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惠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河北滿城中學,河北 保定 072150)
高中階段,生物學科教學的教學改革在不斷發展,首先,高中生物教材幾經改革,如今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效果,可以令師生耳目一新,在教材當中,很多前沿的生物科學內容都有所涉及;其次,在生物學科教學過程中,對發展學生科學素養的要求在不斷提升,與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相比,當前的生物學科教學目標更為科學,更為系統。由此可見,通過高中生物教學,我們應該打開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生物世界,關注科學技術發展的大門,有效建立學生的生物學科學習理念,使他們意識到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所產生的巨大影響,重視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而這一切,都與我們的生物學科,日常教學密不可分。基于生物學科教學內容繁雜,教學時間相對緊張的特點,本文對高中生物學科教學有效性進行了相關探究,就此發表一些個人的意見和建議。
生物學科的教學內容,既有形象具體的探究內容,也有抽象晦澀的學科知識,尤其是在高中階段,生物學科教學的難度不斷提升,雖然高中生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對于一些抽象性概念表達,他們依然會感覺難以理解,在這種情況下開展學習,其學習效果勢必會受到影響。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各種教學方式,為學生創設更為直觀的教學條件,使一些抽象的教學內容能夠具象化,借此來加深學生的認識。在這方面,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形象化的道具,例如生物模型,生物實驗,以及各種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生物學展示平臺,無論采用哪一種方式,我們的根本目的,事實現實當中無法呈現的抽象事物,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將學生的試聽體驗,和大腦思維有效結合,從而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比如在進行《細胞的基本結構》的課堂教學時,教師需要運用實際觀察和觸摸的手法,把教材中枯燥的知識,通過直觀化的方式進行展現,讓學生詳細的觀察細胞的模型,并從中掌握其結構,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才能全方位了解細胞的基本結構,并增強對這一知識的認知和掌握。通過直觀化的教學條件,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形象的觀看知識,同時也能了解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生物學科生活化教學的開展,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更多生活化的學科元素,這一點,正是當前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和途徑,之所以教學改革提出教學生活化的要求,首先是基于教學過程中以生為本的理念,歸根結底,我們的教學實踐最終會用來服務于生活實際,而教學內容生活化,恰恰可以拉近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系,不斷增強學生探究生活問題的能力;其次,學科教學生活化,也是應對高考的一個重要方式,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高考題目當中,融入了更多生活化的元素,對學生的考察,也更傾向于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因此,有效提高生物學科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利用生活化的元素,來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學生對于生活現象的感知,加深學生的生活化體驗,引領學生開展更為貼近生活的學科學習。比如在進行“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深度的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元素,讓學生說一說,現實生活中哪種食物是最甜的?你覺得人體的消化和吸收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呢?這些問題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只有讓學生聯想自己的經歷,進行深度的探索,才能引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到的生物課程在生活中的實際意義和價值。
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功能,已經成為各個學科教師所達成的共識。在當前這個新的時期,信息技術功能基于學科教學的應用更為廣泛,更為深入,為教師提供了更多契機和途徑,而應用信息技術較多的課堂,也往往會得到更多學生的喜歡。因此,在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同樣應當更為廣泛的應用信息技術功能,結合網絡搜索,多媒體展示,生物學科虛擬實驗平臺建設等,使我們的生物學科教學更為多姿多彩,更為生動有趣;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信息技術的相關功能,為學生展示最前沿的生物科學內容,借此來開拓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更為直觀地感受到生物學知識的應用性價值,從一定程度上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比如在進行“生物膜——系統的邊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以及功能的展現,形象的突出教材的重要思想,并借此進行原理的拓展,使學生對生物膜產生初步的認知。通過與信息技術的結合,不僅能夠很好的解決現實中的實際問題,同時也能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擴展和延伸,讓學生更加全面的掌握生物原理,加深學生的了解,促使學生的學習范圍得到全面的擴大。
生物學知識并非僵化的,一成不變的,教師要想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從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能力出發,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帶領他們開展更為廣泛的合作探究活動。實際上,很多高中學科教師都認為,在課上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合作探究活動,是對于教學時間的浪費,他們寧愿用這些時間來反復的與學生印證學科知識,或者帶領學生瘋狂刷題,但實際上,學生的學習能力一旦得到有效提升,他們就會更為積極主動地開展學科學習。他們的角色,也會從知識的被灌輸者,轉變為知識的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高中生物教師,應當做好自己學習的引導者工作,幫助學生開展更為有效的合作探究學習活動。一方面,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合作探究的機會,另一方面,在學生開展合作探究時,教師要適時適度地進行指導和點撥,以提高他們的探究效率。比如在進行“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的課堂教學中,就是可以采用小組探究的方式,提出不同的問題,讓他們說一說物質出入細胞的不同方式,此時各個小組的成員都會陷入到深度的討論中,及時地進行結論的總結和歸納,然后帶入到課堂中進行共享,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全方位的掌握本節課的重難點,同時也能攻克難關,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發揮學生的優勢,促使學生的合作素質和水平得到全面的增強。
除以上教學方式之外,高中生物教師還應當注意將課上教學,向課下拓展,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開展更為廣泛的課后實踐活動,借此來幫助學生鞏固新知,提升學習效果。一般來說,高中時期的學科作業,就是各種練習題及試卷,學生在長期的題海戰術中拼搏,身心早就疲憊不堪,他們完全是靠自己的毅力在支撐著,不斷努力,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考慮,這樣的學習效果勢必無法得到保障,因此,高中生物教師要善于轉變教學思維方式,利用創新性的課后作業,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通過這些課后實踐,既可以調動學生參與學科學習,完成課后作業的積極性,又可以發展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既能保障學生的學科學習成績,又可以提升學生對于社會問題的關注程度。比如在進行“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學生學習完本節課的內容之后,可以結合生活實際開展社會調查活動,讓學生說一說人口增長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此時的教學計劃更加貼合周圍環境的變革,這樣學生才能意識到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并養成環保的良好習慣,實現課堂教學內容的升華,構建出優質、高效的高中生物課堂。
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高中階段對于學生的學習評價方式相對單一,考試成績幾乎是唯一衡量學生優劣的標準,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和考察作用,但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施加壓力,使他們對學科教學產生畏難情緒甚至于厭倦之情。因此,在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從教學評價出發,采用更為大膽創新的評價方式,使教學評價更為多元化,將教學評價的指向,轉為對學生綜合素養及綜合能力的評價。在評價內容方面,我們應當提升激勵性評價的比例,借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形成更為健康的心理,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都能夠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從而增強他們對于學科學習的信心,而學科教學的有效性,也會在這一過程當中得到明顯的提升。比如在進行“穩態與環境”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為學生進行本節課知識點的講述中,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地說一說激素與神經調節的關系,此時教師不僅要進行適當的點撥,同時也要對學生提出的觀點進行客觀的點評,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讓學生充分了解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增強學生的運用能力和水平,提高學生的生物綜合素養。通過課堂評價的改進,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能讓學生獲取意想不到的收獲。
總之,高中階段,生物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提高該學科的課堂教學有效性,保障學生學習質量,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途徑,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我們應當轉變思想,改善自己的教學理念,一切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結合更為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不斷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通過采用更為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法,提升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借此來促進生物學科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