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紅燕
(江蘇省通州高級中學,江蘇 通州 226300)
在高中生物課程教學中,思維導圖是一項極為關鍵的教學輔助道具,科學利用思維導圖,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系統學習生物教材知識,利于學生建設清晰明了的學習思路,明確學生學習方向與目標,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提高學生的記憶力與創造力。本文主要對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課程中的應用進行分析,期望可以提高學生成績與學習興趣。
思維導圖是英國學者發現的一種思維工具,其在對人們大腦潛能探究的過程中發現可以使用折線、代號以及圖畫結合的形式對人們的思維進行表述。部分西方國家早已經在教學課堂中融入思維導圖,我國也隨之在教育行業中逐漸應用其進行輔助教學。思維導圖是一種圖文并茂、教學效果良好的思維工具,可以顯著激發學生潛能,思維導圖在物理或英語等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用十分廣泛,但在高中生物課程中應用的較為罕見。但事實上,高中生物課程中具有大量的概念與圖形,且各個概念之間的聯系十分密切,此種特征決定生物課程的教學更需要思維導圖進行輔助。思維導圖的利用可以提高學生對高中生物課程的興趣,利于學生掌握生物知識,從而推動學生主動投入到生物課程的學習過程中。
思維導圖是根據一個中心點擴散形成的知識結構圖,因此其具備清晰明了的特征,既可以有效突出生物課程重點,還可以讓學生注意到知識點的細節,加深學生理解。生物課程中的部分概念學生不僅僅要了解字面意思,還需要深入其含義。生物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邊繪制邊進行分析,指引學生正確理解生物概念,并可以將概念運用到具體案例之中。或者生物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繪制出各個概念之間的思維導圖,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掌握學生的學習程度,從而有針對性地指引學生學習生物知識。
在生物課程教學過程中,很多概念之間具有緊密聯系,既有個性又有共性,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僅要了解掌握各個基本概念,還需要找到各個概念之間存在的聯系,從而全面地了解并解決生物問題。思維導圖具有完整的邏輯框架,利用連線、代號與圖形就可以指引學生牢牢記住各個概念之間存在的聯系與區別,提高學生學習記憶力。
在生物課程教學中,高中教師可以在課后讓學生自己嘗試繪制思維導圖,在思維導圖的制作過程中學生可以對自身生物知識體系不斷進行完善,并牢牢掌握單元中的重要概念。思維導圖的繪制可以幫助學生對生物知識點及時進行回顧,且清晰明了、層級清晰,利于生物知識點的鞏固。
高中生物課程中的知識點十分龐雜,其中具有大量生物學概念,并且各個概念之間具有極為緊密地聯系,從而構成一張完整的生物知識體系。為了幫助學生牢牢掌握生物概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輔助教學,幫助學生找到各個概念之間的相同與不同點,且可以突出關鍵概念。例如,當生物教師開展“減數分裂”課程教學時,就可以指引學生建立一個減數分裂的過程變化圖,幫助學生系統地學習并牢牢掌握減數分裂概念,完善學生生物知識體系。
高中生物教師還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向學生詳細介紹生物課程的科學的發展史,例如,在“光合作用”知識點教學過程中存在大量實驗,此類實驗之中具有極為明顯層層遞進的關系。在傳統生物課程教學課堂中,教師往往會根據生物教材編制的順序對實驗進行講解,學生聽到的知識點都是孤立存在的,完全阻礙了學生生物知識體系的構建。面對此種情況,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將光合作用的實驗按照原料、條件、產物以及過程進行分類,直觀具體地向學生展現出光合作用的探究過程,利于學生深入掌握生物知識點。
思維導圖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教學策略,為了讓學生牢牢掌握此種教學方法,在第一節生物課程教學中,教師就應使用此種方式進行輔助教學,幫助學生初步了解思維導圖的畫法與功效。此后,在每個單元學習結束后,教師都可以讓學生嘗試繪制一個單元的思維導圖,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點的印象。在學生記錄課堂筆記時,教師也可以指引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記錄,從而集中學生課堂的注意力,幫助學生高效學習。利用思維導圖制作的課堂筆記中具有多種視覺元素,像各種顏色的線條、顏色以及圖像等,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高效性。
例如,當高中生物教師講解“體溫調節”知識點時,就可以指引學生將“體溫調節”作為課堂繪制的中心詞,并圍繞其擴散出意義、受冷以及受熱的變化情況,加深學生記憶。利用思維導圖記錄課堂筆記只需要記錄生物課堂中的關鍵字即可,有效縮短了筆記記錄的時間,且學生在課后翻閱課堂筆記時,可以直接找到關鍵字,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且思維導圖繪制的筆記所有的關鍵詞都處于一個平面之中,在各個關鍵詞之間極易產生清晰合理的聯想,從而顯著提高學生的理解力與記憶力。與此同時,思維導圖記錄的課堂筆記具有多重維度、多種色彩,在各個關鍵點之間還會具有連線幫助學生進行思考,利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快速整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善學生的生物知識體系。
在高中生物課程的復習環節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深入了解生物教材,甚至可以讓學生完全脫離教材掌握各個章節之中蘊含的知識點。例如,當高中生物教師復習“基因工程”知識點時,就可以讓學生展示完整的思維導圖,促使學生系統深入地了解此部分知識點,而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讓其在小組中一同進行學習探究與合作復習。通過此種復習策略可以讓每名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具體的生物知識體系,當學生對思維導圖已經完全熟悉后,教師可以讓小組成員互相進行提問,讓學生在不看教材與思維導圖的前提下,完整的敘述復習知識點。例如,在其中的“性別決定”環節,學生需要準確地說出性別決定的基礎、決定時間、過程以及染色體的類別等。在復習過程中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互相監督可以顯著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與質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找到學生學習的薄弱點,并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從而提高學生的生物成績。
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是十分常見的學習形式。但是由于在小組之中每名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及學習能力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差異性,在實際小組探討過程中往往都會存在部分學生滔滔不絕、部分學生怯于開口的情況。面對此種情況,為了保證小組學習的質量、保證課堂秩序,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開展小組合作,首先,在學習小組中需要選出一名學生將每名組員表述的觀點用思維導圖的形式記錄下來,當探討結束后,所有成員的觀點都會被詳細記錄,從而促使小組成員進行深入思考,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率。
利用思維導圖教學策略開展高中生物課程講解,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促使學生牢牢掌握知識點,利于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保證生物教學課堂的有效性。學生可以根據所學內容繪制思維導圖,完善自身生物知識體系,提高自身生物成績與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