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混凝土路面補強時常在原有路面上加鋪一層瀝青罩面,當混凝土位移產生的拉應力超過瀝青罩面層的抗拉強度時,罩面層就會開裂,這種裂縫即稱為反射裂縫。
基本信息
在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縫、裂縫處,其上部新的瀝青混凝土加鋪層在使用的短時間內出現的對應的裂縫。
在進行柔性路面結構組合設計過程中,在半剛性基層上鋪筑面層時,對等級較高的道路應適當加厚面層或鋪設土工織物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減輕反射裂縫。
橋梁上也存在反射裂縫,如群樁基礎,部分樁基出問題,導致承臺開裂,墩柱開裂。
主要原因:一方面在基層成型過程中,因基層材料失水收縮而形成規則的橫向裂縫;另一方面基層材料因溫度驟降而發生低溫收縮開裂。
反射裂縫問題
近年來,各地經濟迅猛發展,公路上交通量和汽車載重量劇增,對路面結構的損壞日漸加重,越來越多的舊水泥混凝土路面面臨修復工作。與瀝青路面相比,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復比較困難,而加鋪瀝青混凝土罩面層不僅簡單方便,而且能有效地改善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長其使用壽命。但由于舊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存在接縫和裂縫等損壞現象,瀝青罩面后的復合結構往往在使用的短時期內,罩面層在對應于舊水泥混凝土板接、裂縫的位置上出現裂縫,即反射裂縫。反射裂縫本身對罩面層使用性能的影響不大,但環境因素(雨水、氧化等)的負效應,常常使得裂縫迅速向四周擴展,縮短罩面層壽命。反射裂縫是舊水泥混凝土加罩面瀝青層所面臨的一大難題。國外早在20 世紀30 年代就開始嘗試應用瀝青罩面層改善舊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并對反射裂縫產生機理和發展過程進行調查研究。因反射裂縫問題本身十分復雜,影響因素眾多,因此關于反射裂縫產生和發展的機理至今仍沒有明確一致的結論。然而,對反射裂縫產生和發展的機理認識的程度直接關系到防治反射裂縫措施的選擇,并最終影響到罩面層的使用壽命。
影響因素
除了溫度、行車荷載等外界因素外,路面結構本身特性對反射裂縫的產生也有一定的影響,包括:①舊路面與罩面層之間的層間粘結性能;②舊路面狀況性能參數(如舊路面板厚度、長度、接裂縫寬度、損壞狀況、接裂縫的傳荷能力等);③罩面層結構參數與材料性能。(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