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良娟
(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四川 成都 611844)
如今,隨著P2P 信貸行業的風生水起,網絡貸款公司悄悄走進校園,開始搶灘大學校園。來自金融搜索平臺融360《2015 年大學生消費分期調查報告》顯示,通過該網站提交的貸款申請,七成以上為消費類貸款,并且占比呈快速上漲趨勢。在某些二三四線城市,消費信貸的申請占比甚至超過90%,以90 后的年輕人群為主。一句“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令許多大學生心生神往,這句話表面上是吸引許多大學生開始嘗試校園網貸的契機,但其實校園網貸市場快速發展的背后還是現代大學生自身的旺盛消費需求。2009 年銀監會發文禁止銀行向未滿18 歲的學生發信用卡,而給已滿18 歲的學生發卡,則要經由父母等第二還款來源方的書面同意,又因為經各大銀行試水后由于對學生還款能力等評估不足導致問題叢生,使得各大銀行紛紛叫停了大學生信用卡業務。但其實大學生們對信用卡的需求并未停止。校園網貸產品的出現可以說填補了這些年的市場空白。大學生群體有著強烈的網購意愿,分期消費平臺的出現使得他們的消費更加省時省力,更重要的是,它解決了現代大學生實際消費能力有限與旺盛消費需求之間不相匹配的問題,通過分期付款和網絡借貸可以大大緩解大學生們的資金壓力,同時也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
常見的購買電子產品的網貸問題,長沙某大學40 余名學生被騙,這些被誘騙的大學生分別貸款購買了一到三臺不等的蘋果手機,總共購買了66 臺,每臺的市場價都在六千元左右,辦完貸款購機手續后,手機沒拿到,卻背負了一身的欠款。總欠款額度達到37 萬元。另外,女大學生用裸照獲得網絡貸款,不還錢被威脅公布裸照,陷入了被高利貸逼迫的困境。大學生“裸條借貸”的新聞一直層出不窮,一個10G 的“大學生裸條”照片、視頻壓縮包在網上流傳開,成批量的女生裸照、視頻被泄露出來了,將這個現象推上風口浪尖。繼曝光裸條借貸后,各地相關部門調查發現,培訓貸正在侵入大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前兩年,廣州竟有數百名大學生遭誆騙,飽受“培訓貸”之害。有學生被催債機構逼債,表示負債累累,“真的讓人活不下去了”。那些不法分子以校內公益講座的名義,吸引學生參加一對一免費的職業測試。其間,“導師”不斷游說學生加入職業培訓班,許以美好愿景,后讓學生通過第三方貸款公司無抵押貸款交學費。這都讓學生深陷網貸陷阱其中,無法自拔,甚至造成過無法挽回的后果。
校園貸款會滋生借款學生的惡習,高校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費,若學生具有攀比心理,且平時就有惡習,那么父母提供的費用肯定不足以滿足其需求。因此,這部分學生可能會轉向校園高利貸獲取資金,并引發賭博、酗酒等不良惡習,嚴重的可能因無法還款而逃課、輟學。再次,若不能及時歸還貸款,放貸人會采用各種手段向學生討債,一些放貸人進行放貸時會要求提供一定價值的物品進行抵押,而且要收取學生的學生證、身份證復印件以及留下學生在校輔導員的聯系電話,對學生個人信息十分了解,因此一旦學生不能按時還貸,放貸人可能會采取恐嚇、毆打、威脅學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進行暴力討債,對學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園秩序造成重大危害。最后,也是更為嚴重的是,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貸”進行其他犯罪,放貸人可能利用校園“高利貸”詐騙學生的抵押物、保證金,或利用學生的個人信息進行電話詐騙、騙領信用卡等。其后果十分惡劣,給大學生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帶來了非常嚴重的不良影響,部分受害大學生的家庭也相應受到牽連。所以,提醒學生謹慎辦理“網貸”“小額貸”,切勿因他人勸說或被所謂的“好處費”等蒙蔽,去以自己的名義辦理貸款給他人使用或為他人提供擔保。如需辦理“網貸”、“小額貸”的務必咨詢家長和銀行,謹防被騙,影響個人征信。
在校的大學生向網絡平臺進行借款,其原因有兩類:一類是因為經濟拮據,無法支付相應商品的價款,即我們所謂的“窮”;另外一類是因為急需用錢,如家里出現變故,需要使用較大數額的資金,即我們所謂的“急”。2016 年4 月,教育部辦公廳和中國銀監會辦公廳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著手對校園網絡借貸進行監管。在社會高度關注校園網絡借貸的情況下,從法律角度分析大學生網絡借貸所存在的風險,如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消費觀、人生觀成為了重中之重。從高校的層面來看,學校老師和有關部門首先要做好校園網貸教育引導工作。培養學生的勤儉節約意識,及時發現并糾正學生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和從眾消費等錯誤觀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認真做到合理消費、理性消費、科學消費。其次,加強日常排查,建立校園不良網絡借貸日常監測機制,高校宣傳、財務、網絡、保衛等部門要密切關注網絡借貸業務在校園內的拓展情況。最后,大學生自身應該如何防范和應對網絡貸款帶來的問題?大學生目前還屬于沒有收入來源的群體,并不鼓勵學生們過度消費。網絡眾多分期平臺,動動手指就可以買到想要的東西。但當你買東西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考慮一下自己的口袋,不要覺得分期后每月300-500沒有問題,很多陷入泥潭的學生都是這種思想惹的禍。這是一種自我催眠,遠離這種思想,不要超前消費。如果家里每月給你一千多的生活費,那你千萬不要以為省一點花可以還款,所以把消費觀念擺正,不盲目攀比,抵制網絡平臺或者廣告的誘惑。如果實在遇到還款壓力,要及時和家人協商解決并報告學校老師,很多學生沒能力還款的時候,不知所措。不和家人說,怕家人失望,怕家人不能原諒自己。不和家人坦白的,會越陷越深,基本上都會出現以貸還貸,甚至借私貸的情況,讓你的債務越滾越大。如發生這樣的情況,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反映和有關部門備案,并采取必要措施。當然,對于大學生來說,最好的辦法還是別去接觸,這樣才能從源頭上杜絕網貸帶給我們的不良影響。大學生在合理控制消費的基礎上,應該好好培養自己的理財觀念,同時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和學術研究中,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做一位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當代青年。
隨著時代日新月異的發展和社會的快速進步,網絡借貸的快速和便捷兩個特點,能夠使借款人方便地獲得借款,由于網絡具有廣域性,能夠滿足人們在網絡時代的資金融通需求,且使民間借貸從傳統的熟人借貸走向陌生人借貸。不過,盡管借款時間快,手續簡單,但網絡借貸有著許多顯而易見的風險,同時,網絡借貸作為民間借貸的新形式,也極易轉化為高利貸,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良的影響。大學生網貸在中國還是一個新興事物,我們應該理性地去看待所存在和出現的問題。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強金融監管,網貸行業保持自律,社會共同監督;另一方面需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消費觀、人生觀,避免非理性消費。多思考,多學習,多進步,既能享受到網絡的飛速發展帶給我們的便利,又能防范好網絡貸款帶給我們生活的不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