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洋
現代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社會和企業輸送具有較高技術水平的人才,從而滿足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伴隨著我國職業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當前已經構建了符合人才培養和長遠發展的職業教育體系,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也趨于全面化、多元化發展。本文以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為背景,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組織形式進行了探討,以期促進我國高職體育教學的繁榮發展。
1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模式概述
1.1 現代學徒制
現代學徒制與傳統學徒的根本區別在于,在現代學徒制中學校不再是培養人才的唯一主體,增加了企業教育的成分。現代學徒制更適合當代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高職院校和企業共同制定培養計劃。學生和企業簽訂相關合同,有企業指定職業教師負責指導學生在企業進行相關生產技術的學習。現代學徒制一方面可以促進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讓學生可以及時了解目前企業最需要的技術人才的實際情況。另一方面,學生具備了在企業參與實際生產的經驗,可以更好的掌握生產技能,為日后可以快速進入工作角色提供了保障。學校和企業的共同培養,可以有效凸顯高職教育的特點。在現代學徒制中,學生既是學校的一份子,同時也是企業的在職員工,很多學生在高職院校畢業之后,直接與企業簽訂就業合同,有效降低了學生畢業即失業的風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青年就業率。
1.2 五年制“3+2分段”
五年制“3+2分段”主要指高職院校和中職院校開展共同教育,學時分為五年,教育的前三年,學生在中職院校進行學習,后兩年轉接到高職院校繼續接受教育。我國教育部在2011年出臺有關高職教育改革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充分發揮高職院校在現代職業教育中的龍頭地位,要強化兩種不同院校之間的教育聯系,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加專業的技術性人才。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高職院校在職業教育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要充分彰顯高職院校在辦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組織中職院校進行專業建設和選擇,制定專業課程內容、培養方式和培養目標,從而建立起一體化的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方案。在五年制“3+2分段”過程中,中職院校按照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方案主抓前3年的專業教學和學生管理工作,引導學生考取相關技能證書。高職院校負責實施后2年的教育人才方案。這種共同培養模式,可以幫助高職院校提高生源儲備,保障教學效果。
2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模式下體育教學組織形式分析
2.1 常駐式
將體育教學組織形式從課上轉移到用人單位,是順應現代職業技術人才培養的具體表現。我國出臺的《關于加強健康促進與教育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不斷完善用人單位的體育運動設備,建立工作期間的健身規定,提倡將健身時間拓展到1小時。國家已經從政策措施的角度對企業體育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同時也為體育教學在企業的開展提供了基礎。所以,企業和學校應該共同促進學生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一方面,從學校層面,學校可以主動為企業提供專業的體育教師,確保企業可以有常駐的體育教育師資。另一方面,學校和企業可以合同共建體育運動設置,為體育教學的開展提供物質保障。同時,結合不同學校和企業的實際情況,體育教學的組織形式可以更加多元化。例如,可以以參加體育俱樂部的形式替代傳統體育課堂教學,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熱愛和喜好進行體育鍛煉。常駐式體育教學形式可以讓體育教學過程更加靈活,也更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提高了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運動理念,為日后職業生涯的開始奠定基礎。
2.2 嵌入式
嵌入式體育教學組織形式更適用于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作者認為根據具體的學習過程,可以將體育教學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基礎時期。該階段的工作責任在于專業的體育任課老師,主要以提高學生的體育知識常識,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積極性和強化學生體質為主,為日后的學習、生活奠定基礎。第二,喜好抉擇時期。在這個階段,學校可以結合企業崗位需要,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實際情況,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項目,開展目的性更強的教學活動。本階段的教學重點在于提高學生的運動經驗,培養企業需要的體育運動能力和水平。第三,提升崗位能力階段。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下的學生具備專業技術能力的特性。所以,學生為了適應今后的工作崗位,必須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開展體育鍛煉的能力。在學校專業體育教師和企業體育教練的共同組織下,在真實的崗位工作中開展體育教學,不斷提高學生崗位體能,進而達到提高學生體育素養的目的,為學生適應崗位奠定基礎。
2.3 聯動式
在五年制“3+2分段”人才模式中,高職院校負責出臺5年的體育教學方案,具體安排銜接二者的體育教學大綱和課程安排,協同調配學校體育教學資源,構建適合專業人才培養的體育教學組織機制。高職院校牽頭,通過組織體育教師教學研討會、培訓會的契機,邀請中職院校體育教師進行參觀和商討。加強二者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的溝通和交流,共同實現中職、高職體育教學一體化發展。
(作者單位:承德應用技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