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娟
(河北省霸州市第三小學,河北 霸州 065700)
素質教育在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地位非常關鍵。剛進入小學的孩子大概是6 至8 歲,這時開始他們就對各科知識系統地學習。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就是小學時期,孩子在這個時期開始初步形成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小學生通過每一門課程的學習,在不知不覺中形成正確的行為品行和思想觀念,這些課程中就包括美術。美術學科對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塑造很重視,它有自己的學科特點。在美術課堂上,除了把一些基礎的美術知識教授給學生,學生發散思維也要得到美術教師的引導,把學生的想象力發揮出來,進而塑造了創新思維。此外,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在美術課堂上得到塑造,教師就要給學生一定的啟發,使他們繪畫時依據自己的思維,也要把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抓住,使他們的廣泛參與得到保證。
學生依據教師的指導或美術課本的內容開展美術創作和美術學習,這是在傳統的小學美術課堂上出現的情況。美術教師沒有幫助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就讓他們進行繪畫。讓學生在創作時發揮自己的想象這件事,教師在學生創作過程中也沒有重視起來。這種問題之所以會出現,塑造學生創新思維的關鍵作用,美術教師在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中沒有充分的認識。第一,每一個人都具有創新思維,可是外界的引導和啟發是必須的。學生對外界事物的觀察是通過自己的眼睛,思維的整合是在大腦接受到信號后開展的,對觀察到的事物進行呈現,是通過學生的創作實現的,這就是美術教育。美術教師在美術課上要注意引發學生的發散思維,進而讓他們有所創新。隨著時間的流逝,學生的創新思維就可以在外界的引導下逐漸發揮出來。第二,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基礎是創新思維,創新思維要不斷引導學生,他們才能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而美術創作才能開展。
創新思維得到塑造的關鍵課堂就是美術教育,在美術教育中發揮關鍵作用是的美術教師。在所有的藝術形式中美術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和教師之間通過雙向交流溝通,把學生的創新思維引發出來,學生的獨立創新就可以進行。對學生創新的啟發和鼓勵,在他們進行美術習作之前美術教師就要開展。將要習作的對象,學生要在美術教師的帶領下首先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對習作的對象進行介紹時,美術教師要激勵學生創作時要依據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如學生在美術教師的引導下畫一些具體的物象時,比如畫“房子”,教師不必要求學生在創作時完全模仿教科書中的圖畫,不過要讓學生知道,有各種各樣的房子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要按照自己的喜好,把自己見過的房子畫出來,甚至也能夠把未來希望住的房子畫出來。此外,為了激勵學生,要求學生畫出的房子都是舉世無雙的。然后,鼓勵學生舉手發言,把自己想畫的房子的樣子描述出來。學生頭腦中的情景或事物會通過他們自己的發言變得更具體,如此,學生在教師的鼓勵和引導下,大腦才會變得活躍,才會受到啟發,創作和想象時才能利用發散思維。此外,讓學生完善先前的抽象和模糊的意象,并根據創作進行展示。學生將在整個過程中會產生成就感和自豪感,并將在將來的學習中對自己的創新思維的塑造更加重視。
只有在合適愉悅輕松的環境中,學生創作時才能發揮創新思維的作用。學生的創作興趣可以在這種環境氛圍中調動起來,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投入對美的感知狀態。下面幾種方法可以幫助教師為學生構建創新氛圍,第一,《走進大自然》是人教版下冊中的一課,這節課需要學生把大自然中的景色畫出來。這時,為了讓學生走進大自然,學生可以在美術教師的帶領下來到學校的小花園,自然景色需要他們在真實的環境中去感受。學生進行創作時可以利用大自然中的風景,這樣就會自然形成教學氣氛,學生也會很好的融入,在創作時就會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發展思維,不需要教師的引導。第二,學生不是被動、枯燥的在美術課中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想得到保持,美術教師要借助教學設施,把愉悅生動的課堂氣氛構建出來,同時把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出來,把美術教學進行的有聲有色。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是小學生的特征,教師要充分的加以利用,在教學設施的幫助下,把學生發散思維激發出來,使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和人文素養得到提高,創新思維得到塑造。
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得到塑造具有非常關鍵的意義和作用。特別有利于學生的發散思維得到塑造的因素還包括美術教學的靈活性和美術學科的豐富性,此外,學生的靈感想象、直覺思維等能力在美術教學中也能得到增強。創新意象要想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只有通過美術教學,學生的視覺化心靈美也可以得到合理培養,也特別有利于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塑造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的顯著提升是美術教育最大的作用,進而可以使學生的認知情感得到引發,他們的創新動機也能被喚起。首先,形成學生創新意向需要美術教育。視覺藝術包括美術,因此把握形態是很重要的,這說明美術創作關鍵的來源就是學生想象力。學生通過概括、記憶、觀察事物,產生的一種東西就是學生的想象力,通過整合抽象和形象,創造性思維也就產生了;其次,創新思維能力的塑造離不開美術教學。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在美術的多樣性教學方式下能夠得到提高,以練習和學習為基礎,可以切實提高邏輯意識、動手能力、思想意識等。
創新思維要想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得到塑造,有一定的標準需要遵守,教學有效地開展離不開相應標準。與美術學科的民主性和創造性的特點相結合,教師在小學美術課堂上要創建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的環境,學生和教師緊密結合得到了保證,在美術教育中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興趣,此外鼓勵教育在教學中教師還要不斷應用,學生的發展和進步就會得到推動。心理和生理發展不成熟是小學生的現狀,他們比較敏感,教師的舉動和言行都會影響他們,所以,學生大膽的創新和學習要在教學中得到教師的鼓勵。同時,在美術課堂上,教師還要有機結合美術基本知識和創新教育,多樣性的教學方法要在美術教學中得到充分的尊重,可以積極的引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學生的創新精神需要教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積極塑造。讓學生大膽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精神得到塑造是首要工作,而且要持續學習和探索。學生的個人想法要在美術實踐過程中得到保護,使他們勇于把與眾不同的想法提出來。學生對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和他們的創作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重點培養,并使學生的形象思維和觀察能力得到訓練。在課堂上多留一些時間讓學生創作、思考和觀察。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也要經常在課堂上得到訓練,學生的學習和觀察是要從多方位,不同的角度開展,激勵學生時要打破常規,可以做到創造性表達所觀察的事物。
探究學習的機會和平臺需要小學美術教師提供給學生,一個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的構建是教師在課堂上首先要做的,學生展開的聯想、想象要得到教師的鼓勵,還要充分的肯定學生。平等教學關系需要在教學中建立在師生之間,學生在學習上的心理障礙需要教師盡力去消除,確保學生學習時沒有負擔,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創新思維的行為。學生在整個美術課中學習好美術的第一要素是興趣,這個問題需要全體教師認識到,所以,在美術課上學生對美術創作的興趣和欲望要被教師持續引發,把學生的主動性調動起來,還要把學生的主體影響力在美術教學中發揮出來,使學生的獨立思考得到保證,這樣做有利于學生形成創新思維能力。
小學生特別重視教師的評價,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可以在教師鼓勵的語言和肯定的表情下得到提高。此外,學生對美術失去興趣也大多數是因為教師的否定。這時教師科學合理的評價學生就顯得很關鍵,評價學生時切忌單一、陳舊的評價方式,要合理評價學生在學習中的持續進步。要確保成功的喜悅任何一位學生都能在學習美術中體驗到,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真正激發。
總而言之,學生創新能力要想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得到提高,就要塑造學生的創新思維。要使用多種方法,不斷的探索,學生的創新思維要盡快得到塑造,使學生在美術學習中有所收獲,讓他們真正喜歡上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