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遵遠 江敏

洪學智將軍,是全國著名將軍縣——安徽省金寨縣59位開國將軍中級別最高的一位。洪將軍在革命戰爭年代馳騁疆場、轉戰南北,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成為我國乃至世界軍事史上唯一一位被兩授上將軍銜的將軍,被人們稱為“六星上將”。
和平年代,洪學智將軍亦始終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又為社會主義建設和我軍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日常生活中,他不僅嚴于律己,對家人也要求甚高,在家風建設上留下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洪學智的三女兒洪煒在接受采訪時說,父親深愛自己的子女,但這種愛并不是無原則地遷就,“而是愛在心里,‘嚴’字當頭”。
洪學智有喜歡開家庭會的習慣。他常常利用這個機會教育子女,統一認識。在每個學期結束后的家庭會上,洪學智會針對子女過去一學期的表現進行講評,學習好、表現好的可以獲得獎勵。每年建軍節,洪學智也會把子女召集到一起,給他們講戰爭年代的經歷,要求子女牢記過去,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
1960年初春,洪學智被免去總后勤部部長職務,下放到吉林省任原農業機械廳廳長。離開北京的前一天,全家人一起吃了一頓飯。夫妻二人,八個孩子,滿滿一桌,離別前的這頓晚飯吃得不同平常。
盡管洪學智的臉上很平靜,但幾個大一些的孩子已經懂事了,他們始終低著頭,空氣一片沉悶……這時,洪學智對孩子們說了這樣一段話:人這一生很漫長,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的。你們要學會辯證地看待人生的起落。好的時候,要想到不好的情況,不好的時候也不要沮喪,人生的這個過程,有起就有落,有好就有壞。現在你們都在上學,這是很重要的階段,不管在什么境況下,你們都要好好學習,既學習知識,也要學會與人相處,學會獨立生活,要能夠自立。
晚上,洪學智把洪虎叫到書房。在這個不尋常的晚上,洪學智用平靜而緩慢的語調對大兒子交代了幾句話:第一,不要對父親的事情評頭論足;第二,做父親的半生革命,從來沒有也不會做任何對不起黨、對不起國家的事情;第三,照顧好弟妹,好好學習;第四,認真做人,好好做事,獨立生活。
洪學智像以往一樣,在凳子上端坐,腰板筆直,只穿了一件舊軍裝的他,雖然沒有佩戴領章帽徽,但軍人風姿一覽無余。洪虎當年還很年輕,很多事情并不明白,但父親一如往常的沉穩,讓身為人子的他感受到了父親內心的強大力量。父親的諄諄教誨,也成了孩子們一生的座右銘。
作為父親,洪學智十分注意培養子女在社會上的自立能力。他經常說,人在社會上要有真才實學,不要指望家庭、依靠父母,要靠自己,選個好的專業、掌握一門手藝,這樣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洪學智曾告誡子女們:“一定要按規矩辦事,要走正道,不要走歪門邪道。你們不要指望我為你們的發展搭橋鋪路,你們的路要自己走!”
家里遭逢變故,洪家的幾個子女并沒有因此消沉,始終牢記父親的教誨,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刻苦學習,最終都憑借自己的本事考取了北京的知名大學。
洪煒和丈夫金元清華大學畢業后留校工作。20世紀70年代,洪煒所在的清華大學化工系高分子教研室承擔了國防科委和教育部聯合下達的研制高強度、高模量新型纖維的任務。該項目屬國防軍工項目,國內無先例,難度很大。
洪學智知道后,鼓勵女兒要知難而上、刻苦鉆研,一定要為國爭光。洪煒說:“當父親得知我們的項目有了一定進展,需要引進一臺國外設備時,他親自向國防科委領導轉遞了教研室課題組的工作匯報,使項目經費很快得以落實。”經過大家近十年的共同努力,該科研項目終于順利完成,填補了國內有關方面的空白。
1981年,部隊醫院急需工科院校研究生,金元被分配到301醫院超聲波室工作。到醫院報到后,再次出任總后勤部部長的洪學智非常認真地找金元談了一次話,對他提出三點要求:一要努力學習新業務、新技術,認真鉆研、做出成績;二要多聯系群眾,尤其要向老專家、老教授學習;三要少說話、多做事。
金元遵從老將軍的教導,刻苦學習、努力鉆研,與同事合作發表論文10多篇,與軍內外專家合作撰寫了《臨床超聲診斷學》等4部專著,獲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成為《中國大百科全書(現代醫學分冊)》中“超聲診斷”條目的撰稿人。
由于科研成績突出,金元于1985年升任301醫院黨委常委兼科訓處處長,負責全院的教學和科研管理工作。1987年,總后勤部讓301醫院民主評議推薦副院長候選人。根據專家推薦,301醫院黨委將金元作為副院長候選人之一正式上報總后勤部。
再次出任總后勤部部長的洪學智看到301醫院報上的名單后,為了避免出現任人唯親的非議,不利于將解放軍總醫院辦成第一流總醫院,最終將金元的名字從晉升名單里劃掉。雖然失去了一次晉升的機會,但洪學智出于公心的舉動,讓女婿心服口服。金元說:“父親始終用自己的行動為我們做著表率,我心里沒有埋怨,反而對他更為敬重了。”
洪學智因工作原因,曾在吉林省生活了18年,他把吉林當成了第二故鄉。在那里,他始終對黨的事業充滿信心,不悲觀、不泄氣,積極努力地為黨工作。1998年,洪學智的大兒子洪虎調到吉林省任省長,他語重心長地對兒子說:“要真正地為老百姓辦實事,不圖名、不圖利。”并要求洪虎多加關注以下這樣的幾件事情。
1936年修建的豐滿水庫是頂在吉林人民頭上的一個“大水盆”。在洪學智看來,這座水庫修建時受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加之年代久遠,可能會垮壩,一旦出問題,后果不堪設想。因此,一定要注意大壩的安全成為洪學智反復交代兒子的第一件大事。
洪學智很關心吉林省的糧食生產問題。在洪學智看來,作為全國的糧食供應基地,吉林應該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保障全國糧食的供應。2002年,洪學智生前最后一次到吉林考察時,反復叮囑洪虎:“我在吉林工作了18年,對吉林很有感情。你要多為吉林做點實事、好事,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洪學智對四平市的感情更深,“四戰”四平,他參加了三次,有一次還擔任前線總指揮。抗戰勝利后,他從蘇北帶過去的很多新四軍老戰士都犧牲在四平,這讓他念念不忘。生前他一直關注四平烈士陵園的維修和四平戰役紀念館新館的建設問題。洪虎去吉林前,洪學智同志叮囑他:要把四平烈士陵園維修好、把四平戰役紀念館新館建起來。
2006年11月20日,洪學智在和夫人張文度過結婚70周年的紀念日之后離世而去。雖然他已離開人世10多年,但是他卻一直活在并且會永遠活在家人的心中!洪煒說:“父親的那些話,我們一直銘記在心!后來當我做了母親、有了兒子以后,我也這樣教育我兒子,將他培養成才。”
洪學智曾告誡子女們:“一定要按規矩辦事,要走正道,不要走歪門邪道。你們不要指望我為你們的發展搭橋鋪路,你們的路要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