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廷延
(遼寧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1)
我們國家重視對外開放政策的發展執行,社會經濟也獲得了非常迅猛地發展,我們的教學教育也能夠希望培養出更多的具有高水平以及高素質的人才走出國門,到國外去處理各種事務交流,能夠參與到全球化大背景下的跨國語言文化交流及商務融入,由此跨文化交際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這對促外對外經濟發展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因此,培養更多的國際人才致力于全球跨國的交際當中去,是我們國家非常重視的教學項目之一,由此跨文化交際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發展也顯得頗為重要了。接下來,基于跨文化交際在大學英語教學當中的研究發展,我們來粗略交流一下。
跨文化交際教學是建立在與外語相關的基礎之上的,聽說讀寫必不可少,是交流之重,不單單是流傳最廣的英語,還有日語、韓語、法語、俄羅斯語等等,對我們國內的學生們來說,這其實也是漢語與共他語種進行溝通交流的過程。一門語言的發展肯定是離不開其自身的語言文化的。我們必須能夠真正理解到中外文化的差異,才能更好地運用正確地表達方式來進行有效地交流溝通。
舉個非常簡單的小例子,曾經有一個這樣的情況,有一位剛轉學進來的外籍的學生在運動的時候,不小了摔傷了,然后他一瘸一拐地去到學校時,同學們看到這種情況都非常地關心他,見到他都在問:“你怎么了?你的腳還痛么?你走路的時候千萬要小心呀?別又再受傷了”那幾天真的每天都有人不分場合地這樣關心他,在我們看來是非常平常的關心人的話語,但是他聽到后反倒很不開心,他表示這種表達方式讓他感覺不到是在關心他,最后他當面對全班同學說:“I’m OK.Please don’t ask me any more.”對于他的這種反應,班上的許多同學都表示很奇怪,接受不了。
以上這個例子,其實是關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問題,我們中國學生們的成長背景、思維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表達的方式都跟外國友人們有些不同,其中的我們覺得是非常普遍的表達方式也可能會造成一些誤會。因此,我們要想準確地掌握和真正學會運用一種語言,是不能與該種語言的相關文化脫節的。
首先,非常前提的條件之一是教學理念一定是要有創新的,是要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的,這對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們所能接受的教學達成的效果是有非常直接的影響的,我們的教學素材也要非常具有針對性,將學生們需要掌握到的外語語言的學習內容和技能技巧,以及培養學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都結合起來,設計多種跨文化交流的學習話題,滲透到了外語語言的技能學習當中了,對于跨文化不僅要學習語言,還要學習他們的(如U.S.A,Britain,Canada,Australia 等)一些傳統文化、生活習性、風土人情、日常的活動等等。并且形成對中外文化之間的對比和歸納,促進學生們更好地適應。
教學當中的理念學習是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適應跨國文化,便于學生在以后的實踐學習中更好展示自己的能力,學校也要建立集體學習文化,取長補短,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們的學習效果相互促成,還能促進學生跨文化風氣的形成發展,是值得推薦的一種學習方式,可以將學生的學習分成各個小組,分配各種跨文化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們可以相互進行探究以及互動交流,對于教學課后的復習也可以相互進行督促,并對學習的目標進行反思和總結,交流課前課中課后的不同體驗及感受。
比如說,英語名人閱讀當中有一名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這一個句子看起來是非常簡單的,不同的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同學們可以進行互動交流,分享這句話的自我感知理解,這句話蘊含的文化內容又會是什么呢?這也是我們要說的跨文化的交際交流,是離不開語言的交流的,而語言的發展是離不開它成存在的文化背景的,這點是需要特別注意的,以免引起笑話或者是他人的誤解。在英國人的心中“summer’s day”是美好的舒適的,這種天氣是非常舒服愜意,就像是我們所說的“如沐春風”。但是對于我們國內一些城市來說,這種“夏日”就是“酷暑”,非常地熱。因此,有一些英語當中表達的詞匯及句子,對于英國人來說呢,是具有非常豐富的聯想意義的,但是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卻沒有。而同樣的,我們中國人對風花雪月、梅蘭竹菊等賦予非常豐富的意境,但是對于美國人、英國人來說,他們會覺得茫然,甚至覺得簡直是莫名其妙。
深入了解到跨文化的各種不同之處,了解語言發展的背景,還離不開一些悠久的文化傳承,比如這樣一句,我們經??梢栽陂喿x上看到的一句話:“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意思是說“沒有免費的午餐”,但其實這里也是有文化背景的,是十九世紀的時候,美國有些酒吧會送出一些脆餅給買了啤酒的顧客,也就是說沒有買酒,就沒有餅吃。現在我們通常把這個意思理解成是“有獲得就得努力,就得有付出?!?/p>
從語言學習理論上來說,語言與文化的發展是密切聯系的,在當代大學的英語教學當中的外國語種的發展與實際密切相關的語言文化是不平衡的,大學的教學應該具備創新模式,將外國文化由淺入深地傳遞給學習生,創建各種條件以及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們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促進我國大學的英語教學體系的優化及發展,提升我國大學人才的核心素養,致力于培養更好更強地跨文化交流地人才,不斷突破提升我國處理涉外事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