作,使學生對音樂和班級產生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學生在學習音樂過程中感受到音樂的美,提高對音樂的欣賞能力。此外學校可組織學生感受一些高端音樂活動,老師可對音樂活動的表演進行分析講解,從而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
八年級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處在起始階段,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也是學生綜合素質的一種體現,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對學生以后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推動作用。學生可以通過學校的培養,提高對音樂的審美能力,激發對音樂的熱情和創造力,減輕學習的壓力,放松心情,推動學習的發展和進步。希望本文的以上內容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指導幫助,從而促進我國八年級音樂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