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云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城北學校,甘肅 康樂 731500)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般只傳授知識。雖然他們也更注重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但他們不注重給教學過程賦予更多的興趣和挑戰,不認識興趣在學生學習中的作用。因此,大多數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和方法時往往沒有激發興趣,學生逐漸失去興趣,缺乏深入探究和動手操作的熱情,甚至部分學生對生物產生消極態度。這個問題值得教師深入思考和分析。初中生物教學需要以教學實踐和學生興趣為基礎。教師應通過豐富課堂內容,優化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生物課堂教學。
第一,應試教育思想。就當前時期的教育現狀而言,社會一直在推動素質教育的開展,各學校也開展了不同程度的素質教育。然而以執行程度而言,大部分的學校依舊沒有在實處貫徹實施素質教育,仍然是為各班級劃分名額指標,以升學率和學習成績充當教師評價的唯一指標。
第二,忽視生物學科。在不少學生、家長、教師心目中,初中階段的語文、英語、數學是三大主科,其它的學科不被看重,對生物學科的學習更是缺少關注度。這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喪失,不想拿出較多的時間去學習生物知識,更不用說充滿學習興趣了。
第三,教學模式單一。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一味地注重教學,沒有兼顧到學生是不是真正學習,即單方地給學生灌輸知識,這使大部分的學生僅僅是被動接受,較難積極主動地思考。針對一部分較難掌握和抽象的內容,學生常?!白蠖渎犛叶涿啊保鄙偎伎己蛣撔乱庾R。如此的教學模式僅僅使學生形成一種枯燥和乏味感,從而難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抽象性是生物這門課程的顯著特點,也是學生畏難的關鍵點,對此,生物教師要努力提升生物知識內容的直觀性,利用掛圖與實驗模型,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觀察和思考知識點。就拿初中生物教材植物的相關知識內容來舉例說明。生物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對桃花的結構掛圖進行觀察,在觀察中認識和了解桃花中的雌蕊和雄蕊,然后再為學生展示桃花模型,讓學生分辨雌蕊的子房和柱頭、雄蕊的花絲和花藥等,還可以拆下來動手觀察。這個觀察過程是從模糊到清晰的認識過程,便于學生的認識與理解,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再例如,對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心臟的知識點進行講解時,生物教師可以采取圖文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對著圖指出心臟結構的名稱,讓學生動腦的同時還可以利用心臟模型讓學生動手拆裝,在拆裝的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指出心臟各結構的功能。這個動手與動腦相結合的過程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對生物的興趣,還能提升教學效果,更加直觀地讓學生探索心臟的結構與功能。教師在教授種子萌發的生物內容時,在課堂前,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大豆、黃豆、紅豆等不同種類的種子,并將之作為種子萌發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在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每顆種子的不同之處,并讓學生一邊觀察一邊做好課堂學習記錄。接下來,教師可以掰開種子幫助學生觀察種子的內部結構,給予學生直觀的感受。利用教學工具有利于學生快速地理解種子為什么會萌發,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對生物教學來說,單單依靠提供掛圖與模型讓學生觀察和動手還是不夠的,需要帶領學生展開實驗操作,在提升學生實驗能力的同時,讓學生愛上實驗、愛上生物。在對初中生物教材生物學的研究工具相關知識進行教學時,教師便可以帶領學生來到實驗室,然后分組對顯微鏡的功能和使用方法進行研究和應用。教師可以先對顯微鏡的結構名稱和作用進行講解,然后再讓學生動手操作顯微鏡的取鏡和安放,讓學生學會對光和調光,讓學生在親自動手的過程中學會利用顯微鏡去觀察。與傳統課堂上的講解進行對比,可以明顯發現,學生親自操作會學得更加仔細和認真,興致也會明顯高很多。除了初步了解研究工具的生物實驗,在后續學習中,生物教師還要積極帶領學生參與實驗操作,比如“蠶豆發芽”“家魚的解剖”等實驗,讓學生在實驗操作中,提升興趣和實驗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評價與考試是相重合的,教師總會依據考試成績對學生展開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來說是一種打擊,對成績好的學生來說又是一種壓力。由此可見,單一的評價內容與方式對學生的精神和學習態度來說都有著較大的負面影響。對此,教師要注重提供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全面觀察學生學習生物的情況,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持,做好積極引導工作,確保學生對生物保持學習熱情。比如,教師要關注學生學習生物這門課程的結果,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教師還要做到動態化評價,可以在課堂結束之后,也可以在一周總結中做出評價,并且還可以采取跳遠式評價方案。比如,在一周兩次的生物課中,生物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兩次課堂表現評價,然后挑選最優的一次進行記錄和積累。多樣化的評價方式無疑是一種鼓勵,學生可以認識到最終成績并不能決定一切,認識到平時學習時的良好態度與點滴的進步都值得肯定。在這種評價方式中,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對生物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挑選出重難點講解,并單純地讓學生記住書本上的知識,學生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只是記住了考試要點,并沒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識,且不會靈活運用。為滿足新課改的要求,現代化教學在很大程度上開始或已經關注學生對生物知識的自主探究能力,并要求教師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興趣,這不僅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每節生物教學內容的印象,還有助于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以花的教學內容為例,首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觀察花的結構并探索花朵中所蘊藏的秘密;其次,教師提出疑問,讓學生觀察每朵花所存在的不同之處,但由于每個學生是具有差異性的個體,對事物的認知和理解存在一定不同,所以有的學生能夠快速地找出不同之處,理解速度慢的學生占大多數,這時就需要教師及時給予一定的指導,幫助學生分析每個部分的不同,幫助學生做好相關的學習筆記;最后,當學生自己觀察完花朵結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上臺講解自己對這堂生物教學內容的理解,并向全班展示,這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對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也是十分有利的。在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從傳統課堂的主導者轉變成了現代教學課堂的組織者,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認知,并為日后的生物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在生物課堂中,教師要多為學生創造自我探究、自我展示的時間,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生物知識的能力。
在現代化課堂教學中,首先,新課改要求教師在尊重學生心理特點的基礎上,傳授生物知識。生物是學生在進入初中后開始學習的一門學科,這時學生正處于思想轉變、叛逆的一個階段,他們在愿意了解、接受新鮮事物的同時,會具有一定的反抗情緒。因此,教師要在尊重學生性格特點的同時,充分利用學生思想前衛的這一特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安排一些戶外教學,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中每種動植物的特點,這樣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生物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了解范圍。其次,教師提前準備一些與本堂教學內容相關的新奇事物,并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聲情并茂地講解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例如,在講解動物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來播放關于大象、斑馬等群居動物日常生活的視頻,在學生觀看完后,向學生提問:通過該視頻,同學們是否發現了一些關于動物的社會行為?這樣可以生動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新的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多媒體是每門學科教學必備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多媒體可以向學生展示除了書本以外的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或圖片,將現實與課堂有機地結合起來,幫助學生靈活地運用生物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師注重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加強溝通交流最好的手段。通過交流,教師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障礙,增加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的默契程度,有利于充分發揮出教師在課堂中的引導作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在尊重每個學生性格和學習特點的基礎上,投入一定的情感并使用合理的交流技巧,便能夠增強與學生之間的聯系。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允許學生提出關于一個問題的不同看法,允許學生堅持自己的意見并進行討論。在課后,教師要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進行談心,深入了解學生在近期學習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并給予相應的鼓勵,幫助學生維持穩定的學習狀態。此外,教師在課后要反思在課堂中遇到的教學問題,及時查明原因、總結經驗,也可根據學生的建議對教學計劃做出適當的調整,避免在日后的課堂教學中再犯相同的錯誤。而學生要根據教師的指導,及時彌補自身在學習生物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正確地評價、定位自己。在得到教師的夸獎后,學生要戒驕戒躁。教師靈活地將交流與反思結合起來,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新課標指出,應結合生物教學推動學生的綜合發展。因此在當今的初中生物教學中,還應注重聯系其它學科,這是由于每一個學科并非單獨存在,而是跟其它學科具備必然的聯系性,像是做完生物實驗之后可能要去做出實驗報告,這就需要學生具備相應的表達能力;像是在掌握消化方面知識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習化學消化以及物理消化方面的一系列內容;很多生物術語與英語學習存在比較大的關系;教師在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時,需要應用信息技術搜集學習資料和為學生演示教學知識??傊诔踔猩锝虒W中,教師結合與其他學科教師的互動溝通,能讓學生更加全面、系統、有效地掌握相關知識。從而實現教學模式的優化升級,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與指導,推動學生更好的發展。這樣能夠培養學生持久和強烈的學習興趣。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學需要教師更新和轉變教學理念,以教學方法的創新和發展為方向,以促進和驅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為保障,從而促進初中生物教學研究與實踐的有序、有效的進展。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和方法時,應認識到激發學習興趣的重要性,綜合考慮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個性特點。教師應以培養興趣為出發點,重新制定教學目標,創新和改革教學模式和方法,加強激勵教學,通過豐富評價機制,更好地培養學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