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松森
(中共南安市委黨校,福建 南安 362300)
習總書記強調,學習黨章是黨員的基本功,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做一名合格黨員,這是每個黨員應盡的義務和莊嚴的責任,對強化全黨黨章意識,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黨的十九大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論斷,科學標注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要求黨校教師要對標黨章提升履職能力,努力做無愧于新時代的黨校合格教師。
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并強調,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因此,我們對標黨章提升履職能力,努力做無愧于新時代的黨校合格教師,也要把加強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不斷增強旗幟鮮明講政治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即政治方向,就是實現共產主義。習總書記指出,必須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并為這個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地奮斗,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和挫折都不動搖或背離理想信念。在重大問題和關鍵問題上,共產黨員要勇于擔當、敢于亮劍,表明立場。如果在根本問題上沒有明確的觀點和立場,那就是政治上不合格,就沒有做黨員、干部最起碼的資格。
堅決維護習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領導,首先是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全黨必須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新時代黨校教師要堅決服從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中央令行禁止。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面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指出“人民立場是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人民群眾是黨的力量源泉。”對標黨章提升履職盡責能力,做新時代黨校合格教師要站穩人民立場,積極宣揚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依靠人民、為了人民的思想理念,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動員人人參與,實現共建共享。
在黨的所有紀律中,政治紀律永遠排在第一位。遵守政治紀律,最核心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全面從嚴治黨、嚴明黨的紀律,絕不能回避政治問題,講政治,把政治紀律擺在首位,要堅決同破壞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行為做斗爭,消除隱患,杜絕后患。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這是我們黨首次把紀律建設同其他五方面建設放在一起,共同構成黨的建設新布局。因此,對標黨章提升履職能力,要嚴明六條紀律規矩,做新時代執行紀律合格的黨校教師。
在黨的紀律中,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重要基礎。政治紀律嚴明,全黨才能在政治上高度統一、行動上步調一致,才能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新時代黨校教師自覺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必須自覺同黨中央保持一致,不允許公開發表同中央決定相反的意見,不允許在群眾中散布違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意見,不允許制造、傳播政治謠言及丑化黨和國家形象的言論。黨校教師應該深刻認識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保證中央政令暢通的極端重要性,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切實做到只要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就帶頭執行;凡是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就堅決不做,并與之做堅決斗爭。
黨的組織紀律的核心是民主集中制原則。黨校教師要自覺遵守“四個服從”,即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這是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則,是黨的最高利益所在,也是全國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經過黨員大會、黨的代表大會或黨委會集體討論作出的決議決定,黨校教師都必須認真不折不扣地執行。
黨的廉潔紀律是是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重要保障。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范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黨校教師必須認真履職盡責,堅持原則,依法辦事,清正廉潔,反對濫用職權、謀取私利的不正之風,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黨章指出,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在這個意義上,群眾紀律也是政治紀律。黨的群眾紀律要求黨校教師必須堅持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嚴明的群眾紀律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體現,是密切黨與群眾血肉聯系的重要保證,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之一。
黨的工作紀律是黨校教師在各項具體工作中必須遵循的行為規則,是黨校教師依規開展各項工作的重要保證。黨的工作內容十分豐富,保證黨的各項工作順利進行離不開嚴明的工作紀律。
黨的生活紀律是黨員在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中應當遵守的行為規則,涉及黨員個人品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等方面,關系黨的形象問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專設“對違反生活紀律行為的處分”一章,主要對“四風”問題和違反社會主義道德的違紀行為作出處分規定。相對其他紀律,生活紀律條文最少,規定的似乎也都是些“小事情”,但小事處理不好,就很可能出大問題。因此,作為黨校教師,要警鐘長鳴,防微杜漸,在平常的生活中,尤其是“八小時之外”的私人生活中,一定要嚴格遵守生活紀律。
所謂黨性修養也稱黨性鍛煉,就是黨員用黨員條件(黨員標準)自覺地進行不斷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合格的共產黨員的全部過程。黨校教師應該對照黨章規定的黨員條件自覺地自我改造,這是黨校教師的重要任務。結合黨史學習教育中學史崇德要求,做新時代道德品質合格的黨校教師,要傳承紅色基因,加強黨性修養,涵養高尚的道德品質。
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是檢驗黨性的第一標準。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特別強調忠誠,并將對黨忠誠、永不叛黨作為黨員義務寫入黨章、寫入入黨誓詞,使之成為黨的堅定立場和鐵的紀律。黨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艱險和磨難,但任何困難都沒有壓垮我們,任何敵人都沒能打倒我們,靠的就是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對黨忠誠,早已融入我們黨的精神血脈,熔鑄成我們中國共產黨偉大的建黨精神,代代相傳、永不變色。黨校教師對黨忠誠主要體現到對黨的信仰的忠誠上、對黨組織的忠誠上、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忠誠上。
習總書記指出:“守公德,就是要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承諾,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黨校教師要積極宣揚并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深入基層調研,與群眾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鹽同咸、無鹽同淡,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把人民凝聚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共產黨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這個“特殊材料”,就是指共產黨人有著高于常人的崇高精神和品德。黨校教師擁有這樣的人格力量,才能無愧于自己的稱號,才能贏得人民的贊譽。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明確指出,共產黨員要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共產黨人高尚品德的養成,根本上靠的是自覺自律。
習總書記在2021 年秋季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學員開班式講話強調“干事擔事,是干部的職責所在,也是價值所在。黨把干部放在各個崗位上是要大家擔當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改革發展穩定工作那么多,要做好工作都要擔當作為。擔當和作為是一體的,不作為就是不擔當,有作為就要有擔當。做事總是有風險的。正因為有風險,才需要擔當。凡是有利于黨和人民的事,我們就要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大膽地干、堅決地干。”
對標黨章提升履職能力,新時代黨校教師要更加自覺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擔當的實踐要求,做到自覺擔當、敢于擔當、能夠擔當、善于擔當,努力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1.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自覺想擔當
黨校教師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不斷增強政治鑒別力和政治行動力,將黨史學習教育與學習習總書記來閩重要講話精神有機結合,推動南安高質量發展。
2.進一步培養奉獻精神,做到敢擔當
黨校教師要強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站穩人民立場,堅持從黨和人民事業的高度來認識自己的付出和勞動,不為個人的名譽、地位、利益患得患失。要強化無私奉獻的情懷,要以敬畏之心對待肩負的職責,敢于擔當,積極弘揚認真負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進一步提高能力素質,強化能擔當黨校教師要強化宣傳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能力,通過實地調查研究,認識把握南安發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漸進性和飛躍性、前進性和曲折性,用新發展理念培訓學員,助力推動南安科學發展。
4.進一步加強專業學習,保證會擔當
黨校教師要善于對自己的思想觀念、知識結構、專業水平做“全身檢查”,找出知識空白點、經驗盲區,進行精準化的專業知識學習。重點學習掌握現代經濟學、生態學、科學技術以及全球化史等各方面知識,提高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