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式英 姚家萬
(1.湖南中醫藥大學體育藝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8;2.湖南中醫藥大學黨委辦公室,湖南 長沙 410208)
繪畫藝術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審美觀,繪畫藝術在大學教育中能夠自然而然地讓學生受到藝術的熏陶。繪畫藝術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縛,以感性的方式去感化人,讓大學生在繪畫藝術的欣賞與實踐中獲得樂趣和美育教育,使大學生的心理和精神得到健康的發展。繪畫藝術能夠滿足大學生的獨創性,有利于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繪畫藝術能夠使大學生的內心充滿對世界的好奇心,從而激發自己的創造力,實現個性的解放。因此繪畫藝術在大學生的發展過程中對于繪畫的創造性起到了激勵作用。
在現在的大學美育教育中,不僅要重視大學生繪畫藝術的專業能力,還要培養學生對于藝術擁有良好的審美鑒賞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學生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繪畫藝術注重大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是感到愉快的,大學生只有內心感到愉悅,在創作自己的作品時才能更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才能,激發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出優秀的作品。繪畫藝術有利于大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個人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激發學生對于藝術的追求。
繪畫藝術是一種形象、直觀的表達藝術形式。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優秀的古今中外美術作品,以一種視覺美的方式把美術作品展現出來,并能傳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審美和鑒賞能力,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使大學生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讓大學生學會識別、發現和欣賞美,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修養,讓學生更加的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景物,從而享受繪畫藝術帶來的愉悅,更加快樂地學習和生活,增強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探索生活的美好。大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逐漸對美的概念和標準形成正確的認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從而讓他們擁有發現美、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學生創作的繪畫作品都是從內心情感的角度出發,把自己的內心想法表達出來。學生在看畫展的時候,當看到幽默的繪畫作品時,學生會忍俊不禁;當看到令人感到悲傷的繪畫作品時,學生會情不自禁地流眼淚,這都是繪畫作品引起情感共鳴的體驗。例如,當學生看到“泰山青松圖”時,會聯想到松樹位于泰山之巔,頓時感覺人生猶如青松,雖然高處不勝寒,但可以一覽眾山小。因此以青松自勉,擁有堅強豁達的人生態度,從而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學生在快樂的繪畫創作中,身心是自由的,可以自由發揮自己的才能,實現自己的全面發展,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成長。
繪畫教學是實踐大學美育教育,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經。教師可以定期舉辦美術作品展覽的活動,并對于大學生的優秀美術作品進行相應的獎勵。調動大學生對繪畫藝術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繪畫藝術的熱情。并對美術作品進行觀摩、欣賞和點評,為學生提供很好的實踐機會,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對方作品的優點,積累繪畫經驗,增強大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團隊精神,同時使自己的綜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從而提高自己對于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以及對美的追求。另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戶外寫生、參觀畫展,加強各種藝術形式的交流,不斷在實踐中積累經驗。
學生在學習繪畫課程的時候難免會感到枯燥,失去興趣,教師應把繪畫作品中的魅力展示出來,把美術作品最有美感、最有內涵的亮點展示給學生,從而讓學生擁有感受美和發展美的能力,讓學生感受到美術的博大精深和豐富的內涵。教師要做好繪畫教學工作,重視對大學生繪畫技能知識的培養和個性品質的藝術熏陶,積極引導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發現美,提高學生的繪畫興趣,從而為今后的繪畫藝術道路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要根據大學繪畫藝術的不斷發展,進行相應的創新,積極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繪畫藝術要以發展學生的藝術素養和美育為核心,培養學生自身的藝術素質和藝術品位,強調藝術教育發展的人文價值,通過繪畫藝術的學習,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在繪畫作品的創作中,不斷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創作思維能力,讓學生發現身邊事物美的能力,把自己對生活的的感受通過繪畫作品展示出來,激發自己的藝術審美情趣,不斷加強自己的藝術修養,陶冶自己的情操,從而提高大學生的綜合文化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