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繼洋
(江蘇省淮海劇團,江蘇 淮安 223001)
藝術是中國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積極推動我國文化發展、促進文化繁榮的過程中,藝術項目也在迅速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開始關注戲曲的舞美設計,作為發展動力的源泉,戲曲舞美的設計人員必須認識到藝術創新的重要性,加強創新和改革力度,重視創新意識和創新元素,提高戲曲舞美的設計質量,在追求發展中促進戲曲藝術的繁榮和發展。
戲劇舞臺美術創作是戲曲舞臺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代戲曲的表演藝術也繼承了戲曲的審美精神,作為一種視覺語言向觀眾傳達戲曲故事的背景,在戲曲表演藝術的制作中,舞臺布局設計,舞臺燈光,角色服裝和妝容設計四個部門共同工作,以完成塑造戲曲舞臺視覺形象的工作。從1980 年到2010 年的30 年間,戲曲舞臺藝術的創作經歷了一系列曲折的探索和創新,并對它的成熟發展有了新的認識,本文側重于當代戲劇和舞臺藝術創作的研究,通過對傳承和創新兩個方面的借鑒和討論,總結了當代戲曲和舞臺藝術創作的特點,并擴大了戲曲和舞臺藝術創作的發展理念。
舞美作為戲劇舞臺演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渲染氣氛的功能被人們所重視。就舞美設計而言,在整個戲曲創作中,除了在舞臺上會跑會動的演員之外,凡是觀眾所能見到的物體,都是舞美設計可以馳騁的創作對象[1]。雖然運用高科技技術打造戲曲舞臺是大勢所趨,但舞美設計并不能脫離為戲曲的表演服務的基本任務,單純追求唯美、真實的藝術效果。舞美設計很重要,但并不是建立在高成本上,現如今,戲曲舞美設計大多與高科技相關,大規模生產逐漸成為一種潮流,幾十萬元的舞美成本變成了“小家子氣”,甚至超過百萬的舞美成本逐漸普遍,事實上,隨著時代的發展,舞美的設計必須與追求創新相一致,但忽略觀眾審美精神,一味追求過分高質量裝飾的戲曲舞美之美,就失去了戲劇的內在品格和戲劇的本體。如今,高科技互聯網與計算機技術被運用在戲曲舞臺上,舞美設計成本無處不在。
戲曲的舞美設計能夠推動各種設計內容的發展,更能促進戲曲創作的良性發展。為了適應當前的戲曲創新和發展趨勢,設計人員必須明確內容創新將對戲曲舞美的藝術發展和物理工程的建設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在內容為主的今天,必須保證內容的新穎,才能吸引觀眾,最終取得良好的視覺聽覺效果。戲曲舞美設計的內容涵蓋了多種因素,包括舞臺表演背景的設置、服裝的準備、表演的妝容,以及戲曲歌曲和表演動作的多樣化等等,為戲曲表演創造良好的環境,因此,設計內容的創新涵蓋了化妝、道具、舞臺燈光等方面,對有效塑造劇中人物起著關鍵作用。
在舞美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精心設計了森林、山脈、水、云、土地、天空等自然景觀,以及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作為景觀,需要從綜合效果、比例關系、設計布局方向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和規劃。這樣,舞美設計就可以成為戲曲作品審美背后的驅動力。在一個層面上,舞美設計人員就像畫家一樣,從始至終都必須遵循和諧、簡約的原則。在具體的舞美設計中,需要設計出符合表演和劇情特點的審美形態,并充分分析各種色彩表現的效果,考慮到不同色彩根據戲曲的主題表達、內容解讀、情感書法的調整。比如獲得中國舞美學會等多個國家獎項的經典劇《倫文敘傳奇》,就是一幅具有舞美的設計的圖像和色彩的美圖,而且具有強大的寫意性。
戲曲作品一般包含豐富的情感和思想,這是打動觀眾的重要因素。舞美設計能夠使觀眾和表演者在景觀中體會到戲曲角色的情感和思想,借助視覺圖像創造角色,更好的表達出各種情感,戲曲舞美的景觀不是自然景觀的客觀再現,而是需要設計人員結合人物本身獨特的情感色彩,以強烈的主觀意識對景觀進行分析和設計,恰當的風景布局可以完全勾勒出戲曲主角的情感,強調戲曲演員的表演。
在創作戲曲時,舞美設計不僅起到增強審美與表達戲曲角色情感的作用,還要通過恰當的設計將戲曲的魅力傳達給觀眾。舞美的生動設計,尤其是在戲曲作品中,不一定要有本質上的相似,即不一定尋求外表上的相似[3]。中國傳統戲曲作品一般會對自然景觀進行夸大和美化,以更好地滿足戲曲表達的需要,達到比臨摹自然景觀更好的生動效果。比如車,橋等,不需要完全照搬,只是在道具上加一點裝飾,使觀眾能夠理解“車”這一形態;又比如城樓,戲曲中并不尋求真實地高度大小和一定的厚度,在舞美設計中,它只需要借助平坦的風景來展示。舞美的設計是一種藝術創作活動。只有保證一個設計好的景觀或人物達到生動的境界,觀眾才能對戲曲作品產生無盡的回味。
舞美設計注重的是展現事物的成長過程,而不只是注重外觀形象,也就是注重時間在表現形式上的流動性。對于所有的戲曲來說,劇情都是隨著時間的推進而不斷向前推進的,這就需要一個恰當的舞美設計來積極響應劇情的需要,以一定的變化展現時間的流動。從復雜層面上講,這些變化并不是機械的變化,而是隨著觀眾演員等想象力的變化。總的來說,舞美設計的變化主要體現在未來、現在和過去的舞臺時代的變化,給觀眾帶來超現實的美。舞美的流動主要體現在場景的變化上,代表著時間的流逝,在表演中國傳統戲曲時,即使是獨幕戲也要如此,在同一個舞臺上,劇情的訴求讓觀眾可以觀看到不同的服飾、造型、場景,感受季節的流動,體驗光線的變化所造成的情境變化。舞美設計是設計人員根據戲曲劇情的變化所想要實現的藝術效果,它生動地表達了人們無法捕捉的時間。在表現流動的時間時,舞美的設計必須結合戲劇故事的需求,實現舞美與戲劇的完美融合。比如經典戲曲作品《變形記》,曾經在維也納城堡劇院演出過,黑鏡之谷、碼頭村莊等場景依次出現,演出過程發生在一個緩慢流動的場景中,舞臺上的一切都在一系列細微的變化中不斷更新,這種不斷更新讓觀眾覺得現場有了自然的沖擊力。
在戲曲制作過程中,舞美設計的表達要受到文化和風格因素的影響,舞美設計的表達存在一定的差異,舞美設計需要考慮到多個行業方面的知識,如燈光、化妝、服裝、聲音等。戲曲制作過程促進了舞美設計與戲曲制作的融合,整合了空間、環境、背景等多種因素,展現了戲曲制作的主題和理念。
在戲曲的創作過程中,舞美的設計過程中最獨特的元素必須盡可能地提取出來,充分展示在舞臺上,并加以延伸,以達到預期的效果。戲曲是一種綜合的藝術形式,優秀的戲曲作品必須能夠達到各個元素相應的高度和水平,相互和諧統一。在這個創作過程中,我們必須樹立整體觀念,采用理解整體節奏的方法和手段,通過各種轉換方法實現交叉轉化,根據戲曲形式和風格的差異賦予戲曲情感、血肉,根據人們的審美視角創作戲曲作品。同時,舞美設計應促進空間、背景和環境的整體利用,并在舞臺上提供關鍵性的輔助表達作用。
在戲曲制作過程中,各種藝術形式的融合促進了舞美設計的綜合發展。在戲曲制作過程中,有自己的靈魂遵循自己的特點。在表演過程中,有效的舞臺形式是向觀眾展示文字、打動觀眾、激發觀眾思想的一種方式。因此,在通過各種藝術形式進行舞美設計的過程中,必須根據不同的審美風格來解讀不同類型的戲曲作品。各種造型效果要求基于不同的理念和理解,創作不同的舞臺設計,必須采用不同的表現方法和手段,向舞臺提供新的表現形式。
在戲曲制作過程中,舞美設計所涉獵的知識非常廣泛,就需要考慮基本的燈光、服裝、化妝等內容,以及建筑、機械、物理等相關領域[4]。舞美設計人員需要巧妙地應用來獲取知識,創造更合適的空間環境。在中國傳統戲曲的創作中,需要考慮各個方向,設計出更有效的中國戲曲作品,考慮空間和環境因素。換句話說,戲曲是一種傳統的視聽藝術。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和影視媒體的發展,戲曲的生命力仍然活躍。戲曲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魅力,是藝術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舞美設計有助于再現戲曲作品,實現戲曲作品的藝術價值。隨著科學技術和藝術觀念的不斷發展和創新,設計人員在創作過程中可以享有更大的自由創作空間,戲曲審美價值的影響越來越重要。因此,有必要增強戲曲制作舞美的美感,提高戲曲作品的質量。
在改革和發展戲曲舞美設計的過程中,必須以設計內容的創新發展來加強形式的創新。因為形式和內容是不分離的,所以設計形式可以有效地顯示設計的內容。設計內容的創新使舞美設計在戲曲舞臺上更具吸引力,設計風格的創新可以給觀眾更具創新性和更豐富的觀看體驗,激發觀眾的感官,將戲曲、音樂巧妙地結合起來,系統性的提高設計效率,增加創新和發展的活力。在舞美的設計創新過程中,我們必須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以更加豐富多樣的方式創造舞美的終極形態,給觀眾一種立體生動的觀賞體驗。比如設計舞臺景觀時,可以采用在大屏幕上顯示生動直觀圖像的三維設計手法。在設計舞臺燈光時,可以用激光照明代替傳統照明,可以適應舞臺的需要,使舞臺更加高級。在設計聲音時,可以積極引入混音器、先進的音響設備和聲學技術,增加舞美設計的創新元素,促進戲曲舞美的可持續發展。當然,形態創新并不一定要脫離高質量的設計人才。我們需要加大對舞美設計人員的培訓和訓練,學習先進的技術手段,提高專業素質,保證設計創新和設計開發效率。
總結:一個優秀的舞美設計,能夠幫助演員用戲曲創造的藝術理念吸引觀眾,引起觀眾的共鳴,增強觀眾的參與度。在戲曲舞美設計的整體變化背景下,有必要在尋求創新思維和設計發展的思路與規劃時,創新形態和內容,探索更大的發展機遇,并將其與當前環境相結合。如何能夠在尊重我國傳統戲曲自身規律的前提下,將其與現代高科技技術進行更好地結合,創造出既簡潔又獨具特色的舞臺效果,才是我們真正應該研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