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建忠
縣級少體校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為我國培養和輸送了大批體育后備人才。做為縣級的后備人才輸送基地,是國家運動員金字塔中的基層,就像建筑中的地基,是極為關鍵的部分。在我國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的大背景下,我國的體育事業也繁榮發展。在我國“奧運爭光”這基本戰略里面,舉重始終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已成為了推動我國體育事業穩步、健康發展的核心動力國家后備人才的培養質量直接決定其競技體育能否得到可持續發展。因此,有關于后備人才的培養已經成為當前討論的一個熱點問題。作為舉重后備人才的培養,就需要我們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使命,為輸送高水平人才做出自己的貢獻。
本研究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基礎之上,現對德清縣少體校少年兒童舉重后備人才培養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進步提出了如何使后備人才得到有效培養的一系列措施。該研究對少體校自身的發展找到優化的方案,從而達到全方位的提升,還能為上級運動員訓練基地后期輸送更優秀的人才提供保障的建議。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舉重項目取得豐碩的成果和經驗,但是從目前的發展現狀考慮,后備人才庫存在很多缺陷問題。作為人才輸送的源頭必須要重視這一現象,從內部深入剖析在教學培養發展中的不足之處,優化教學管理的方案,從而得到改善。本研究對浙江省德清縣少體校舉重項目后備人才的選材、競賽、教育和后續培養等四個方面作了一定研究現狀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為德清縣少體校舉重人才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相關指導和建議,也是對全國各地的縣級少體校的一點建議。
1 德清縣技舉重后備人才培養的現狀
1.1 選材的困難
運動員的選材是培養后輩人才中關鍵的第一步,能挑選到具有潛力的運動員不僅對教練員后期的教學,還是對后期運動員水平的增長都有不可忽略的促進作用。根據近年來少體校的招生情況看,選拔優秀的苗子受到了嚴重的困難。造成選材困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對舉重項目觀念的認知偏差。我國民眾當前對舉重項目不甚了解,甚至存在誤解,這大大影響了舉重項目的可持續發展。老師和家長們普遍認為舉重的鍛煉會影響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在以應試教育為主的中國,文化成績才是覺得孩子是否能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的關鍵。所以大多數都反對孩子進入少體校舉重隊。第二,獨生子女的增多也是造成招生困難的一個原因。受計劃生育的影響,擁有眾多子女的大家庭越來越少,逐漸被獨生子女多替代。在家族中造成了眾星捧月的狀況。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老一輩,極力反對自己的獨苗苗去體校受苦受累,巴不得天天捧在手心里。而且作為父母也不希望自己孩子過早的離開自己的身邊去接受舉重的訓練作為獨生子女,從小收到溺愛,更沒有吃苦受勞的經歷,造成他們不愿意吃苦,選擇逃避的心理。第三,媒體的負面報道,媒體在現代社會對人們的影響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媒體對舉重的負面報道會直接影響到運動員的選拔;曾有報紙上報道,舉重冠軍退役后在澡堂搓澡的新聞,會造成學生不愿意參加舉重隊。所以,媒體應在以后的媒體報道中增加舉重比賽的比例,強調舉重比賽“不斷拼搏、挑戰自己”的正能量精神。還有一種更加嚴重挑選舉重運動員的事情,就是社會普遍人員認為舉重訓練對孩子的身高影響的誤解,需要更正人們對舉重的誤解,使人們接受舉重,喜歡舉重的觀念。
1.2 交流賽、競賽的缺少
在舉重運動員的培養中,交流賽、競賽是提高運動員成績的一個時機,沒有或者缺乏這反面都會極大的影響運動員的成績。在競賽中運動員通過賽事,可以不斷地磨練和培養自身的心理素質,以至于在實際比賽中更穩定的發揮自己的最好水平。
受競賽制度即比賽次數、報名名額少等因素的影響,致使大部分隊員少有機會參加比賽,不利于后備人才的培養;舉重運動持續時間不長,但是對運動員技能的要求卻非常高,對于運動員心理素質的要求更高。在短時間內的舉重,運動員要保持心理的沉著冷靜,才能夠把自己的潛能和實力發揮出來,展現精彩的表現,呈現出運動的魅力。可是在實際比賽中,很多運動員都難以克服心理上的緊張和壓力,在運動中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失誤,不能夠完美地展現出舉重的每一個環節,影響了成績。第二方面,與將要輸送基地的交流缺少。增加與輸送基地的交流不僅可以激勵運動員的斗志,擴展運動員的視野,還可以使兩個基地之間的銜接工作更加緊密與完善
1.3 學生文化成績的低下
家長與學生對體育觀念的偏差是造成舉重運動員文化課成績薄弱并且不受重視的一個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愿意進入體校進行鍛煉的學生一般均為學習成績偏下,不喜歡學習者,導致體校的教學壓力加大,學生的文化課成績遲遲上不去。另ー方面,文化課成績好的學生,家長和普通學校的老師均不希望學生進入少體校鍛煉,認為鍛煉會影響學生的成績和將來的發展前途,導致了體校無法招收到文化課成績較好地學生。由于體校招收的學生本身基礎薄弱,再加上學生自己學習的主動性不高,產生在考試中成績不理想的結果。而體校運動員文化課成績低下的結果,又致使家長和老師對體校文化課的教學質量不滿足,不愿意將學生送進體校。如此導致了惡性循環,造成了體校學生的文化課成績低下。
1.4 后續培養問題
挑選上來的舉重運動員,通過在縣級少體校多年的訓練后,身體素質和專項成績有了一定提高和進步,但是我們對各運動員的后續發展上缺乏探討,很多運動員訓練幾年,讀書成績不理想,訓練水平不怎么樣,而且還存在不好的影響,為后續的體育人才挑選和培養帶來一系列地后顧之憂問題。
2 德清縣競技舉重后備人才培養對策研究
2.1 改觀念,宣傳競技舉重的正面知識
觀念影響行為,要想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就必要從其觀念為出發點,循序漸進,循循善誘一步步自改變。改家長、運動員、老師對體育鍛煉的觀念積極宣傳倡導關于舉重的正面、積極向上的知識,吸引更多的運動員踴躍的加入到舉重項目的鍛煉中改變那種一味的錦標思想,希望在體校接受訓練后定要拿到冠軍,這種競爭思想從表面上說是正確了,但是深究,就會發現存在問題,這種不成功則成仁的極端思想會使運動員壓力過大而壓垮。倡導勞逸結合,在學習的同時有效率的訓練,結合科學的訓練方法,不僅可以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成績,還可以將舉重作為自己的一個特長,作為自己將來就業的籌碼,也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在舉重練習中可以培養運動員勇于突破自己,超越自己的精神,可以培養其團隊合作與競爭意識,這些良好精神品質的養成對今后的人生將會有積極的影響。而且要用科學的手段和事實來說明,少年兒童在縣級體校訓練舉重時,主要練習專項身體素質訓練和專項動作技術訓練,是打基礎的階段,不會進行大運動量和大強度訓練,只有對少年兒童的身體有助于發展發育,舉重業余訓練不會對少年兒童身高有影響。
2.2 靈活賽體制,促進人才交流
設立大、中學生舉重比賽,加快推進“體教結合”與社會化進程。一方面,加強與上級輸送基地的密切聯系,增加暑期的友誼交流賽,向上級基地取經。教練員可以獲得更加寶貴的教學經驗,將經驗運用到以后的舉重教學中。運動員之間可以互相學習共同成長,不僅提高訓練的成績,還可以提高練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在有限的資金運轉下,盡可能的舉行小型競賽。競賽具有許多優點,可以激發運動員的訓練斗志,磨練運動員的意志,提高他們的抗擊打能力,使他們體驗成功感。所以小型競賽就像是大型比賽的模擬,可以讓運動員前提感受到比賽的氣氛,做好熱身的準備,有望在最后的比賽中發揮最佳的成績。
2.3 學校結合,走“體教結合”之路
促進項目盡快走向學校,實現與教育系統共同辦舉重,走“體教結合”之路。普通學校是少年兒童體育發展和普及的重要之地,只是學校全面參與,群眾基礎好,體育文化發展好,才能使體育項目發展地更好。同時走“體教結合”之路不僅可以讓運動員與普通學生一起上課學習,保證運動員的文化課教學質量,感受濃烈的學習氛圍,還能為伯樂相千里馬提供一個更加廣闊的平臺,畢竟優秀的運動員需要科學文化知識作為保障,作為今后發展的重要基礎,科學文化知識也是走向世界舞臺和人生發展的基本。
2.4 少年兒童多項發展
縣級少體校是為我國挑選培養少年兒童體育人才的學校,也是我國競技體育輸送人才地重要之地,發展地好不好,關系到國家體育發展地未來,這就要求我們培養多方面人才,為國家培養更多地各方面體育人才。在我們培養少年兒童體育運動員地時間里,我們要科學研究分析每一個運動員特點,一定要全面客觀的評價,少年兒童是在長身體的時候,變化會很大,要進行多樣化培養,為運動員提供更多的發展方向,一邊訓練一邊讀書,培養成為文武人才,為今后國家體育人才需求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3 結論
(1)體育觀念的認知偏差、獨生子女的增多和媒體的負面報道,是影響德清縣競技舉重后備人才培養的選材困難現狀的主要因素。
(2)舉重運動員的培養中,交流賽、競賽缺乏,以及學生文化成績的低下是德清縣競技舉重后備人才培養現狀中的不足之處。
(3)改善觀念,宣傳競技舉重的正面知識;靈活競賽體,制促進人オ交流:與學校結合,走“體教結合”之路,是在上文對不足之處分析的基礎上對本縣舉重運動員后備人才的培養提出優化的對策。
(4)縣級體校要與時俱進發展方向,進行多樣化培養模式和措施,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各方面的體育強國的人才保障。
(作者單位:浙江省德清縣體育中心(少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