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亮
1 初中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
1.1 傳統(tǒng)應試教育思想,占用學生體育課
現(xiàn)階段傳統(tǒng)素質教育普遍應用于考試當中,就算體育也是中考科目,家長和學校方面還是更注重于學生的文化課成績,部分家長還給自己的孩子報了各種課外補習班,希望孩子能夠成龍或成鳳。對于學校方面,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以及提高學生的成績水平,更是將體育課課時壓縮到了極致,學生們在學校里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下一節(jié)課的體育課,體育老師有事所以改成數(shù)學課或英語課”等,學生平時的日常任務除了學習還是學習,課后的時間大多數(shù)也都是在作業(yè)中度過,長此下去,學生對體育課已經沒有了精力和興趣。
1.2 體育課程教學方式過于單一,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tǒng)體育教學方式過于單一沒有新意,體育課上課內容千篇一律跑步、跳繩、立定跳遠、仰臥起坐、俯臥撐最后進行自由活動,單一的教學方式是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對體育課程沒有創(chuàng)新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生們只是把體育課當成了一節(jié)不需要學習文化知識的課程,并沒有真正的把體育課當成體育課去進行,長期下去學生也就沒有了對體育課的興趣。
1.3 學校體育設備過于缺少,學生鍛煉器材不足
想要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必須有充足的場地和鍛煉器材,大部分學校只有操場和足球場,并不具備其它的場地和健身器材。學生的體育課應該有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以及各體操場地,對于初中生來說體育課課時、器材并不是很多,所以有不少學校不具備體育課的條件。甚至有一些學校擁有足夠的場地和器材,但是卻不完全對學生開放。學生沒有足夠的條件進行體育鍛煉,那么對于體育課的激情自然就不會提高。
2 初中體育課現(xiàn)狀的措施
2.1 提高體育課課時占比,讓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
初中學生在現(xiàn)階段應注意全面發(fā)展,教師在教育學生中應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均衡發(fā)展,學校老師不應該給學生布置過多的作業(yè),學生在初中階段應注重身體和心理健康的雙重發(fā)展。學校應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參與體育課程,教師應該用寬松良好的體育氛圍吸引學生的體育精神,追求寬松和諧的體育鍛煉氛圍。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都有助于增進初中學生的健康生活理念,只有學生擁有了健康的身體和愉快的心理才能與文化課做到相輔相成,互相呼應的效果。
例如:根據(jù)《教育法》規(guī)定,初中生在受教育過程中享有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規(guī)定對學生在校期間用于體育活動的時間,每天給予一小時的保障。《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xiàn)。國家頒布一系列的關于學生體育方面鍛煉,就是為了學生可以在愉悅健康的環(huán)境中成長,在提升道德思想方面同時也要保證學生的身體素質。學校應每周安排充足的體育課時間,并且不允許其他文化課程占用體育課時間,以此來保證學生能夠有充足的時間鍛煉身體。
2.2 體育游戲課程,豐富教學內容
學生在初中階段處于人生的出發(fā)點,心智還尚未成熟,所以游戲是其天性。教師可以在體育課上運用游戲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體育課興趣,在游戲中學生也可以發(fā)揮自己的特長,鍛煉自己的身體素質,教師可以采取智力游戲和體力游戲來豐富體育課的教學內容,智力游戲可以讓學生做文字游戲、猜圖游戲,而體力類的游戲教師可以采取競技的模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例如:初中生體育課堂上課都會有跑步這一項內容,但如果只是單純的讓學生去進行跑步,那么學生會對體育課提不起太大的興趣。教師可以采取競技的模式,參考奧運會的比賽模式把學生們分成若干個小組,小組之間進行競技比賽。再利用移動廣播進行學生版的講解,學生開始比賽后教師利用廣播講解跑道上的情況,哪一位同學暫時領先,哪位同學起步很好,哪位同學正在奮力追趕。最后,教師對學生的成績統(tǒng)一做匯總,夸獎體育成績比上一次有進步的同學。同等的方式還可以運用到其他體育項目活動上,像籃球,足球,都可以采用競技比賽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智力游戲體育課游戲教師可以采取思維和身體共同的鍛煉方式,像“1、2、3木頭人”“你說我做”這一類的游戲既需要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又需要學生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使學生在進行身體方面的鍛煉時,同時也保持了思維的活躍。
2.3學校開放體育設施,教師開發(fā)體育資源
許多學校因資金不足的原因導致學生的體育課上的體育器材和場地的不足,更有一些學校有足夠的設施和場地但卻并不完全對學生開放,僅僅是礙于面子上的設施工程。學校如果有充足的場地和設施應該向學生自由開放,學校沒有場地和健身器材設備的教師應該帶領學生們主動去創(chuàng)造條件、創(chuàng)造資源。
例如:用廢舊輪胎當做秋千的底座,用膠管做出足球門,用廢舊的報紙膠帶和報廢的籃球可以做成鉛球、實心球,一塊水泥板用幾個磚塊架起來就是一張乒乓球臺。教師帶領學生們主動去創(chuàng)造運動器材,在帶領學生創(chuàng)造過程中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初中學生正處于人生思維啟蒙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自由發(fā)揮自己去制作出各種健身器材,讓學生們自由發(fā)揮自由創(chuàng)作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
(作者單位: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qū)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