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
(河北省興隆縣掛蘭峪鎮掛蘭峪初級中學,河北 興隆 067300)
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讓課堂真正是學生學習的天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呢?近日專家到當地的學校聽了一節公開課,博得教師一致好評。然而專家的評課,令這位教師難以接受,竟然大哭起來。新課程對傳統教學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專家說:“必須用新的教育理念審視傳統的課堂教學。學習是一種個性化行為。作為教師,在課堂教學環境中創設一個有利于張揚學生個性的‘場所’,讓學生的個性在寬松、自然、愉悅的氛圍中得到釋放,展現生命的活力。然而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忽視了學生個性的發展,過多地強調知識的記憶、模仿,壓抑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最終使教學變得機械、沉悶、缺乏童心和靈性,缺乏生命的活力”。專家的話使人深思。那么如何讓我們的數學課堂真正活起來呢,如何才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呢?
首先,這一點一般人只是會講講說說,不會真正落實在課堂上的,也不知道如何在課堂上落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說過“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聽”會的,而是靠“做”會的,只有動手操作和積極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們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做“聽客”和“看客”,要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動口、動手、又動腦,親身參與課堂和實踐,數學課堂不再是過去的教師“一言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主動參與、積極引導、耐心輔助,與學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地把學生解放出來,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要想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發揮其主體地位,必須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對于自己學習主體地位、主體能力、主體價值的一種自覺意識。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能促進師生雙方交往互動,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能真正把教師轉變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把學生轉變為真正學習的主人。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必須用“情感”為教學開道。教師首先要愛生,包括在生活上關懷學生的冷暖、喜惡之愛,學習上了解學習情況,填補知識缺陷,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鼓勵,不輕易否定,恰當指引,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感到老師既是良師,更是益友。
滬科版的新教材是按照章節的形式呈現給學生的,并增加了許多活動課內容,十分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新增設的“讀一讀”、“想一想”、“試一試”、“做一做”、數學活動等欄目,結合教學內容并輔以一些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知識,鍛煉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首先,利用“讀一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以致用。“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過來作用于實踐”,新教材的“讀一讀”里安排了一些與數學內容相關的實際問題,既可以擴大知識面,又能增強教材的實用性。
然后,利用“做一做”,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從中體會學數學的樂趣。多年的傳統教學,學生學得苦,教師也教得苦,到頭來學生只會依樣畫葫蘆地解題,嚴重地束縛了學生個性的發展。使用“做一做”的內容,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其次,利用“想一想”,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新教材編排上版式活潑、圖文并茂,內容上順理成章、深入淺出,將枯燥的數學知識演變得生動、有趣,有較強的可接受性、直觀性和啟發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對開發思維、培養興趣有極大的幫助。
再其次,利用“試一試”,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最后,利用:“數學活動”,讓有興趣的學生對數學的探索,增加他們對學習數學的熱情。在教學是老師更要多吃透教材鉆研教材,更要鉆研學生,按照新課程標準,多利用多媒體教學,使課堂教學活躍起來,讓學生活動起來,把45 分鐘的時間還給學生。
總之,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學數學課堂是老師還給學生課堂的空間,是在課堂上我們的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獨立思考,使學生的思維得以飛揚,靈感得到激發,課堂變得春光燦爛,精彩紛呈,師生共同獲得知識的升華,教師有教書的成就感,而學生有學習的樂趣。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才得以最大的體現,使整個課堂教學上升一個大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