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平
(河北省衡水市景縣留智廟鎮八里屯小學,河北 衡水 053500)
很多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反作用于生活,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很多實際問題。為了發展學生綜合能力,調動其對數學的積極探究興趣,教師要認識到,基于生活情境開展數學教學的意義,同時結合學生實際能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數學教學策略。
(一)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促使學生開展數學學習的原動力,當學生有了對數學的探究興趣,自然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其中,開展學習活動。教師通過挖掘生活化的數學元素,能夠使學生們感受到數學和生活的聯系,發現更多數學的奧秘和魅力,從而能夠有效激發自身學習興趣。同時,生活化情境的創設也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從而達到高效學習的目標。
(二)有助于豐富數學教學形式在傳統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的授課模式較為單一,一般都是教師按照教材內容細致地講解,學生被動地聽課。這樣的學習活動,使得學生的學習方式較為死板,課堂形式也不夠豐富多彩。對此,教師積極創設生活化情境,能夠有效豐富課堂教學形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可以使學生的數學探究興趣更為濃厚。
(一)教學中使用生活化的語言
由于數學本身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不容易理解。再加上小學階段的學生一般年紀尚小,他們的認知水平以及理解能力都比較低下。在這樣的情形下,教師如果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僅不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而且會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嚴重挫傷,甚至逐漸對數學學習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因而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時可以嘗試使用生活化的語言,將一些專業的、難理解的名詞簡化,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去進行教學,將深奧抽象的數學知識有效地化解。比如,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學習中,對于“頂點”“棱”等不好理解的名詞,教師也可以用通俗的生活化語言來形容,先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如果學生還不能很好理解,可以讓學生從家中帶來一些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物品,比如魔方、藥盒等,在課堂上觀察和測量這些實際的物體,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名詞概念以及定理公式,加深對其的記憶。生活化的語言能夠大大拉近學生與課堂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能更好地投入到數學課堂中來。
(二)創設生活情境,增強學生學習動力
生活情境的創設,能夠促使學生的數學探究動力被充分調動出來。對此,教師要能夠結合教材內容,制定具體生活化場景,讓學生們投身其中,切實感受數學知識的趣味性。比如在學習《動物趣聞——克、千克、噸的認識》一課時,在引導學生們認識質量單位“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其創設生活化情境:同學們,老師準備了一些東西(拿出提前準備好的一片口香糖、一包菊花茶、一袋瓜子),現在老師想要知道這些物品的重量,我們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學生開展討論,可能會想出用手掂一掂這個辦法,接著,教師繼續向學生們說道“請小組內把這些物品拿在手中掂一掂,再看看標簽,請生匯報,你掂的物品有多重,有什么感覺?”然后組織學生們開展分組活動,親自感受不同物體的質量,并思考:在我們生活中,還要哪些用克作為單位的物體?
(三)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生活情境的創設
現如今,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很多中小學課堂都配備了多媒體設備。小學數學教師在運用生活情境進行教學時,就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這些多媒體設備,讓其輔助教學。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將生活中的數學素材融入到課堂的教學設計中去。通過PPT 課件的制作,將數學教材內容充分聯系實際生活。在這樣的條件下,生活情境的開展就會游刃有余。例如,在“長方形和正方形”這一課中,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對提前制作好的PPT 課件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事物進行展示,讓學生在課堂中直觀地感受這些生活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比如地板磚、課桌等。在展示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出本堂課的內容,基礎知識學習完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對課本進行簡單的測量,深入領會本節課的內容。這樣的課堂無形中就創設了一個生活情境,在這樣的生活情境中,學生的動手能力也能得到鍛煉,使數學課堂變得更加有生機和活力。
(四)生活情境教學與課后作業相結合
很多學生十分抵觸課外作業不喜歡做作業。甚至有一部分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出現了抄襲,敷衍了事的情況,在這些情況的影響下作業無法真正的發揮作用和價值。為了改變這種教學情況,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創新提高內容的趣味性,這樣才能夠吸引更多的學生主動地完成作業。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學完簡便的小數計算之后,就可以為學生設置一些作業:讓學生去市場里買菜,和賣家比賽,看誰計算的又快又好。這種方式和單純的作業相比更加有趣,而且學生能夠反復的練習,從而掌握小數簡便算法。這種作業需要家長共同配合監督孩子一起完成,之后再把學生做作業的情況反饋給教師。這會教師根據這些反饋指導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反思。這樣這種趣味作業就會更加的完善。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運用生活情境,充分將教材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通過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生活情境的創設。與此同時,教學中要盡可能多地使用生活化的語言,減少一些枯燥的專業名詞的使用,讓教學更加貼近生活,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教師也能更好地教學。只有這樣,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才能取得突破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