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克靜
(河北省保定市唐縣軍城鎮水峪口小學,河北 唐縣 072350)
在數學學科教學中,計算教學占有重要比重,雖然如今計算機的運算功能可以部分取代人工計算,但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依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通過開展計算教學,可以增強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運用數學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次,數學計算教學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一種鍛煉,在學生運用各種計算符號開展運算時,他們需要對算理及算法進行分析,而與此同時,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也在逐步發展;最后,通過開展計算教學,還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感受不同算法的精妙之處,與此同時,學生基于數學學習的好習慣也在逐步積累。尤其是在小學階段,計算教學的重要性更加不容忽視。針對以上問題,本文對小學階段計算教學的相關策略進行了論述,就此發表一些個人的見解和主張。
雖然小學階段的計算教學非常重要,但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計算教學往往是學生最不熱衷的學習內容。之所以會出現這一情況,與計算教學的特點有重要關系。首先,計算都是和數字打交道,具有較強的程式化和嚴謹性的特點,而這些特點,與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恰恰是相抵觸的,在計算教學開展過程中,學生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老師的指導進行計算練習,這種枯燥的教學形式,往往會使他們感到乏味;其次,計算教學對于正確率的要求非常嚴格,學生在計算開展的過程中,稍不留心,就會出現計算錯誤,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他們在計算過程中付出了努力,而得到的結果卻并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他們無法感受到計算教學所帶來的成就感,也因此很難保證對于這一學習內容的學習興趣。針對以上原因,教師需要運用相關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的計算興趣,來保障計算教學的教學效果。具體說來,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1.講究訓練形式,激發計算興趣。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寓教于樂,結合每天的教學內容,可以讓學生練習一些口算。在強調計算的同時,講究訓練形式多樣化。如:用游戲、競賽等方式訓練;用卡片、小黑板視算,聽算;限時口算,自編計算題等。多種形式的訓練,不僅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還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2.以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或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小故事激發興趣。教學中,適時地列舉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小故事來增添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愛好和興趣,使學生集中精神進行計算,提高課堂上的學習效果。
在我國,數學計算教學當中的一個優良傳統,是口算教學。一旦學生掌握了數學口算的訣竅,他的數學學習就會變得更為輕松有效。不僅如此,開展速算練習,還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大腦處于一種快速運轉的狀態,從而變得更為靈活。基于口算教學的這一重要作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過程中,都會預留較多的時間在口算教學方面。實際上,口算也需要一定的技巧,而這些技巧的應用,既可以提升口算的速度,又可以簡化口算的過程,提高口算的正確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向學生傳授這些簡單的口算小技巧,并帶領學生對這些禁忌技巧進行反復的印證,以保障學生能夠有效地掌握這些口算技巧,從而使他們的口算能力不斷提升。例如,我在教學一年級學生《10 以內的加法計算》這一課時,學生們剛開始進行這堂課的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們了解什么是算術。接著,我會給學生們出一些簡單的題目:1+1,1+2,1+3,1+4......1+9 以此類推。學生們在進行這樣的簡單計算時會總結出規律:“1”加上任何數都就是在任何數的基礎上再加“1”。這條規律放在其他“10 以內的加法計算”也同樣適用。學生們在練習的過程中會通過口算的方法進行計算。隨著學生們速度的提高,我會通過增加題量或者縮短練習的時間來進行調節。
在計算教學的開展過程中,算理的教學至關重要,所有的計算教學,都要以算理為依據,因此,小學數學計算教學非常注重對算理的探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明白計算的原理,在此基礎上,在引導學生開展相應的計算練習,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保證學生舉一反三,明確為什么要這樣進行計算,以及計算的結果,最終要如何達成。而對于小學生來說,算理屬于比較抽象的認知,他們受理解能力所限,很多時候會產生一知半解的學習效果,在這種狀態下開展相應的計算,就存在很多的隱患。針對這一問題,教師要采用恰當的教學策略,將抽象的算理,以形象的方式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使之更易于學生的探究,并通過一些數學活動,提升學生在探究算理過程中的參與度注重探究,借此來保障學生對預算里的理解及掌握。例如在進行《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動手擺一擺小棒,10 根捆成一捆,更好地去理解湊十法表示的實際意義,幫助學生提高計算效率。注重學生自主探究,引導學生自主去探究去發現,得到計算方法,從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意識,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提高計算教學課堂的參與程度。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無法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其余學習效果定然會受到影響。不僅如此,從表面上看,數學學科探究的就是數字之間的關系,或者是圖形之間的聯系,但實際上,數學真正考察的,是學生將數字以及圖形之間的關系進行融合,綜合運用的一種能力。尤其是數學計算教學,在計算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動手動腦,還要會看,會說,會做。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指導引導學生不斷發現基于數學計算的各種規律,在引導過程中,教師應當啟發學生對相關的計算規律進行分析,綜合,概括,并帶領學生依照規律更為有效地進行數學學習。具體說來,教師的引導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指導發現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正遷移的形成,首先取決于知識間的共同因素。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啟發學生抓住新舊知識的相同點,把學生的思維引到新舊知識的聯結點上。2.學生口述計算的思維過程。在教學中讓學生把自己的思維過程公布于眾,便于大家評議,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算法教學,無疑是小學數學計算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在計算教學中,同樣的習題,計算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在眾多的計算方法當中,總有那么一種,是既省時又省力,還能有效保證計算的正確性的,而這種最恰當的方式,也就是最為優化的算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帶領學生,探究多樣化的算法,并在此基礎上對算法進行優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發現,數學計算也是一件充滿趣味的事兒,不僅如此,當他們發現了新的算法,是更加優化的算法時,那種來自于學習過程中的喜悅,會使他們充分感受到數學計算教學的魅力,從而產生一種積極情緒,并將這種情緒待到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從而更為積極主動地開動腦筋,去探究更多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比如在學習98×12 時學生的算法呈現以下幾種方式:(1)直接用豎式計算得出1176,(2)98×12=90×12+8×12=1176,(3)98×12=100×12-2×12=1176,(4)98×12=98×10+98×2=1176,在學生多樣化算法的面前,引導學生對算法進行分析和比較,選擇最佳算法和使用最佳算法。
很多老師都會有這樣的困擾,明明學生頭腦靈活,反應迅速,就是在計算教學中,很難保證學習效果,一碰到計算方面的問題,就會出現錯誤,而其錯誤的原因,往往是因為計算馬虎,或者是書寫不正確,之所以會存在這一現象,根本原因就在于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數學學習講究認真與嚴謹,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任何一個小錯誤,反映在數學上,可能就是致命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真正意義上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時,一個小數點的錯誤,往往導致的結果是難以彌補的。因此,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的計算習慣養成,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通過反復的叮囑,引導,以及訓練,使學生意識到良好計算習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過程中,一定要從每一個細節開始著手,以此來督促學生養成科學并且正確的計算習慣,具體措施如下:(1)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養成認真、書寫工整、規范等計算習慣。(2)在對學生進行計算訓練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養成正確的計算習慣,教師應該讓學生多次進行審題,以此來讓學生養成細心審題的習慣。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很好地開發學生的數學思維,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計算習慣,為計算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既是為小學生數學學習打基礎的重要教學內容,也是發展學生數學思維,提升學生數學實踐能力的重要方式。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當從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通過各種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提升小學數學計算小學的實際效果。一方面,借此保障小學生計算能力的不斷提升,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以及數學思維習慣,爭取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和長足進步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