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科技報:您曾是山西農業大學的學生,在選擇創業方向以及定好創業方向時該怎么做方面有沒有什么經驗要與學弟學妹們分享?
馬亮:缺少創業的充分準備是新手創業者創業成功率低的一個重大原因。想創業千萬不能盲目跟風,一定要選擇自己了解且有能力做好的行業。創業前期還需要做到未雨綢繆,并做好充足的知識儲備,包括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比如親自去工廠學習,同時需要做好人員儲備以及資金的儲備,在創業期需要做到考慮周全,運籌帷幄,做好團隊的運作,人員的協調以及市場銷售的運作,同時需要新技術的開發與創新,并將產品附加值提高,且做好經驗的總結與不足積極改進。
生活晨報:作為一名高校老師,帶領指導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課題多年,積累了豐富經驗與心得體會。在您看來,高校老師應如何發揮好大學生在創業創新過程中的指導與引導作用呢?
武志明:創業者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有的時候會遭遇失敗和打擊。因此,也特別需要得到老師的安慰、鼓勛和支持。老師是最值得學生信賴的人。安慰、鼓勵學生也是教師的工作內容之一。大學生的創業夢想有時也需要老師們去點燃。老師們可以組織各種活動,如請創業成功的校友回校給大學生們做創業報告,請企業家返校談創業人生;請專家介紹國家的創業環境等,讓學生看到目前的創業熱潮中的各種機會,激勵學生踴躍投身創業熱潮中去。
? 生活晨報:您農業從業20年,與玉米結緣十余年,請您結合自身經歷,在這條充滿艱辛與激情的創新創業道路上,您認為農業創新人應具備哪些具體的素質與能力,創業成功的密鑰是什么?
張世元:首先做農業必須要有情懷,可光有情懷也不行,必須還要有市場洞察力。我在創業的2011年遇到了困難,馬上在2012年就轉型,所以必須要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同時也要堅持,一定不能半途而廢,別人可以辭職,而在這方面我沒有半點退路。在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大家不要圖大圖強,反而做的越多壓力越大,而要整合好資源,趨利避害,先易后難。這是我的經驗,希望可以幫助農業創業人。
科學導報:京東岢嵐數字經濟產業園項目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為什么選擇在岢嵐?現在建設情況如何?
李成龍:京東作為500強,我們在2020年上半年就開始策劃集團利用這幾年沉淀的品牌技術以及供應鏈的能力與縣域經濟產業鏈,探索一個用數字經濟模式去實施銷售的戰略目的。而岢嵐縣作為京東第一個特色項目,目前在山西縣域數字建設方面是走在最前面的。今年的整體銷售額經過估算已經突破一個億,整體產值提升在五倍左右。
? 今日農業:您認為計量測試行業在山西發展的前景如何?作為高校畢業生,初進入此行業,有什么發展方向?
? 吳建豪:計量測試是保證國家量值傳遞和量值統一的依據和基礎,以前是有國家行政管理部門市場監督管理局來執行,隨著國家總體政策的開放,山西在2017年底放開市場準入,允許第三方企業進入計量領域,參與市場競爭,我們才有機會進入這一行業。這一行業在山西屬于起步階段,有著優質的存量市場,所以我們有著非常多的機會做大做強;高校畢業生進入此行業,從技術和收入都會有很好的發展,全省專業計量二級和一級注冊計量師很少,工資普遍很高,從物質和精神上都會有很好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