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文嶺
為突破體育教學的瓶頸,增強教學的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將生活教育理論應用于職業高中體育課堂。本研究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為理論依據,將生活教育思想在職業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具體的分析,把體育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結合,不僅可以突出體育活動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作用,提高教學質量,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習慣。
在當前職業高中體育教學活動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熱情低下;體育設施陳舊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對學生的考核方式比較單一;體育教學體系不完善等。為解決這一問題,需要研究者、教師和學校引起重視,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尋求新的突破點。
縱觀教育教學思想,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剛好能夠解決此類問題。因而,將生活教育思想應用于職業高中體育教學中。在體育教學中可以從學校理論學習和社會大眾體育生活的方面入手,整合學校生活和社會大眾生活的共同要素,靈活地應用多種體育教學方法進行體育教學,以此來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需求,令其養成終身體育的好習慣。
1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概括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思想的核心,生活教育思想認為生活就是一種教育,教育可以改造生活,二者相互補充,共同推進社會進步。因此,我們可以把生活作為一種教育來進行,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作為學習的對象,都可以給我們帶來不同的知識體驗。“社會即學校”,我們生活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中,每天都會受社會的影響,社會就是一所大學,每個人所處的社會環境不同,也就造就了不同的人生。陶行知先生反對生活與社會相脫節,認為要把學校里的一切延伸到社會生活中,把社會當作一所學校,通過社會生活與學校生活的結合促使每個人的進步。另外,學校力量的動員也會促使社會的進步,讓社會生活成為學校教育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輔相成,相互進步。“教學做合一”,這一觀點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在教學方法方面的具體體現,主要體現在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和做要有機的統一起來,它們是生活教育理論相互關聯的三個方面,要相互協調其間的關系。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教會學生去做,只有學生真正的去做一項運動,把運動應用于生活之中,使得教育得到落實。
2 生活教育的理論融入職業高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性
2.1 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想要探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在職業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就要闡明在職業高中體育教學中進行生活教育的價值。這一探究啟示我們職業高中在組織體育教學時,要更加靈活地安排教學環節,在開發專業體育咨詢課程和提供生活服務中發揮真正有效作用時,將體育教學內容融入生活實踐中,真正發揮體育的積極作用。通過運用生活教育,打破傳統職業高中體育課堂的組織形式,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理解和運用體育知識,從而有效的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2.2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職業高中的學生而言,他們對體育的認知不夠全面,為解決學生對體育的片面見解,需要給予學生大量普及,普及的前提則是讓學生對體育產生興趣,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熱情及興趣,將體育課與生活教育密切結合剛好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去分析及解決問題,從而在此過程中獲得樂趣,體會運用體育知識解決生活難題所帶來的成就感,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從而從根本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樹立學生學習體育的自信心。
2.3 建構健全體育教學體系
生活教育理論和方法在職業高中體育教育中的應用可以改善當前職業高中體育課程體系。如今,當代的職業高中體育教育,迎來了一個全新的局面,我們應抓住機遇,對職業高中體育教育應反思其過程,在實施過程中根據社會發展的變化和學生的實際需要來調整體育教學的內容和教學計劃。同時應著眼于培養學生的體育素質能力和創造力,引導學生利用體育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自己和創新自己,從而養成終身體育的好習慣。讓體育貫穿生活,在生活中體現體育的重要性,建構以體育運動為主線,生活運用為輔線的教學體系。
3 生活教育思想在職業高中體育教學的實施路徑
3.1 整合學生的專業課程和生活實踐以實施教學
我國新課程標準要求明確表明,體育課程應改變以前的教學方式,教育工作不再只著眼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技能,而要著眼于培養學生的整體能力。在體育課中,學生是主體,體育教師是主導,體育課教育目標的設定應對每個學生有利。鼓勵學生在校內外進行健康的運動,減輕身心壓力,發展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需求,并激發學生參與這些健康和娛樂性的體育活動。在體育學習中,教師不必要求每個學生準確地掌握每個動作,要讓學生了解學習過程中的基本練習方法,并讓其知道在面臨危險時如何采取適當措施保護自己。例如,太極拳在我國民間推廣最為廣泛,它對運動和健身的影響也尤為突出。在太極拳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學習動作技能,在課外生活中與拳友交流日常生活中的技能練習方法。例如,在“白鶴亮翅”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向學生教授動作的基礎知識,學生在課堂上練習后,再與拳友在生活上進行切磋,最后他們會非常高效地掌握這項運動。教師引導他們在課堂中認真練習動作,將體育知識和動作方法運用于日常生活,二者相互結合,最終使學生養成終身運動的好習慣。
3.2 選擇與生活教育相關的教育內容以實施教學
我們生活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中,學生也會由學校進入社會,社會規范是我們每個人所要遵守的,學生進入社會這個復雜的大環境中,他們需要根據這些社會行為來規范他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而那些不遵守社會規范的人最終將被淘汰。另外,社會上每天都有許多競爭行為,這將給人類帶來很大的競爭壓力。因此,在體育運動中增加競賽,鼓勵學生用于堅持完成有挑戰性的訓練,每學期進行戶外的素質拓展,這些對提高學生的心素質和實現以生活為導向的體育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陶行知先生強調,教師應系統地設計課程,使課程更加靈活,并合理地控制課程時間的設置。我國新課程標準清楚地表明,老師教學活動所有內容都應該圍繞教學目標開展,為教學目標提供服務,兩種思想如出一轍。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老師需要利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將體育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在體育教學中加入生活的元素,讓體育教學內容具有生活化的特征。教學內容可以適當地增加與生活有關的內容,以使體育教學變得有趣且注重生活。在課堂教學中,體育老師要做好指導,為學生提供一些道具和設備,闡明活動的基本范圍,并指導學生開展創新、有趣和有意義的體育活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讓學生玩自己收集的游戲,并通過諸如學生獨立編輯和小組協作創造之類的方法,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在體育活動中展示自己,享受分享生活帶來的樂趣。
3.3 創造教育生活的典型情境以實施教學
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在學生的真實生活中創造典型的情景,營造舒適快樂的練習氛圍,給學生一個好的學習體驗,讓他們在歡樂的教學氣氛下進行練習,愉快的學習新知識。當前的學生對諸如《王者榮耀》和《刺地戰場》等網絡游戲更感興趣,我們可以根據游戲的特點創建與體育有關的項目,以激發學生的熱情。例如,在教學生學習“雙手前拋實心球”項目時,可以根據項目設置“占領要塞”和“占領高地”等情景來進行組織學習。在“三級跳遠”教學中,可以將教學環境設計為“跳躍集裝箱”和“跨越河流”等情景。除了將生活場景應用于體育活動之外,教師還可以使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來再現體育活動中的生活狀況,使本來抽象的體育活動更加逼真和直觀,使學生可以積極地感知和啟發他們的內心,從而使學生可以在體育課中更加有效地學習。
3.4 引領學生以生活為啟發進行體育器材和場地的創新以實施教學
學生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會影響大部分的學生,因此,教師在教授一些體育項目時,要準確的了解學生的需求,帶動學生為此進行探索。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通常會對某項體育運動的某個方面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對他們來說,學習體育技能不僅能使他們擁有一定的成就感,而且可以為以后的體育鍛煉提供先前的經驗,保持鍛煉的習慣。體育活動同樣存在競爭,我們要激發學生的取勝心理,這樣,在好奇心和競爭精神的作用下,形成良性循環,學生將不斷提高運動能力,同時運動的整體素質也將不斷提高。結合體育項目,開發自制新器材,把生活中的一些元素帶入體育教學中,組織學生將生活中常見的廢棄物進行再造,讓學生能夠利用收集來的廢棄物進行學習和鍛煉,這樣的教學設計方法能夠使學生養成環保意識和節約意識,還能夠激起學生對學習體育項目的好奇心,讓同學們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尋找不同的器械,強化自我鍛煉能力。例如,可以使用礦泉水瓶裝滿土壤并放置在地面上作為奔跑的障礙物和跳遠的標志物;可以使用廢舊的書籍和紙做接力棒或投擲工具;還可以使用塑料袋和有孔的鐵片制作簡易的毽子。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搜集和開發生活器械,可以將這類原材料的潛能充分激發出來,拓展學生學習思路,激發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對綜合素質養成具有積極作用。
4 結束語
總之,職業高中體育教學體系的發展和職業高中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是我們體育教育發展的目標。這不僅滿足了當代素質教育的要求,而且與陶行知先生的教學理念相吻合。因此,我們在體育教學中融入生活教育思想,將二者相結合,讓此更好的服務于職業高中體育教育。當代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增強責任感,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將積極先進的教育理念與當代素質教育目標相結合,以提高教學水平,激發學生學習能力。對于職業高中的體育教學,我們相信,只要正確的引導學生將體育運動變成生活的一部分,進而將其發展成為個人的體育愛好甚至是職業需求,學生會繼續保持運動的習慣,并把在課堂上學到的體育運動知識傳遞給周圍的人們,帶動身邊的人一起享受體育運動帶來的好處。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第一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