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曉莉 高芹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9-5042-0229
摘? 要:該文從法律和行業規范、老年讀者的需求、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現狀等方面進行研究,分析目前圖書館開展老年讀者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闡述移動互聯時代圖書館如何打造智能技術、智能設備和人工服務相結合的微服務模式,開展老年志愿者特色服務,探索圖書館與社區、高校等機構合作模式,推動老年人暢享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務。
關鍵詞:智能技術? ?老年讀者服務? ?圖書館? ?微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8.2;G252?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9(a)-0139-03
Research on Library Elderly Reader Service in the Era of Mobile Internet
ZHONG Xiaoli? GAO Qin
(Weifang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 Qingzhou, Shandong Province, 2625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from the aspects of laws and industry norms, the needs of elderly reader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ibrary service for elderly readers,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library service for elderly readers, and expounds how the mobile Internet era the library buildi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ntelligent equipment and artificial combination of micro service mode, service characteristics of elderly volunteer service, We will explore cooperation models between libraries and communities, universities and other institutions, and promote equal access to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
Key Word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Elderly reader service; Library; Micro services
人口老齡化是人類社會的發展趨勢,目前中國已成為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老年人福祉成為衡量小康社會發展的核心指標。圖書館作為覆蓋最廣的公益文化機構,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有不可替代的責任,通過分析老年讀者服務現狀,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開展老齡化服務、移動信息服務等,幫助老年人更加深入地融入互聯網生活,共享互聯網帶來的紅利,是圖書館目前及未來一段時間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1? 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現狀分析
1.1 法律和行業規范保障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老年人這一群體的重視,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工作的內容和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提出,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應當按照平等、開放、共享的要求向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特別是要考慮老年人的特點,積極創造條件,提供適合其需要的文獻信息、無障礙設施設備和服務等[1]。
國內圖書館領域對于老年讀者的年齡確定基本上是根據我國憲法對老年人的定義簡單劃分,即60歲及以上的人被視為老年人。但是圖書館在開展老年讀者服務的實際工作中發現,統一將年齡作為單一標準界定老年讀者是不適當的,采用單一的服務內容也不能滿足老年讀者的服務需求。老齡化快速發展的社會形勢意味著老年讀者成為了圖書館需要重點關注的服務對象,需要從圖書館行業發展的趨勢和高度出發,借鑒國外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總體制度規劃、老年讀者信息服務指南等規范性文件,結合中國國情制定相關行業指南和規范,推動積極老齡化意識在圖書館界的滲透, 提高圖書館對老年服務的重視程度, 促進老年服務項目和服務發展[2]。
1.2 老年讀者的服務需求
筆者通過調查問卷、談話、微信等方式調研后發現,老年讀者群體按照年齡、學歷、工作經歷、健康狀況等對圖書館的服務需求不盡相同,大部分老年讀者(不區分年齡和學歷等)喜歡到圖書館閱覽紙質文獻,利用館內電子設備瀏覽和使用數字資源,參加閱讀推廣活動和文化活動,參與健康養生、信息素養、攝影閱讀等相關培訓。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以及智能手機用戶數的直線上升,使得以移動互聯網為媒介、運用智能技術獲取圖書館資源成為越來越多用戶的選擇。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中老年群體網民規模增速最快,截至2021年6月,50歲及以上網民占比為28.0%,在總體網民中的占比有了顯著增長。筆者調查也表明,較年輕和學歷較高的老年讀者熱衷于參與計算機信息技術、手機智能技術和信息素養等教育培訓活動。這就需要圖書館在服務老年讀者的過程中,針對不同的心理需求開展多種形式的服務,讓老年人搭上移動互聯時代的快車,提高他們的信息獲取和使用能力。
1.3 部分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現狀分析
筆者通過瀏覽部分圖書館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中國知網收錄的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研究論文等,匯總了近年來部分圖書館為老年讀者開展的活動。
筆者通過文獻、數據分析可以看出:第一,為老年讀者提供服務的形式和內容偏少且簡單,主要分為講座、培訓和活動,講座多以養生、健康和智慧生活為主,培訓多以計算機、智能手機和攝影書法等為主;專為老年讀者舉辦的活動較少,未充分利用圖書館的開放空間和人才資源。
第二,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老年讀者培訓逐漸由原來的計算機知識與技能培訓轉向智能手機、館內智能設備使用培訓,包含常用的手機軟件下載、微信公眾號關注、手機支付、地圖導航、新聞瀏覽等,特別是微信的各種功能使用、抖音小視頻的拍攝與制作等,與現代信息技術息息相關,力求與實際生活同步,為老年人融入社會生活提供便利。
第三,大部分圖書館未配備專職館員開展老年讀者服務,基本是館員兼職開展老年讀者培訓、講座和活動,或開展讀者活動時加入部分老年讀者。這就導致培訓活動連貫性不強,大多未形成系列活動,對老年讀者的吸引力降低。
2? 移動互聯時代圖書館開展老年讀者服務的策略分析
2.1 打造智能技術、智能設備和人工服務相結合的微服務模式
圖書館寬敞的建筑空間、舒適的閱讀環境和先進的內部設備是老年讀者利用圖書館必備的硬件條件。圖書館的整體設計要溫馨明亮,配備綠植和書畫,注重打造文化空間。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微服務等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圖書館運用先進技術,創新老年讀者服務,構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服務機制,使老年讀者服務模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3]。通過圖書館網站、移動端App和微信公眾號,實現基于同一平臺管理,提供便捷、智慧的服務,使服務內容、使用數據趨向統一,更好地開展個性化的讀者服務,提高讀者滿意度。
通過開發移動圖書館App軟件,建設掌上圖書館,用戶只需要下載手機軟件,就能享受圖書館移動服務內容;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建設和添加相關應用,提供多種移動終端服務管理界面,打破傳統信息服務的時空限制,為用戶群體提供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的全方位服務。依托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等強大的技術支持, 通過移動圖書館App、微信公眾號等開展統一資源文獻檢索、閱讀推廣活動、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等移動信息服務,使老年用戶群體享受到更加易用與可用的智慧圖書館信息服務,促進實現信息服務均等化。
2.2 利用館員和老年志愿者打造特色服務
該文所指的志愿者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志愿者,還包含有興趣、有能力參與志愿服務的老年志愿者,主要指結合本人專業特點、行業特色、自身特長配合圖書館開展相關專業培訓和講座,舉辦相關專題活動;同時,老年志愿者的參與有助于鼓勵更多的老年人走出家庭,融入社會。圖書館可利用老年讀者閱覽室及其他圖書館基礎設施,結合重陽節、國慶節、全民閱讀月等重要節點,發動老年志愿者向他人傳遞閱讀的價值觀念;同時根據當前社會的發展需求,針對老年人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多渠道、多形式面向老年人開展培訓講座、讀書分享等豐富多彩的活動[4]。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空間,可以成為老年人保持社會參與的重要載體[5],老年志愿者通過這些活動提高存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實現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愿景目標。
2.3 探索圖書館與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高校的協作模式
公共圖書館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自身影響力開展老年讀者服務工作,另一方面可以探索與社會養老機構、社區、老年大學和高校等機構合作[6],在老年人相對集中的場所,利用高校豐富的專業人才資源優勢和公共圖書館強大的文化服務優勢,擴充老年讀者群體,開展相關專業信息講座、專業技能培訓等,實現各種資源和服務共建共享,推動公共文化惠及全民。
3? 結語
在國家提倡文化養老、積極老齡化的背景下,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這一社會課題順應了移動互聯時代的發展要求,促使圖書館真正成為老年群體休閑娛樂、學習研究和社會教育的城市文化空間。
參考文獻
[1] 敖日娜.淺析《公共圖書館法》在開啟全民閱讀新時代中的影響[J].西域圖書館論壇,2018,134(1):25-26,66.
[2] 肖雪,苗美娟.美國公共圖書館老年服務:歷史與啟示[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9,45(1):95-109.
[3] 陳岳華.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工作的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20,17(11):252,254.
[4] 李紅玲.基于服務均等理念的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16):172-174.
[5] 寇垠.論公共圖書館的老年服務功能配置[J].圖書館學研究,2019(22):66-72.
[6] 王國利.公共圖書館老年閱讀推廣探究——以山西省圖書館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8,38(5):18-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