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利
(遼寧省有色地質一〇四隊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營口 115007)
該技術在地質礦區的探測過程中,主要是通過航空進行精準探測,該技術比較適用于人工無法測量的區域,如,沙漠、海洋等地,工作人員通過測量數據進行礦產資源的探尋。
電勘找礦技術具有的優勢體現在找礦效率的提升,找礦準確性提高方面,該技術主要采用的勘察技術包括被動源電磁法、輕便型主動源電磁法等,其能夠實現動態化的測量效果,與此同時,在信息的收集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該技術主要是通過光譜數據分析圖實現相應數據的獲取目的,其在礦產勘查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面對較多的礦產資源元素,元素譜帶分布存在一些差異性,通過遙感技術的應用,能夠實現精準的識別這些譜帶,能快速找出區域中特異性元素,通過分析能了解礦產資源與具體分布情況,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礦產資源勘查質量。
當前我國礦產勘查工作有了很大的進步,尤其體現在地質理論的轉變上,實現了現代科學地質理論,且在實際中廣泛應用了新的地質學理論與勘查方法。所以,為了促進礦產資源勘查質量,將先進的勘查技術引入到實際工作中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將其結合信息技術,能為進一步深入的展開地質勘查研究工作提供有利的條件。另外,領導在決策的制定過程中參考這些信息,能夠保障決策制定的科學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礦產資源勘查工作質量大大提高。
地震勘探法基本原理是使用人工激發引起的彈性波技術來檢測地下介質的彈性和密度差異,在向地下傳播時,遇有介質性質不同的巖層分界面,地震波將發生反射與折射,在地表或井中用檢波器接收這種地震波。通過對地震波記錄進行處理和解釋,可以推斷地下巖層的性質和形態。隨著地震勘探法的深入研究,地震勘探勘探儀的成像技術不斷完善,地震勘探法不僅應用于礦產資源的傳統勘查,同時也應用于地殼研究和石油鉆井的勘查。
地質礦產資源勘查與開采是一項過程較為復雜的活動,受到環境、氣候等因素影響,對技術水平有著嚴格要求。在采取單一技術手段時,無法為礦產勘查結果準確性提供保證。同時,在部分找礦技術與開采技術應用過程中,還將對礦床與周邊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違背了可持續發展理念。因此,企業必須對探礦開采技術體系進行優化創新,積極借鑒國內外成熟的工作經驗,深入了解不同技術類型的應用原理與技術特點,根據項目情況合理選擇技術,做到對找礦精度、開采效率、項目安全系數的全面提升。例如,可選擇應用新型遙感礦產勘查技術,工作人員操縱相應儀器設備,在勘查區域內貼緊地表與地質體開展探測作業,對所接收地質體電磁波特征信息進行分析,遙感圖將起到“透視”特定深度地質構造的使用功能,輔助工作人員進行盲礦體尋找。最后,根據電磁波特征信息分析結果,判斷各區域是否分布地質礦產資源,準確評估礦床深度、位置與大體分布范圍。為充分發揮技術優勢,還可選擇與其他礦產勘查技術進行組合運用。此外,為提高地質礦產資源勘查數據時效性、礦產開采效率,企業需要將信息化技術與探礦開采技術體系進行深度結合,可以突破空間、時間限制快速傳輸所采集礦產資源信息,準確評估工作情況、制定正確決策方案。
在我國地質礦產資源開發期間,供需前景不樂觀,礦產資源的供應與需求關系沒有保持穩定的平衡狀態。受其影響,部分礦產開發項目存在過度開采、隱伏礦與伴生礦開發程度不足現象,沒有做到地質礦產資源的優勢互補。因此,應以實際需求作為地質礦產資源的開發導向,及早構建起適應我國實際國情的礦產資源開采模式,在真正意義上實現“自給自足,資源優勢互補、資源合理調配”的發展目標。為實現這一目的,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對各類地質礦產資源進行合理調配,加大銅、鐵、煤炭等消耗量較大礦產資源的進口量,減小各類開發程度低下、儲備量較大礦產資源的進口量。
在地質礦產資源的開采工作中,應將監督工作做好,為了實現礦產資源的有效開發,應該要對企業經濟實力進行嚴格把關,與此同時,還需要保障技術方法的有效性,使地質礦產資源能夠得到可持續發展,避免礦產資源的浪費現象。另外,把握地質礦產資源的開采質量也是一項重任。所以,我們需要提升準入標準,使企業對技術方面加強重視,使企業的綜合水平得到提升,如果企業的競爭實力較強,那么在投標項目中,企業所發揮的優勢就更顯著。地質礦產資源開采還涉及法律方面的內容,礦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應考慮到當代人與下代人的需求,并制定資源合理配置方案。
結束語:綜上所述,面對地質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項目所存在的各項問題,企業必須樹立起安全生產、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積極落實上述策略,從優化技術體系、完善勘查管理制度、制定統一行業發展規劃、合理選擇作業單位等角度著手,全方位提升地質礦產勘查與開發水平。同時,政府部門不斷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完善補充,充分發揮自身監管職能,為我國礦產資源勘查開采行業注入新的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