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凱 孫文珊
高等職業教育是貫通上下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一環,是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開展體育課程思政建設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塑造健康人格,高職院校的公共體育課與思政課程的有效融合,有助于使學生成為身體健康、專業扎實、具有正能量的新時代的建設者。
1 體育思政課程建設的必要性
1.1 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國家素質教育的需要
習總書記強調,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全方位育人。教育部出臺《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明確了課程思政建設的總體目標和重點內容,對推進思政建設進行了整體設計,把課程思政從工作要求轉化為政策實施表和行進路線圖。
1.2 課程思政建設是社會的長治久安的基礎
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通過思政教育作用與人,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能夠有效提高社會治理效果,并且在進行教育的同時緊緊圍繞“培養人才”核心點,既有效的表達了教育的重要作用,也貫徹落實了“育人”的教育本質,最后通過課程思政的教育展現出社會的和諧穩定,全面闡述了教師的重要作用,把教書育人作為最基礎最根本的工作,完善體育課程思政教學評價。
1.3 課程思政建設是個人懷瑾握瑜的途徑
在充分尊重教育教學規律基礎上,充分挖掘體育課程中的思政要素,結合專業課程特點和學科特色,創新體育課程中思政教育方法。理論和實踐體育課與思政建設的融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價值,并且體育也能通過思政建設培養學生傳承體育精神,繼承傳統體育文化素養;鍛煉身體,參與體育活動需要自律,加強思想教育有利于學生樹立自律意識。
1.4 課程思政建設是課程融合發展的組成
課程融合不是課程與思政的簡單組合與疊加,關鍵在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形成好學、樂學的習慣,探索有效融合方式和渠道,實現專業知識與理想信念、品德修為、文化自信等的內在融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以學習為中心任務、以課堂教學為基礎,將課內與課外、線下與線上等多種方式有機結合起來。
2 體育思政課程的融合優勢
2.1 培養堅韌不拔的優秀品質
體育運動是以身體練習為手段、增強身體素質的社會性活動,通過不斷的重復性訓練以掌握某種運動技能,在訓練期間承受一定的運動負荷,在運動過程中還會出現“極點”等生理反應,需要以極強的意志力加以克服,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的優良道德品質,有助于提高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自信心和堅韌性,學生的堅韌品質也更有利于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堅持下去。
2.2 培養良好的行為規范
培養組織紀律性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體育課程中包含的隊列隊形等課程內容,有利于約束學生個人行為并培養學生的組織性,使其形成集體意識;體育比賽中的規則要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紀律性,幫助學生養成社會性和道德規范;日復一日的體育鍛煉形成良好的習慣,有利于學生自我約束能力的培養。
2.3 培養身心全面發展
人具有復雜的社會性,在生活中容易產生身體或者心理上的負面積累,經過體育鍛煉,無論是長期鍛煉還是一次性的體育鍛煉,都能夠釋放學習、生活壓力,調節心理健康,有效的降低抑郁、緩解焦慮。而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人無德不立,好的德行是做人的根本,利用體育中游戲、情景假設等教學方法,可以很好的進行鍛煉身體的同時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課程融合有利于身心全面發展。
3 體育思政課程融合的實現途徑
3.1 政策是體育課程思政融合的基石
國家對于課程思政的高度重視,是學科融合的基礎。課程思政是人才培養的必備內容,全面推進教育的課程思政建設,決定著接班人的問題,為此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均組織召開相關會議。
3.2 教師是體育課程思政融合的支柱
首先強化教師育人的思想自覺。教師準確把握知識傳授和價值引導的關系,教師需充分認識到各類課程都蘊含著思政育人的價值。其次提升教師育人的綜合能力,要加強教學中思政元素的深度挖掘,把握學生認知規律、心理特點、發展需求,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課程思政育人能力。最后通過政治理論培訓、經驗交流、教學觀摩等方式,提升教師教案設計和課程思政融合的能力。
3.3 學生是體育課程思政融合的對象
思政課有助于學生形成積極正確的三觀,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必須具備兩個方面的能力:一個是“德”,正所謂無德不立,德行的重要體現就是個體能否擁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另一能力就是“才”,才能是立身之本,綜合體現為知識、技能等住方面。體育課鍛煉學生的身體,是成才之路,而思政課武裝學生的頭腦,是立德之道。全方位提高學生的素質是建設社會主義文明的需要,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
4 結論
在高職體育課程中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是新時期國家提出的工作目標,是課程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弘揚體育文化的需要。建立課程思政考核評價與反饋機制,從教學過程、學習效果等方面制定多元課程思政評價標準,將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描述性評價以及同伴互評相結合,重視學生的滿意度和獲得感,同時注重建立健全評價反饋機制,使專業課教師通過評價反饋不斷提高任教學科課程思政育人效果。
體育課程思政融合對學生的個人思想、行為以及未來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的課程融合,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煙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