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競 王澤
(青島濱海學院,山東 青島 266555)
醫學微生物學是基礎醫學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可為學習臨床各科的感染性疾病、傳染病、超敏反應性疾病和腫瘤等奠定重要的理論基礎。醫學微生物學主要研究與醫學有關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致病機制,特異性檢測方法以及相關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等,以控制和消滅感染性疾病,達到保障和提高人類健康水平的目的。對于學習知識而言,醫學專業本身就決定了學生要對課本的知識有較高程度的理解與掌握。然而,醫學微生物學知識點多,內容相似性高,記憶容易產生混淆,課后復習難度大。因此,如何簡練書本內容,串聯書本知識,重點突出,高質量地傳授課本知識是當下在對于醫學微生物的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在醫學微生物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在預習、復習、檢驗階段均可以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學習。在預習階段,教師指導學生獨立預習并制作思維導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帶領學生豐富完善思維導圖;在考試復習階段,思維導圖能夠清晰地展現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內容,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可以直觀地回憶知識架構,有利于學生提高記憶,輕松備考。
在研究思維導圖在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的作用時,通過多種途徑大量查閱有關思維導圖的相關文獻,包括國內外相關書籍、期刊論文、學位論文以及相關網站等,分析思維導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在醫學微生物學課堂中的運用情況等,了解并掌握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知識建構的研究動態,并探索當前研究中的特點和不足。通過挖掘當前研究中有借鑒意義的規律和方法,對實際課堂中教學設計、課堂觀察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此次對于“思維導圖在醫學微生物學中的應用”研究實驗從2019年1 月開始,到2020 年12 月份結束。綜合考慮該課程開設情況,選取兩個各方面成績相當的班級,19 級護理及助產專業415 名同學作為實驗對象,分別作為實驗班和對照班,實驗班改變常規教學方法,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教學,而對照班則依舊按照原來的方法教學。經過一學期的實驗教學,通過成績評定和思維導圖的科學性判定,了解思維導圖對學生知識建構的影響。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也是如此,學生在學習新的課程內容之前要對所學的內容進行預習,以對課程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有一個大致的思維框架,對于不理解的內容及時勾畫,方便上課重點傾聽,課前預習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高效學習的良好開端更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自學的能力,教會學生學習。
思維導圖所能夠起到的作用便是幫助學生理清課程的知識脈絡,構筑起思維框架,方便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掌握與理解,防止知識的遺漏,對于不明白知識的標記也是一目了然。以霍亂弧菌屬為例,由(圖1)可見,以霍亂弧菌為中心節點,向外放射研究其細菌特性,包括生物學性狀、致病性與微生物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防治原則等。至此,構成了霍亂弧菌屬思維導圖的主要架構,也就是需要學生掌握的主要知識體系。教師可將設計的思維導圖主要框架在課前提供給學生,并標注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在此基礎上予以補充后續分支問題,完善細節,引導學生繪制完整的思維導圖,教師在課前教學設計中引入思維導圖,或者由學生預習時獨立構圖,一方面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制作過程全面分析教學內容,構建知識框架,合理分配教學時間,掌控教學進程;另一方面通過引導學生參與思維導圖制作,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且起到了課前預習的作用。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課堂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于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思維導圖所起到的作用便是幫助學生清楚明白的分清楚課堂的重點、難點、疑點,做到對“癥”聽課,而且與傳統的課堂筆記不同,思維導圖能用簡單的線條與文字把握全章,一改學生抄課本記筆記的做法,改變了老師邊講,學生邊抄的課堂模式,高度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跟著老師的思維學習知識,提高課堂效率,并且能夠極大程度的節約學生的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課堂教學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完善和豐富霍亂弧菌課前預習的思維導圖。(圖2)或者可以作為課下獨立完成的任務布置給學生,由學生課下獨立繪制小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除了可以讓學生建立對課文理解的架構外,還能拓寬學生思維的寬度。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邏輯思維得到了鍛煉,更符合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
單元檢測是教師對于學生學習掌握情況進行檢測的一個好的方式,更是明確學習重點,對于所學知識的重點進行回顧復習,使課堂優化教學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課堂質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一方面能促使學生將剛剛理解的知識加以應用,在應用中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暴露學生對新知識應用上的不足。對于學生而言,可以充分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既能明確課堂上的重難點,重新回顧,又可以檢查其他方面的不足。教師也可以將設計好的思維導圖空出相應節點,引導學生補充完成,以達到檢驗學習效果階段測試的目的。
教師授課完成后可以繼續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學習,鞏固學生的知識體系,提高知識記憶的持久度。一方面,教師和學生可以一起回顧思維導圖內容,歸納總結相關知識,進一步加深學生的記憶;另一方面,學生復習時還可以自己制作思維導圖,既梳理了知識點,幫助深入理解內容,也讓教師了解了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對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以“細菌學總論”這一章為例,通過思維導圖可以將知識點連貫起來,建立各知識點性,加深印象,加強復習的效果。此外,學生考前復習中,借助思維導圖可一目了然知識架構,也利于提高記憶,輕松備考。
病原微生物與微生物的課程內容繁多,知識點多且零散,思維導圖在教學過程中的直觀呈現性,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整合課本知識,幫助教師將知識更加系統,直觀,靈活,多樣的呈現給學生,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和全面的掌握知識。此外在教學前的自主預習階段,教學課程進行中,階段性測驗階段,以及最終的期末考試,思維導圖在學習的各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功能與作用,通過思維導圖的運用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率,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等。
綜上所述,教學前期教師圍繞教學目標設立中心節點設計思維導圖;教學中期依據教學內容,學生參與完成分支問題,構建知識框架;教學后期師生利用思維導圖歸納總結,梳理知識點,完成系統學習。可見,思維導圖融入病原微生物與微生物教學,不僅豐富了傳統的教學方法,還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了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幫助學生快速構建知識網絡和思維體系,從而提高學生的信息提取能力,逐步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可續的邏輯思考、提高專業能力和學術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