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紅
(寧夏銀川市賀蘭縣第一中學,寧夏 銀川 750200)
為加強學生的社會主義觀念,高中教師應當開設“愛國主義”主題班會,厚植家國情懷。為此,高中教師需要采取合適的方式引導學生,加強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教育,培養學生的家國主義意識,激發學生的民族歸屬感和榮譽感,將愛國主義教育落到實處。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然而愛國主義教育是一個長期且復雜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教師需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開設主題班會是高中學生必不可少的教學活動之一,在準備主題班會前,教師應當明確班會開設的目標,其中包括認知目標、情感目標以及行為目標等。在“家國情懷”這一主題班會中,高中教師需要以合適的方式引導學生了解家國情懷的內涵,將自己帶入到集體中,明確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以及應當發揮的作用,有效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歸屬感。在主題班會實踐過程中,指導學生制定自己的未來規劃,鼓勵學生通過學習,不斷提升實現自己的夢想。所以在開設班會時,教師應當合理設置班會的問題,科學導入愛國主義內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愛國情懷”主題班會討論中,從而實現高中愛國主義教育目標。
例如:為使學生快速進入狀態,可以通過多媒體等網絡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熱情,提高學生的活動參與度。高中教師可以將與班會主題相關的內容通過大屏幕呈現出來,讓學生全身心地沉浸在主題班會當中,積極參與班會討論。教師提前搜集相關資料,以便在課堂上直接呈現出來,保證班會的效率。如教師可以將網絡熱文“人人都想考清華,可你吃得了清華的苦嗎?”通過網絡下載下來,然后打印成紙質稿,讓每位學生閱讀,并在閱讀后鼓勵學生與大家分享自己的讀后感想。在這篇文章中有一個細節,講到清華大學的口號是“為祖國健康工作50 年”,教師可以就這一細節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自然地過渡到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引導幫助學生了解著名的人和事,以及為國家富強作出努力,使學生在主題班會中意識到自己的作用,明確自己的地位,以及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激勵學生為祖國做奉獻。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班會討論,大膽分享自己關于家國情懷這一方面的感想,既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為確定主題班會的順利進行,高中教師需要做好主題班會的活動前準備。在確定班會問題的提出時,應當準備有關的素材,包括故事視頻、歌曲和詩歌等。班會討論是主題班會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因此教師需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合理地進行分組,以便提高班會的效率。主題班會的開展方式多種多樣,教師可以通過演講、創作、表演等形式的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熱情,使學生愿意主動地參與到主題班會當中,從而順利開展主題班會。在“愛國情懷”這一主題班會當中,教師需要通過合適的活動形式,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使學生在這一主題班會中,能夠明確自己的作用,制定自己的發展計劃,從而不斷學習,以實現自己的目標。[2]
例如:可以在班會開始階段,提出問題“你的人生目標是什么?你為什么要讀書?”,然后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學生討論完成后,高中教師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討論結果,并講明自己的理由。通過提問引發學生的思考,鼓勵學生自發參與到討論中,大膽發表自己的觀念,既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又提升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保證愛國主義主題班會順利開展。除此之外,高中教師也可以通過演講、制作手工等方式鼓勵學生參與到主題班會中,如教師可以制定班級發展“藍皮書”,請學生制定班級發展規劃,引導學生關注班級發展,使學生在這一活動中意識到自己的作用,增強學生的信心。實際上,在“家國情懷”這一主題班會中,鼓勵學生積極探索、討論是一種高效的形式。因此,高中教師在開展主題班會的時候,應當選擇合適科學的主題班會形式,同時,教師需要注意主題班會的主體應當是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代替學生參與主題班會。
主題班會是高中學生必不可少的教學活動之一,因此在高中教學時,教師在教授基礎理論知識,注重學生理論成績的同時,需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素質,從而促使學生全面綜合地發展,避免學生理論知識豐沛而素質教育不高的尷尬情況。所以,高中教師應當設置合理的班會討論問題,學生積極討論后,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讓學生在主題班會討論中意識到自己與家國之間的聯系,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為此,高中教師在開設主題班會的過程中,應當不斷強調班會的重難點,將愛國教育落到實處。
例如:學生在高中階段,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因此,高中教師需要用具體的事例激勵學生。在開設班會前,提前通知班級學生有關班會主題的內容,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表現自己的想法。如情景演練,學生確定歷史情境,分別扮演歷史中的不同人物,再現歷史。通過情景劇,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當時的歷史故事,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幫助學生了解歷史故事,明確自己的歷史責任,主動承擔。此外,教師也可以邀請優秀的校友現身說法,談談其在高中的事跡,激勵學生奮斗,并愿意為此不斷學習,完成自己的目標,實現自己的理想。通過榜樣,激勵學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熱情,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高中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重要階段,學生在高中壓力較大,容易產生心理抑郁情況。因此,高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視頻,既有效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又能夠讓學生在觀看過程中得到愛國主義教育。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影片《戰狼2》,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通過觀影,讓學生意識到祖國的強大,祖國是中國人民堅強的后盾,激勵學生不斷學習,為祖國富強奮斗、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習。
主題班會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了解中國夢,厚植家國情懷。在主題班會開設中,確定班會流程,選擇合適的活動形式,保證主題班會的順利開展。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主題班會討論中,使學生在班會中意識到自己與社會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激發學生的民族歸屬感,鼓勵學生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我實現自我理想,從而為社會、為祖國作奉獻。民族復興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理想,開展“家國情懷”主題班會,有助于培養青年一代的社會責任感,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愛國主義情感。
例如:主題班會中,教師需要先制定班會開展的流程、班會主題、班會內容、以及班會活動等形式,在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總結。在“家國情懷”主題班會中,教師需要強調班會的重難點,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青年一代學生應當將國家富強作為自己的歷史責任,為祖國富強奮斗努力。青少年是民族復興的重要主體,應當不斷學習,提升自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國家之富強而努力,成為優秀的社會主義傳承者。“愛國情懷”主題班會結束后,教師帶領學生共同朗讀《中國少年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獨立……”,在朗讀聲中,增強學生的信心,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和思考。通過開設主題班會,高中教師將課堂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通過豐富的活動形式,引發學生的思考,使學生意識到自己在社會在國家中的地位,以及自己能夠為社會、為國家發展所發揮的作用。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力,青少年應當不斷學習,提升自己,努力奮斗,讓家國情懷深植學生的心靈,實現高中知識教育和素質教育同步的教學目標。以《中國少年說》結束主題班會,將主題班會推上高潮,震蕩學生的內心。以偉人、名人的家國情懷以及為社會、國家所做出的奉獻激勵高中學生,牽動學生,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有效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主題班會是高中教育活動形式之一,通過開展主題班會,放松學生,在減輕高中學生學習壓力的同時,有效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對學生的后續發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在高中教學中,高中教師應當重視主題班會的開展,以豐富的活動形式開展班會,保證班會的順利開展。作為高中教師,設計一個符合學生發展規律的主題班會意義重大。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主題班會是高中教師的教學任務之一,也是教育者的工作重點。為開展有效的主題班會,高中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地位,深入學生群體當中,具體了解學生的情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其次,高中學生在發展過程中,價值觀、人生觀等觀念的形成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所以教師應當采取合適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主題班會討論或班會設計,創新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愛國意識,促使學生全面綜合發展。
綜上所述,高中主題班會的開設必不可少。所以在高中階段,高中教師在教授基礎理論知識,注重學生理論成績的同時,應當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激發學生的民族歸屬感和榮譽感。為此,高中教師需要在班會開始前準備好所需的素材,設置好班會題目,帶領學生一起分析、解決問題,以便班會順利開展。同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思考,尊重學生的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到主題班會討論中,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從而促使學生全面綜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