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南縣林業小學,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0)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許多教師仍在使用以往的教學模式,教學方式較為刻板,學生學習較為被動,然而教師過于重視教授語文知識,往往忽略學生知識運用能力、接受能力、情緒情感,在這種課堂中學生感到枯燥且無聊,不利于接下來的語文學習。有許多教師不重視運用多媒體教學,如:《黃山奇石》這篇文章,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展示黃山的景象,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美景,再結合閱讀學習,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是缺少多媒體教學,學生只能在腦海中想象黃山奇石,印象不深刻,大大降低學習效果,所以教師要重視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教學方式。對于教師而言,不僅要更新教學方法,而且要提高自身專業素養,教師的專業程度直接決定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日常工作中,教師要不斷提升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這樣才能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引導者,教師要分清師生角色,進而營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
在教改之下,國家推出許多新型教學模式,其中情境教學法受到廣大一線教師的歡迎,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更能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北京的春節》這篇課文,教師可創設情境,詢問學生最喜歡哪個傳統節日,有的學生喜歡端午節,有的學生喜歡春節,教師進一步提問喜歡春節的原因。接下來教師播放春節動畫,并提問:“這是我們過年的景象,想知道北京的春節是怎樣過的嗎?”引出學習課題。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僅能開拓思維,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而且學生的課堂專注性有所提升,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也能為今后語文學習打下基礎。
當今社會,我國科技正不斷發展,教師可以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多媒體中包含大量的聲音、圖片、視頻和動畫,可將枯燥、靜態的語文內容變為動態化,提高課堂趣味性。如:《落花生》這篇文章,主要讓學生理解父親將蘋果、石榴、桃子與花生對比的原因。在新授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花生對應矮矮地、埋在土里和桃子、蘋果、石榴對應高高地、掛在枝頭寫在黑板上,讓學生深刻理解父親的這番話。讓學生明白:做人要像花生,沒有美麗的外表,但是很有價值,做人要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新授結束后,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播放“感動中國”節目,學習這些偉人的光輝事跡。運用這種方式不僅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而且進行德育教育提高學生德育素養。在以往的教學中資源整合素材有限,花費時間較多,現代課堂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整合教學資源,豐富學生知識含量,開拓眼界,同時教師也要深度挖掘教材內容,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從而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在以往的教學中,通常為學生單獨學習,然而現在教學更強調小組合作,為學生提供交流機會,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碰撞出思維火花,這種教學方式更符合“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學觀念。例如:關于《田忌賽馬》這篇課文,在課前教師首先要分組,因為學生學習能力、知識水平有所差異,所以教師要考慮每組實力問題。在小組討論前,教師要為每組下發任務,第一小分隊畫出文中生字生詞;第二小分隊探究田忌第一次失敗的原因;第三小分隊探究田忌第二次勝利的原因,在討論后,每組派出兩名學生匯報。運用小組合作模式,學生在探究中深化學習文章內容,提高文章解讀能力。
由于學生年紀尚小,理解深層語文知識有所困難,所以教師可以從學生已有經驗設計教學活動,運用生活化教學方式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慈母情深》這篇文章,本課主要讓學生理解“龜裂、震耳欲聾、失魂落魄、疲憊”等詞語,找出人物描寫的句子,理解作者對母親的情感以及母愛的偉大之處。教師可以讓學生談一談母親關心自己的事件,在講述事件時,學生也能回憶和母親的點點滴滴,為接下來文章學習做好鋪墊。運用這種方式更能讓學生理解文中作者的情緒情感,在通過文章關鍵詞讓學生找出體現母愛的片段,降低學生理解難度,進而打造高效課堂。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趣味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小組合作法更能提高學生的集體意識,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提高語文思維,深化文章內容的學習;多媒體教學的運用可有效提高學生注意力,學生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更能激發對語文學習的熱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