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紫嫻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翡翠幼兒園,江蘇 蘇州 215000)
區域活動不同于課堂活動,在區域活動中,幼兒的情緒比較積極,能夠進行較為活躍地思考,并且大腦運轉較快,創新性較高。這是因為幼兒時期的學生沒有接觸到過多的外界誘惑和影響,認知層次處于較低的水平,在學習和生活中也沒有很大的壓力,所以他們對外界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期待。在區域活動中,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讓他們通過游戲的過程感受規律、感受快樂并且體驗學習的樂趣。以區域活動的開展,可以促進幼兒之間的交流,搭建重要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如何解決問題、如何與人相處,從而推動幼兒心智的發展。
游戲教學的宗旨是讓學生通過游戲的過程來學習知識,而不是一味地帶領幼兒進行娛樂活動,所以這就要求教師要明確每次區域活動的教學目的,進行科學有效的教學設計,并且組織好相關的教學話術,為幼兒創造一個輕松且良好的學習氛圍。為此,教師可以將游戲活動融入教學的全程,讓教學游戲化既是一種教學的內容,另外也是活動的途徑。在此,教師可參考兩種策略,一種是教學全程采用一類游戲,通過一個完整的游戲完成教學任務,另一種是游戲環節只在特定的教學時間或者教學環節中出現,讓游戲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一項流程。例如,教師可以組織猜謎語的形式導入課程,猜謎語本身具有一定的游戲性,所以教師可以用一個謎語來引出教學知識,讓學生進行一定的思考、討論和探索,而在課程中途,在進行活動延伸或者是幼兒情緒較高的時候,教師同樣可以采用謎語來跟進課堂,在課程結束的時候,教師便可以通過謎語來進行課程總結,上述教學過程屬于將游戲活動作為教學環節出現,因此具有一定的連貫性。當然,教師也可以全程采用一種游戲,例如“瘋狂猜字”游戲,教師每一次寫出字的一筆,每一次書寫都讓學生進行搶答,通過猜字的環節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同時也能夠很好地進行教學。
在游戲元素中,很多事物的出現都是依靠想象力而來的,是對真實世界里的模式或者二次創造,例如我們常說的捉迷藏,就是模擬了真實世界里面,人類的躲藏意識,從而劃定游戲中的人物角色,設定了游戲的規則。因此在區域游戲活動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模擬區域的環境,設定區域內的人物,確定區域內的規則,從而以全新的游戲形式帶動學生的熱情。例如,在帶領學生認識各類圖形的時候,教師可以想象課堂為一個圖形家族,以游戲性的語言導入活動: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介紹一群新的朋友,他們就是圖形家族,在我們認識他們之后,小朋友要選擇其中一個作為自己的朋友,首先讓我們認識一下三角形寶寶,他的特點是有三條邊、三個角……通過這樣的話術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再有一些美術課程中,教師可以以此話術引導課堂:今天,我們每一位小朋友都是勤勞的搬運工,因為我們的好朋友小熊家門口的路被大卡車壓壞了,我們今天要為他重新鋪一條路,那么大家趕緊想想,你要給小熊鋪一條什么樣的路吧。通過這樣的游戲性語言來組織學生,既可以充分擴展區域游戲的想象空間,也能夠讓幼兒很好地體會游戲教學的真實意義。
生成類游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主要是讓學生在區域游戲的過程中進行發散思維的鍛煉,在原有的活動基礎上提出自己的疑問或者新的活動形式,從而引導幼兒進行思考,這是一種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在生成類游戲中,教師要為幼兒留出一定的疑問空間,讓幼兒有問可提,并且能夠通過自己的探索得出答案,既提升了幼兒的自信心,也能夠很好地培養其創新能力。例如,在進行“分蘋果”的游戲中,教師組織學生為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每人分幾個蘋果,并按照不同的數量進行圖片的分組,這時候就會有學生提出“圍裙媽媽的蘋果呢?應該從哪里分出來呢?”因此,在數學區域的活動中產生了一堆蘋果三人分的問題,從而鍛煉學生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以此實現區域游戲活動的有效組織。
在幼兒教育中,很重要的教育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團結他人,互相合作,不管是在今后的學習中,還是生活中,都會埋下深刻的種子,從而提升幼兒與他人相處的能力。在區域游戲教學中,教師也要通過游戲的過程,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互幫互助。為此,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分組完成的游戲活動,讓學生以團體的身份出現在游戲中,并且通過集體獎勵激勵其合作意識。
綜上所述,在幼兒階段組織區域游戲活動對幼兒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也符合幼兒時期的認知能力,所以作為幼兒教師,要合理分配教學的內容,將游戲和教學進行有機的結合,當然,也要注重自己的話術,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習知識,增長技能,從而實現幼兒階段的區域活動的有效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