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芳雨 倪函玉
(遼寧工業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變電站建設和現場施工安全管理,對電力系統的運行將產生深遠影響。管理人員必須具備全局意識和戰略思維,在施工前期、中期、后期,都需對變電站建設工作進行質量把關。無論是對人員的管理,還是作業過程的安全控制,都需依托系統化的作業方案,規范化的管理流程,綜合素質良好的工作人員,實現全過程、全方面、全方位的監督和管理。管理人員必須根據變電站建設中實際存在的安全因素,有明確目標和計劃的開展相關工作,并聚焦施工現場,利用有效措施和手段進行科學的安全管理。在此訴求下,管理人員需對變電站建設施工現場安全管理進行全面和理性思考,結合各方因素和意見,生成具有高度可行性的安全管理措施,對現場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科學化應對。
由電力因素引發的火災等安全風險具有極大的隱蔽性,若現場施工和作業人員缺乏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識,將會加劇安全管理問題。從某種角度來說,不具備良好職業素養和能力素養的工作人員,是變電站建設施工現場的主要不安全因素,會為接下來的工程施工和現場管理埋下安全隱患。
存在安全隱患的設備設施,已成為變電站建設施工現場引發災情的重要因素。作為可預見和避免的不安全因素,定期維護和養護設施設備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作用和意義。若忽略設施設備定期檢修和維護,將不利于變電站建設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管理人員必須加強不安全因素的認知和理解,并能夠做到全局統籌和科學規劃,在設施設備購買、使用、維護等方面生成具體的標準和方案。應盡量避免設施設備成為引發安全問題的要素,要將重要資源和有限精力投入到更加關鍵的安全管理工作中。
變電站建設施工工作的推進,需生成規范化的流程和作業標準,以此才能有效控制生產安全。而不規范的作業管理,將成為變電站建設施工現場管理的不安全因素,甚至引發不可預估的財產損失和名譽損失。管理人員必須著眼于細節,理性總結工作經驗,對顯而易見的不安全因素進行有效控制。以具體問題和潛在風險為導向,動態規范和完善現場施工管理模式和程序。
安全教育是督促人員時刻反思作業行為的重要手段,對變電站建設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若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將會誘發不同程度的安全風險和問題。從這個維度來看,形式化的安全教育成為變電站建設施工現場的不安全因素,會為后續的規范化操作和安全作業產生消極影響。
科學、合理、規范化的圖紙設計,是保證變電站建設施工現場安全作業的前提。管理人員不應過度聚焦施工現場,需對作業前期的施工圖紙設計的質量控制給予高度重視。在實際開展變電站建設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著重施工前圖紙設計的質量控制,對施工圖紙進行專業化的分析。工程施工負責人,要組織各工種負責人、技術人員、工程監理、圖紙設計人員,共同參與的圖紙審查工作中,務必保證各項數據和參數設置的規范性、科學性、合理性,為后期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奠定扎實基礎,確保變電站建設工作安全和高質量完成。集成各部門管理人員的智慧和經驗,對施工圖紙進行客觀和科學的會審后,更具有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的進行應用。圖紙中必須清晰體現土建工程、電氣安裝的規范流程,并對具體的材料和設備采購規格和標準提出明確要求。施工圖紙必須保證孔洞、坐標精準性,進而極大簡化和優化現場施工的流程和程序。
教育培訓流程和模式的設計,應作為變電站建設施工現場管理的重點。通過前期的科學教育培訓,有效增強技術人員、施工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對各項工作的推進都能產生強大的責任心,注重在細節上進行質量把關和風險防控。若教育培訓流程設計繁瑣,將不利于相關工作人員深度參與。必須利用最為簡化的教育培訓流程,達到最高標準的安全教育目標和成效。而教育培訓模式的構建,需合理介入現代信息技術,利用虛擬的網絡交互空間不受時空限制的傳輸學習材料,確保不影響工期進度和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對相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教育培訓流程和模式的設計質量,關乎變電站建設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效果。管理人員務必發揮教育培訓的作用和價值,充分做好前期準備的情況下,扎實和整體推進變電站建設工作,并能在施工現場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和安全施工控制。
變電站建設本身就蘊含復雜和不確定安全因素,而隱蔽性工程更是安全管理的難點和重點。在實際開展變電站建設現場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加強隱蔽工程質量的檢測和質量控制。對施工項目進行全面和徹底的檢查和驗收,并始終遵循既定工作標準和流程,落實每一項工作內容和任務。根據隱蔽工程的特點,制定多樣化的監管手段,根據現場施工的實際情況,對安全管理問題進行有效和靈活應對。例如,緊密圍繞地基挖設工作的潛藏風險,依據歷史經驗和專業知識,制定科學的質量控制方法。同時,在預埋管件的過程中,必須做好細節處理,認真和細致檢查相關工具的質量,務必保證其符合行業標準和材質要求。
施工圖紙設計和審查、變壓器的采購和安裝、現場作業人員的崗位安排和培訓等工作,都會對變電站建設施工現場安全管理質量產生深遠影響。項目總負責人必須對工程施工和管理的全過程進行有效控制,在施工前期就能從全局意識出發,科學統籌變電站建設工作。做好前期準備后,在具體推進現場施工流程時,必須保證各個環節和部門的有效銜接。工程負責人需制定科學的工作標準、作業程序、評價體系,根據工程施工的復雜程度,定期和不定期的進行聯合檢查。特別是關鍵的施工工序,必須加大現場施工安全管理力度。要依據完善和科學的工藝標準對施工質量進行綜合評價,一旦發現問題必須做出整改,符合要求和標準后再推進后續工作。無論是在支護工程上,還是對打樁工程的質量把關,都必須在前期、中期、后期進行全過程監督和管理。在操作規范、施工材料使用、變壓器安裝等方面,必須始終秉承精細化管理理念,規范化和嚴謹的落實工作。尤其,需在防水和防腐方面做好質量把關,確保重要的設施設備長期發揮作用,避免出現電力系統崩潰的問題。
施工現場安全管理需與教育培訓協同推進,在各個工作流程和施工工序中,不斷強化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并及時升級施工管理技術。項目負責人要根據變電站建設施工現場的管理情況,及時調整施工進度和節奏,既不能過度追求速度而忽略施工質量,更不能過度干預施工細節而拉長施工周期。管理人員要制定具有層次性的安全管理方案,對各項突發事件進行靈活應對。根據現場施工人員的實際工作能力,及時的進行教育培訓和技術指導。例如,依托互聯網平臺,對現場作業情況進行遠程監控,若出現不規范操作行為,需立即呼叫負責人進行制止,并通過專業人員的現場培訓和引導,增強現場施工的規范性和科學性。同時,安排專業人員定期維護和保養施工設施設備,盡量在源頭處控制安全風險問題。務必將符合安全作業要求的工具帶入現場,真正有效提高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水平。在教育培訓合理介入的前提下,幫助工作人員建立端正的工作態度,并在實踐探索和理論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更高水平的施工技能和現場作業能力。將科學的安全教育培訓作為變電站建設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通過正確引領工作人員思想,有效強化他們工作能力,實現安全化、規范化、高效化的作業和施工。
由各部門負責人共同發起的安全聯席會議,需在變電站建設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中切實發揮作用。應根據工程施工進度,定期召開工作交流會議,就當前的施工進度、技術先進性、工作人員積極性、施工質量驗收等顯現問題進行深度探討和理性交流,綜合各方意見生成新的管理規定和操作流程。在不同施工階段和安全管理時期,要利用好不同規模和性質的碰頭會議,通過有效交流工作意見,更加具有針對性的進行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確保變電站建設工作按照預期推進。具體來講,工程負責人需提前制定會議召開要求和標準,規定記錄會議內容,如實整理后傳達各部門。制定靈活的溝通機制,根據現場作業的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召開會議的時間,要切實快速解決當前最緊要的安全管理問題。不被既定俗成的工作流程所限制,要對工作交流會議召開的周期、時間、內容、形式、人員進行靈活設置,充分保證變電站建設工作的順利推進。而在召開新的工作交流會議時,要對上一次會議提出的問題解決情況進行再一次的確認,不要出現新問題覆蓋舊問題的現象,要將重要工作內容具體落地,以此才能對施工現場進行有效的安全管理。
不同的施工周期和施工項目的推進,會有不同資質的施工單位介入。因此,必須做好資質審查工作,確保施工單位能夠規范化的操作和施工。管理人員必須制定科學的審查機制,依據既定標準,對施工隊伍的資質進行評價和審查,在公平自愿的前提下,簽訂安全協議。合作雙方需嚴格履行職責和義務,按照協議內容,規范化的推進各項施工工作。具體的流程是,由供電局對施工隊伍的資質進行統一審查,而后將具體的結果和材料發送給變電站。而負責變電站建設的工作人員,需對證明材料和相關資質證明進行再確認,務必嚴格落實安全協議內容。對施工人員的信息進行核定后,具體開展變電站建設工作,并在施工現場嚴格監督和管理作業流程。
總而言之,對于變電站建設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研究,必須圍繞工程施工本身涉及的所有內容進行全局思考。無論是設施設備采購和使用,還是施工隊伍資質審查,以及工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都必須生成具體的工作方法、方案、準則,嚴格按照規定落實各項工作,繼而真正全面提高安全管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