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華
(江西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江西 鷹潭 335000)
前言:當今社會是一個數字化、信息化的社會,信息技術應運而生。這是時代發展下的產物,也是現代教育事業改革的實際需求。這就需要高校任課教師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課堂之中,引導學生對信息技術有正確的認識,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信息技術不僅在人們的工作與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在學生的學習與教育中也產生不可或缺的作用。這也要求當今的高校任課老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信息技術來提高課堂質量。
當今,隨著學生對網絡的接觸越來越頻繁,信息技術也成為目前課堂教學中較受歡迎的一種教學手段。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更加直觀、生動地將一些課本上地知識點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視覺、聽覺以及感覺等多個方面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從而引導學生從多個不同的角度來學好專業知識。其次,在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下,教師一般以課文為主,對于課外的銜接是十分有限的。然而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共享性和開放性為學生普及課堂之后的食物,讓原本單一化的課堂變成一張大餅,引導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1】。其次,信息技術不僅可以在課堂上使用,在課堂之外的地方也同樣適用。教師可以在課外借助微信等一些社交軟件來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況,讓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鞏固和提升,并且能夠及時了解和糾正自己教學中的不足之處。最后,信息技術在高校課堂教學課堂中的應用中,教師還可以根據每位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和實際知識的積累量來對它們實施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從而讓他們主動地對專業知識展開學習【2】。此外,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小學英語合作教學,不僅可以讓大多數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之中,還可以為師生之間提供一種互動的方式,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創設特定教學情境等方式來有效促進學生在課堂上的踴躍發揚和積極表現,從而讓學生在更廣的人際和社會功能范圍內使用所學的英語知識。除此之外,將信息技術和英語學科相融合,還可以為實現學生合作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技術基礎和技術環境。這種環境不需要人為去創造,因為網絡本身就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多媒體世界,學生們在一個真實的數字化環境中進行英語學習,在體驗網絡世界的無窮魅力的同時,還能將學習變得更加高效。因此,基于數字化環境下的小學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是十分有利的【3】。
有些地方高校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的落后,在將信息技術引入高校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通常會因為教學設備缺乏的問題而導致原定的教學計劃無法正常進行,教師的教學方案也難以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展示,并容易讓老師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感到力不從心。加之很多時候教師都沒有足夠的教學設備,只能讓學生自己去制作,這很容易浪費課堂的時間。于是教師就讓學生在課后完成這個制作任務,但這樣不僅會增大學生的負擔,教師無法在旁邊指導也會造成學生制作出來的學習工具不符合教學標準,從而影響整體的教學質量。大學課程與其他中小學課程相比,需要自己去動手時間,精準性要求較高,若未保證準確性,就會造成學生理解上的偏差,最終在制作過程中出現數據等內容上的錯誤【4】。
高校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實際制定教學策略,并在一次次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和調整教學理念,改變原有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但從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一部分高校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使用自己先前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來進行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的設定,確定自己本專業的教學指導思想。但這種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現代教學的發展。因此,在實際的高校課堂教學中,任課老師應該轉變過去的教學理念,以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作為教學的環節,一方面要對自己的教學方案重新調整和修改,還要對學生的學習制定一套科學的教學方法,同時還要克服教學設備缺乏的問題。因此,這些問題的出現,都對高校的課堂開展提出了巨大挑戰【5】。
對于高校任課老師而言,課堂教學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也是一個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能力提升的過程。但是,目前還有部分高校任課教師對這一教學觀念沒有明確的認識,導致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比較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忽視學科的實踐性發展,違背了當前新課改理念下的教學要求。因此,在接下來的高校課堂教學中,應該將課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進行探討和辯論,做到學習方法的多樣化,讓課程成為學生進行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場所。除此之外,在高校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所提供的生動有趣的教學畫面和場景,生動、新穎的教學手段有效地打開了學生興趣的閘門,而豐富的教學資源也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教師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也有了更加深的認識。因此,高校任課教師應該通過多種方式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和方案,從而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之中【6】。
學生的學習效果是檢驗教師教學質量最為關鍵的一個因素,這就說明教師不能按照自己的教學想法來制定教學內容和目標,而是應該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因此,在目前的高校課堂教學中,任課教師首先應該私下與學生進行了解溝通,從中總結出一些教學經驗,并運用到課堂之中。具體來說,就是以學生的興趣點、需求點為切入點,加之自己的教學想法,共同幫助學生學好這一學科。以課本《美麗的小興安嶺》為例【7】,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說明類的文章都較枯燥無味,很難保證注意力都集中在課堂之中。因此,教師可以先在網絡上查找相關視頻,運用信息技術制作相關課件,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在這一過程中,還可以播放一些優美的音樂,讓他們更加容易沉浸在小興安嶺的美麗環境之中。接著從全班同學之中挑選出一男一女朗讀能力較好的同學,讓他們根據視頻上的文案將這篇文章在講臺上流利、順暢地讀出來;而對于朗讀較差的同學,則可以讓他們在自己的座位上學習兩位學生在朗讀中表現出的優點,從而讓沒有去過小興安嶺的同學,也可以領略小興安嶺的富饒和美麗。
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后學習能力雖然有所提高,但其成效卻是顯著甚微的。比如學習一些較抽象、生澀的內容或文章時,不知道如何下手。為此,高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這一教學工具,通過情境創設等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讓學生獲得更加真實的學習體驗。例如,教師在講授《天凈沙·秋思》中的古詩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這首詩中的意象和景色通過視頻和音頻以及文字表現出來,讓學生體會身臨其境的感覺,理解作者當時寫作的心情,所表達的內心情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率能夠得到提升,自主學習能力也能有所提高。其次,不同的教學題材,所呈現出的教學效果也會有所不同。而在過去使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很多教師大都按照相同的方式來講授課文,這樣不僅造成信息技術的濫用,還會減少學生的學習動力。為此,教師應該借助信息技術將每個專業的知識點進行深入剖析,盡量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避免出現事倍功半的效果【8】。
教師在高校教學課堂中,要想將信息技術深入推進到課堂之中,還應該將信息技術多角度、多層次和多方面運用,激發學生的無限潛力。高校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將下堂課所要講授的內容進行整合,借助不同的技術手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促進信息技術和專業知識教學的深度融合。比如教師在講授一些篇幅較長的文章時,可以充分利用幻燈片投影技術將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案以及要掌握的內容全部展現出來,在此基礎上進行整理和總結,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其次,信息技術不僅可以在課堂上使用,在課堂之外的地方也同樣適用。教師可以在課外借助微信等一些社交軟件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讓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鞏固和提升,并且能夠及時了解和糾正自己教學中的不足之處【9】。
高校任課教師的信息素養與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所教授課程教學的實效性。因此,高校任課教師的信息素養、增強課程教學工作的實效性勢在必行。這就要求高校任課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局限于課堂之內,而是要準確掌握并及時更新各種信息資源,將信息技術、管理水平與溝通藝術等整體融入具體的課程教學之中。同時,高校的任課老師也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來擴大自己的教學內容,通過其特色的娛樂性、教育性、美感以及互動性,將課程教學與生活相結合,也將身體和心靈相融合,將學習變得富有生趣【10】。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提升為高校課堂教學帶來了更多的生機與活力。高校任課教師也應該對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使用引起重視,根據課堂教學的具體情況,結合學生的學習效果,靈活使用信息技術。同時,高校任課教師還應該避免濫用信息技術,根據實際的使用情況來選擇相應的技術手段,以此來提高高校課堂教學質量,這也是幫助學生深入學習專業知識的一種重要工具,進而實現提高高校課堂教學有效性和趣味性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