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敬森
我是站在南京長江大橋上嗎?
一切恍若夢中,使我有點不相信。
我的眼前,浩浩蕩蕩的長江平緩東流,波瀾壯闊。寬闊的江面上,大大小小的駁船和貨輪滿載著不同的物品,來回穿梭,一片忙碌的景象,不時還能看到客輪溯江而上。有人說,一條長江水道相當于十幾條鐵路的運輸量,這絕不是言過其實,要知道,連萬噸巨輪都可以通過長江水道直接到達武漢。難怪長江水道被稱為黃金水道,其對于拉動整個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面對如此浩瀚寬闊的長江,中國人能憑借自己的雙手,在科技尚不發達的五六十年代,克服重重困難,建造起一條天塹變通途的長江大橋來,真是不容易。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總能在書本上或者張貼在墻上的紙畫里看到南京長江大橋的雄偉姿態,那高高聳立的橋頭堡,那橋頭堡上面鮮艷的紅旗雕塑,那橋面上川流不息的車輛和下面呼嘯而過的火車,一幅幅畫面深深銘刻在我的記憶深處。在我的印象里,南京長江大橋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個篇章,是一個令所有中國人驕傲的典范。
在南京的幾天里,我們是不舍得浪費哪怕一點兒時間的。去南京長江大橋觀光,我們趕的時間是下午一點多,也是天氣正熱的時候。坐公交車到達大橋公園,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找到入口,我們買票進入,但見左側橋墩高聳,橋體已在我們的頭頂了。仰頭張望,鐵路橋和公路橋在眼前交叉合體,直跨前方,甚為壯觀。陸地上的橋墩像一個扁平的長方體立在那兒,看起來并不厚實,但卻有力地支撐著上方的橋梁。在靠近橋頭堡的一個高大的橋墩側面,紅色的字體赫然書寫著毛主席的一句語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是啊,如此浩大的工程,如此精巧的設計,哪一項創造能離開勤勞智慧的人民呢?也正是在黨的領導下,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中國人民攻堅克難,群策群力,戰無不勝地創造了讓全國人民為之驕傲的南京長江大橋,這是人類的一大壯舉呀!
橋面距離地面有十多層樓那么高,如何走到上面去看看呢?橋頭堡外面有一個寬大的臺階,我們往上走了兩圈,發現不往上通,上不了橋面。重新折回來,一問,才知道橋頭堡里面有直達橋面的電梯,覺著自己糊里糊涂地走真的好笑。從外面看,感覺橋頭堡并不很大,走進里面,才發現這里簡直就是一個南京長江大橋建造歷史博物館。一幅幅當時建橋的珍貴照片,把人的思緒拉到了那個火熱的年代,那種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精神,那種團結協作、眾志成城的干勁,至今依然能夠激勵在場的每一個人。
懷著崇敬之心,我們乘電梯登上了大橋橋面,眼前頓時豁然開朗。蔚藍的天空下白云閑散,寬闊的江面、起伏的遠山盡覽眼底,讓人直想高歌一曲直抒胸臆。溫柔的江風拂面,吹走了疲憊和酷暑,令人渾身愜意。筆直干凈的橋面上車流如潮,滾滾長江東逝的江面上船只穿梭,竟讓人產生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錯覺。萬里長江波瀾壯闊,人民群眾創造奇跡的氣勢更讓人跌宕于心。
離開大橋公園,我再一次回首凝望,凝望那一條橫亙大江南北的鋼鐵巨龍。在他的背上,火車穿梭而過,汽車川流不息,這樣的速度,不正是祖國蒸蒸日上的發展速度嗎?這樣的繁忙,不正是祖國繁榮昌盛的縮影嗎?
我滿腔激動。
(責任編輯 王瑞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