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瑪
(昌都市貢覺縣莫洛鎮農牧綜合服務中心,西藏 昌都 854200)
草原地區所具有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在發展畜牧業方面具有著重要支撐價值。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需要遵循草原特色,大力發展畜牧養殖,從而帶領草原民眾實現有效脫貧。因此,相關部門需要針對發展特色畜牧養殖提高思想重視,并根據草原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儲備,就具體的發展措施進行科學規劃。
在草原地區為助力畜牧養殖實現特色化發展,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踐行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的原則,構建生態合作社,從而保證所構建的養殖體系所呈現的生態功能更加突出,營造良好的養殖環境,推動草原地區的經濟實現高效化發展。構建合作社組織,將其落實到具體的村落,統一針對草場資源進行規劃,以入股投入,合作管理等方式進行特色養殖。同時,在合作社的支撐下,針對畜牧養殖實施精細化的管理措施,要從生態發展層面考慮,積極探索全新的養殖舉措,如種草養殖、分群飼養等,也可以針對不同草原區域進行劃分,分層次進行放牧,從而避免過量放牧而給草原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結合實際情況分析現有畜牧養殖中所存在的實際問題,在生態合作社的幫扶下協調處理好人、畜以及自然生態之間的關系。
在發展特色畜牧養殖的過程中,需要根據草原實際環境,在畜牧品種方面加強改良力度。眾所周知,草原環境具有如下特性,即高寒、范圍大和飼養環境粗放[1]。因此,在進行畜牧養殖期間,需要積極加強改良力度,從而保證所引進的畜牧品種與草原生態環境之間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也能夠提高畜牧整體的存活率,保證畜牧養殖的經濟收益獲得顯著提高。比如說,在養殖的過程中,則可以引進大尾羊的改良品種,打造特色品牌,構建獨特的羊肉食品產業鏈,推動當地畜牧經濟實現高效發展。
在大力發展草原畜牧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基礎設施建設,也能夠有效推動草原經濟實現深入發展。首先,需要做好統籌規劃,明確畜牧養殖的發展方向[12]。針對草原畜牧環境做好全面調研,并在此基礎上確定具體的養殖目標。之后,在資金方面加強投入和配置,保證設施引進和建設擁有豐富的資金儲備。針對道橋、飲水井、藥浴以及棚圈等基礎設施進行規范建設,從而構建良好的生態畜牧養殖環境。這樣能夠保證畜牧養殖條件得到合理優化,有效降低疾病發生率,避免造成大規模的成本損失。同時,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做好科學布局,就設施分配方案進行有效規劃,從而保證畜牧養殖更加科學,提高養殖的合理性。在構建藥浴設施的過程中,需要從生態、環保和節能層面出發,就藥浴裝置進行規范建設,加強噴淋式藥浴裝置引進和設置,從而有效避免藥浴資源造成大范圍浪費,有效控制藥浴成本。此外,還需要針對畜牧養殖環境進行定期清理,針對糞便等集中處理,從生態角度出發做好草原環境維護,針對糞便進行能源處理,將其有效地應用到草場種植當中,作為生態肥料,突出環保價值。
在發展畜牧養殖的過程中,需要在技術層面進行有效革新,從而全面提高畜牧養殖綜合水平。首先,需要針對草原畜牧環境進行綜合調研,在掌握具體養殖條件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養殖技術。積極引進綠色畜產品,將養殖與食品加工和生產相結合,構建完善性的生態產業鏈,并在此基礎上優化畜牧養殖生態環境,突出草原特色。同時,加強技術人才有效培養也十分必要,需要針對草原牧民加強素質培訓[3]。積極開展畜牧養殖的專業知識講座,將在發展特色畜牧產業過程中需要遵循的思想觀念,以及在畜牧養殖過程中需要遵守的注意事項,以及掌握的專業技術進行有效滲透,從而全面提高牧民的綜合素質,并促使其規范地參與到合作社的養殖活動當中,創造更多的經濟收益。在發展畜牧養殖的過程中,當地政府需要加強扶持政策合理構建,并組建專業的技術培訓人員隊伍,為當地牧民提供技術指導,就畜牧養殖中需要掌握的技術方法,包括藥浴的操作,以及改良品種在養殖中需要掌握的要點,與牧民之間進行有效溝通,讓其內能夠提高自身養殖水平,規范參與到畜牧養殖活動當中。
結論:依前所述,在草原地區要積極發掘特色畜牧養殖產業優勢,借助自然資源就畜牧養殖體系進行合理規劃,構建生態合作社,加強品種改良,做好基礎建設,同時也要重點關注在技術方面的革新與人才培養,從而有效推動畜牧養殖實現深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