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證券:老齡人口未來的需求及文件體現的政策布局,將帶來以下五方面的銀發產業投資機遇:第一,養老服務方面,“4+2+2”家庭結構下的居家養老模式,將帶來助餐、助潔等家政服務需求的增加,專業服務機構及專業人員培訓機構將會受益;而基于老年人群個體差異,專業服務型私立養老機構也具備較好的發展前景。第二,健康服務方面,醫養結合下早期疾病篩查需求增加;同時我國醫療資源相對有限,私立專業醫療機構有望填補老年醫學缺口并迎來發展機會;康復護理作為重要老年醫療服務,市場規模有望達千億級別;針對失能老人而言,長期護理服務及長護險將成為重要方向。第三,提升老年人社會參與方面,線上、線下老年教育機構將在政策支持下加速發展;醫療旅游、老年旅游等符合老齡人口需求的康養旅游產品將不斷豐富。第四,打造老年宜居環境方面,無障礙與適老化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有望增加,具體可能包括住房設施改造、公共建筑節點優化、商業適老化服務、公共設施改進項目以及信息交流優化等。第五,老年用品方面,健康管理類設備、呼叫、定位類設備、安防類設備以及家庭服務機器人等老年專用產品,以及老年人偏愛的保健食品、健康食品及常備藥品在規范發展后將迎來較好發展前景。從相關標的來看,銀發概念板塊中生物醫藥行業股票占據半壁江山,但短期醫藥板塊受行業政策、疫情變化等影響較大,而養老產業主要是帶來持續的中長期需求,因此對其短期提振效果可能有限;養老服務、養老地產、養老旅游等領域可能受益于政策布局和支持,標的分布在及地產、輕工、機械設備、計算機等行業,其中大部分公司近年來密集布局養老產業,且估值尚處于歷史較低分位。
申萬宏源:養老金融星辰大海,保險公司參與第三支柱建設過程中在產品組合創設、長期投資資金管理能力、長壽風險管理、醫療健康養老產業協同等領域有著一定競爭優勢,戰略、客戶和渠道是經營護城河。我們預計,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劇,相關養老金融政策將逐步落地,當前保險公司參與第三支柱建設具有試點探索經驗和稅優優惠機制,政策紅利可期。我們認為當前保險股資產負債兩端的外部環境可能是A股保險股上市以來“最差的時候”,但可能也是未來一段時間再難看到的時候。
浙商證券:我們認為,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醫療、養老及康復問題已成為重要國家戰略,自2021年6月份以來,相關政策的頻頻出臺體現了國家對于康復醫療建設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供給端缺口的快速補足有望帶來行業發展的新拐點,我們持續看好康復領域相關企業的發展前景。
8761億元
財政部數據顯示,2021年10月,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8761 億元。其中,發行一般債券2320億元,發行專項債券6441億元。截至2021年10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296549億元。
4.5%
農業農村部發布,前三季度,我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達12.9萬億元,同比增長13.4%,實現利潤0.81萬億元,同比增長4.5%。
38250.4億元
財政部數據顯示,1-10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603860.0億元,同比增長22.1%,兩年平均增長9.7%。1-10月,國有企業利潤總額38250.4億元,同比增長47.6%,兩年平均增長14.1%。
47.9%
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10月太陽能組件(電池)出口190.9億元,同比增長47.9%,環比增長9%;1-10月累計出口1476.1億元,同比增長32%。
9.0%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約23.0億千瓦,同比增長9.0%。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約3.0億千瓦,同比增長30.4%;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2.8億千瓦,同比增長23.7%。
28.4%
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10月份國內手機出貨量為3360萬部,同比增長28.4%,其中5G手機2659萬部,同比增長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