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穩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四川 成都 611331)
近年來,大眾聽音樂的習慣正在從過去花錢買唱片、CD 到現在花錢買會員(流量庫)聽音樂看視頻,國際唱片協會在《2019 全球音樂報告》中指出流媒體行業收入達到11.2 億美元,超過了唱片實體收入,標志著音樂和我們的生活已經進入了一個流媒體時代。流媒體時代下音樂產業的人才需求,對高校音樂表演專業聲樂人才培養模式有著重要的導向價值,符合高校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和特點。
在信息爆棚的流量媒體時代,音樂門檻相較以往變得不再觸不可及,大量音樂作品、視頻出現在自媒體中,一方面作品數量迅速增長的同時高質量的音樂作品卻相對數量較少。優質的音樂作品在流媒體時代中往往具備創意獨特、專業性高的特點,在國內的流媒體平臺抖音中他們的藝人整體就呈現了專業性較高,有豐富全面的音樂素養等特點,其中絕大部分歌手出了演唱功底較好之外,都具備器樂演奏或者舞蹈表演、創作編曲等能力,整體呈現出較好的綜合能力,不再像以前部分音樂人只具備單一類型的技能。也正因如此他們的作品往往具備非常多的音樂類內容和元素,復合流媒體時代人們喜歡快速和多元化內容的審美標準。
原創能力在流媒體時代顯得額外重要,在目前已知當下最熱門的音樂類節目中,也不斷證明了這一點,前些年知名度較高的音樂類綜藝節目《中國好歌曲》中,就從中走出了不少優秀音樂作品和唱作人,迄今為止這類原創歌曲傳唱度依舊很高。國內知名的音樂播放平臺網易云音樂當中就有大量的原創音樂內容,以及個人歌單、個人電臺等等,在2020 年網易云音樂達成的版權合作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歌曲版權,并且在曝光的合作內容中,“音樂IP 深度開發”“原創藝人發掘培養”等帶有原創屬性關鍵詞被反復提到,這也從側面證明了目前音樂類的市場和平臺對原創音樂的需求和重視。
流媒體時代音樂內容體量龐大、形式豐富多樣,音樂表演的綜合能力是適應流媒體時代的重要技能基礎。音樂市場中只會聲樂演唱的單一技能型人才已經逐漸變得越來越多,在流量吸引力方面也不如具備多面才藝能力的音樂人,以聲樂演唱為主器樂為輔的培養方式,可以為音樂作品表演形式、人才發展的多樣化道路提供可能性。在入學及學習階段鼓勵學生學習一門器樂,器樂種類不限,對于學校現有的鋼琴基礎課程可以進行側重教學,并在教學實踐、音樂會中鼓勵聲樂和器樂結合演出,鼓勵彈唱。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通過實踐也可以建立學生與器樂合作的基礎意識和能力,為多元化發展打造基礎。
對現有的課程進行改革,傳統的鋼琴即興伴奏和和聲理論課程理論性偏強、實踐運用難度較大。通過對課程的改革,結合流媒體時代熱門的音樂案例分析,并強調課堂的實踐運用。并在聲樂專業課和聲樂舞臺表演課程中側重伴奏和和聲理論基礎的實踐,對伴奏和和聲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鞏固,在課程開設方面,可以有針對性的增加MIDI 音樂制作、編曲方面的課程,這些課程的開設教學目標和內容應當將基礎理論知識與流媒體優秀音樂案例結合,這樣能夠更針對性的便于學生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為學生培養原創能力打造理論基礎。
對于學生的考核方面,在演唱形式上可以鼓勵彈唱,對于自彈自唱進行加分,個別器樂方面技巧出眾的也可以加分以示鼓勵,音樂會方面可以針對原創和創意節目開展主題類音樂會并計入學生考核,對于原創節目和創意較好的節目可以給予更多的演繹實踐側重以及考核加分鼓勵。形成原創和演繹創新的良性發展。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一直是高等藝術院校主要的教學目標之一,通過高校的培養,能夠向社會輸送高水平、適應社會發展的聲樂人才,是聲樂表演專業走出低就業率的主要目的。流媒體時代下音樂產業正在蓬勃迅速的發展,通過分析流媒體時代音樂的特征,培養學生的原創和綜合音樂素養,這樣才能突破音樂人才培養的瓶頸,促進我國音樂產業的繁榮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