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瑞(遼寧自貿區大連片區財政金融局)
大數據技術在細分專業領域的應用越來越深遠,尤其在財務管理領域,大數據技術使得財務管理工作從冗雜、封閉的財務信息中解放出來,得以實現高效率、集成化的財務工作中心,財務管理智慧化趨勢顯現。
智慧財務管理工作是指借助大數據技術手段,將企業經營過程中生成的大量繁復的原始數據進行科學的歸類整理、分析挖掘并支持財務決策的過程。在智慧財務管理下,財務管理過程中不僅可以通過挖掘信息背后的管理價值,還有助于實現跨部門、跨單位的高效協作,如此一來,財務管理工作環節將成為企業經營協作和管理的中樞環節,實現資金流、信息流與經營流的整合統一,管理水平進一步升級。未來,財務管理工作將會逐步實現以“云財務”為中心的信息化財務管理模式。而我國現階段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仍然以傳統管理工具為主,管理思想也沿用經典財務管理理念,因此將大數據與財務管理工作進行整合還存在諸多挑戰,但二者實現融合后,財務管理工作將會產生巨大革新。因此,對下一階段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轉型發展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傳統財務管理工作通過收集財務數據、進行財務分析為財務管理決策提供支持,整個過程中需要各個部門在經濟業務發生后進行信息匯總,其主要弱勢在于財務信息傳遞鏈條長、信息滯后,同時財務管理處理流程較為煩瑣、響應時滯等缺點。而大數據背景下,通過在財務管理各個環節進行技術手段升級,在保留原有財務管理工作方法基礎上,使傳統財務管理升級為智慧財務管理體系,將會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帶來巨大變革。總體而言,企業智慧財務管理框架主要由以下四個核心方面構成。
技術平臺是指智慧財務管理的技術處理集成中心,通過豐富的技術處理手段和工具,對財務信息數據進行處理。技術平臺是智慧財務管理的核心中樞,也是智慧財務處理的實現平臺。技術平臺能夠打通財務信息的流通障礙,使得財務管理所需信息能夠實現共享,并支持企業管理工作。技術平臺的使用可以使企業避免過去因為信息平臺分散、內部控制流程復雜而產生的復雜審批流程,進而提高經營管理效率。目前,技術平臺可以借助RPQ軟件流程來實現數據的自動提取和采集,同時借助編程等軟件實現信息深度價值的提取。同時,借助OCR、人臉識別等圖形圖像識別、人員控制手段,還可以進一步對業務流程進行控制,使得單據可以電子化生成和流轉,同時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智能審核復核,這將大大節約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因此,技術平臺可視為智慧財務管理中心的信息交換與共享平臺和處理中心,智慧財務管理通過技術平臺實現信息互聯、管理互通和戰略協作。尤其在區塊鏈技術應用越來越深廣的情境下,財務管理所需要信息數據更具有可靠性和實時性,這也為管理決策和財務監督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保障。
數據處理環節通過多種先進的技術手段,對原始數據進行加工和提煉。智慧財務管理中心對數據價值提煉更加充分,借助數據挖掘技術和大數據分析,智慧財務管理可以在龐大的會計信息和管理數據中凝練出更加精準、更具預測性和管理意義的數據,以此支持管理決策。同時,智慧財務管理中,數據分析所得結論的應用邊界也進一步拓寬,相關信息不僅可以支持企業的財務管理決策,也可以為企業營銷、采購、供應等環節提供決策支持。不僅如此,高度集成和深度挖掘的數據還可以為企業內部審計提供監督佐證。因此,智慧財務管理在未來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中將發揮出極為重要的作用,在管理支持上也將發揮出更為廣泛的作用。
監測技術是指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對企業經營行為進行分析和監測,并觀察異常行為,以此作為風險管控的重要工具。通過這種方式,企業可以將財務風險管理的范疇進一步擴大,從源頭來防范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這將為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提供諸多重要的依據,也為企業的財務風險防范提供更多主動性。在智慧財務管理過程中,企業還可以通過數據技術實現量化,進而服務于企業績效考核和管理,將難以量化的績效考評與企業經營管理數據相結合,實現財務與經營行為相統一的管理模式。
安全體系是智慧財務管理的重要保障。智慧財務管理對數據信息的獲取極為廣泛,因此對信息數據安全性也提出了較高要求。在智慧財務管理中,風險最高的環節在于發起和審核環節,目前財務流程中有關發起環節會面臨著較多的業務種類,財務信息統計過程中也較為煩瑣。同時,審核環節則面臨著諸多操作風險。針對數據安全性問題,當前主要做法是采取數據加密技術,例如CCEP、RSA等技術算法,使數據可以在安全保障中進行傳輸和保存,同時監控網絡傳輸過程。另一方面,財務安全體系對信息數據備份保管也具有一定要求,因此可以借助云技術對數據進行備份,尤其是對于會計準則中所要求的相關數據,做到按要求存儲和保管,按流程處理,使得智慧財務管理形成一個完整閉環。
智慧財務管理呈現出信息高效率傳播、數據深度加工、管理邊界變淺的特征,這對于多數企業而言,在財務、業務流程和管理慣性上都需要一個過渡過程,因此智慧財務管理對于企業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一方面,智慧財務管理應用成本較高,主要體現在技術成本和經濟成本兩方面。企業全面建成智慧財務管理體系需要在現有財務管理體系基礎上,大幅度進行技術升級改造,包括開發或者購買相關軟件、外包數據服務、聘請數據技術人員、新軟件和流程投入使用過程中的管理銜接等。尤其是數據技術人員環節,由于財務管理的專業性所限,如今能夠精通數據技術同時又具備專業管理知識的人才非常難得,同時數據人員與財務管理環節的溝通與銜接成本也非常高,這些都意味著智慧財務管理搭建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以及溝通管理成本,這一過程中,智慧財務管理需要企業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同時也需要企業有不怕艱難的決心,這意味著智慧財務管理的應用門檻較高。
另一方面,智慧財務管理對企業管理層的前瞻視野和管理水平提出較高要求。由于智慧財務管理是由諸多技術相互輔佐構成,同時打破了財務管理僅服務于財務的管理邊界,因而需要管理層能夠對智慧財務管理形成統一認知和共識。然而現實管理情境中,管理層往往對智慧財務的功能和優勢能夠達成共識,卻難以對其搭建過程中的困難形成統一認識。尤其對于智慧財務管理可以打破信息壁壘這一特征,在復雜產權關系下企業內部未必能夠得到全體機構和管理層的共識和統一,因此推廣過程中面臨較大阻礙。除此之外,智慧財務管理應用過程中,對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需要管理者適應新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流程,對管理者接受新事物、新技術提出較高要求,同時也對管理者提出要求更高的綜合管理水平,如果管理團隊未能達成這一目標,智慧財務管理作用將會受到一定限制。
毋庸置疑,智慧財務管理可以幫助企業實現管理水平躍進,然而在智慧財務管理搭建實施過程中,卻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針對此,本文進一步分析智慧財務管理實施路徑,幫助企業厘清智慧財務管理的搭建思路。
智慧財務管理中,信息高效流轉是下一階段物流、資金流和組織流的重要橋梁,也是實現管理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徑,因而智慧財務管理搭建過程中應當首先促使信息能夠在組織內部通暢流轉。信息高效流轉面臨的最大阻礙在于組織部門或單位之間以及不同數據平臺之間的共享壁壘,因而打通信息壁壘的關鍵在于明確信息所有權,當信息所有權歸屬于企業后,為信息共享提供技術和工具上的支持即可。目前,財務管理所需數據主要來源于財務、采購、銷售等環節,因此需要打破如上環節之間的系統隔離狀態,盡可能使用統一的系統來進行鏈條式業務處理,并自動生成財務信息,以便于財務管理工作開展。同時,智慧財務管理體系還需要企業構建虛擬網絡平臺,實現多個平臺和多個終端接入與共享,進而可以利用數據分析和處理軟件來實現財務數據資源的整合,實現財務數據價值挖掘與利用。
智慧財務管理體系建成的重要特征是企業組織功能的智能化銜接。智能化財務管理體系中的組織功能智能化銜接需要各個流程環節有序銜接,各類信息順暢流轉,以此實現財務管理自動化。因此技術搭建上,需要從財務管理的管理功能出發,強調管理職能,并以提高組織經營效率與質量為出發點來踐行管理職能。組織智能化銜接需要建立在數據信息壁壘破除的基礎上,同時還需要技術手段的支持,因此可以借助微服務、容器化、分布式等云原生技術,融入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滿足彈性拓展和計算的要求。在組織功能銜接過程中需要大量技術手段來支持組織運作功能的實現,因此可以借助智能識別、自動化審核、數字檔案保管等功能,以此來大量簡化繁復、重復性的審核職能,簡化組織運作流程,使得各個部門和環節都能夠有效銜接,實現流程順暢、智能交互的財務管理體系,并進行智能化的分析和預測,提供智能化管理水平。
智能化財務管理體系需要企業從業務發起、事項申請到審核批準、會計核算、商旅服務再到智能報賬、財務報表、電子檔案,云系統將所有流程的信息共享在智能財務平臺,做到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后評價。在此基礎上,通過構建數據庫對內外部全量、異構、多類型的數據進行分析,構建具有綜合性的財經大數據。由此可見,智能化財務服務體系對數據處理水平提出較高要求。因而企業可以逐步分期實現財務服務管理體系。例如,在初期階段,可以利用數據分析技術對數據進行分類加工,形成標準化數據。在第二階段,主要致力于業務流程節點的整合,將數據收集、預測與決策與企業業務流程節點整合統一,進而實現服務于業務流程的財務管理體系。第三階段,借助智能化技術,例如人工智能、OCR識別、語音識別等技術手段形成業務節點控制,并服務于財務管理職能功能。在這一過程中,需要企業決策層能夠積極認可并搭建智能化的財務管理體系,從較高層面予以支持。
智慧財務管理體系迫切需要具備數據處理技術和企業管理、財務管理技術的綜合性人才,然而目前這樣的人才十分緊缺,因而需要在推進智慧財務管理建設過程中,首先要積極培育綜合性人才,促進不同專業人才進行團隊合作,共同建設智慧財務管理體系。從綜合性技術人才培育角度,企業可以聘任專業的數據工程師團隊來負責協調數據處理和軟件設計工作,并適度開展基本管理流程、管理目標相關培訓,使其了解企業管理特征與構架,幫助設計更符合企業需求的財務管理體系。其次,從培育財務管理人員角度,則需要企業普及培訓基本的數據處理技能和軟件功能,使得財務管理人員盡快適應全新的數字化財務管理體系,避免因為管理工具革新帶來的不適應,影響管理效率。最后,智慧財務管理體系從本質上來看,仍然歸屬于管理工具的革新,因而企業也需要繼續培育管理人才對新一代管理工具的認知,以便進一步發揮出管理效果。
本文基于財務體系的業務流程的視角,分析總結了智能科技的加入對傳統財務體系的改造升級。從技術發展趨勢和管理實踐變革來看,傳統財務管理向智慧財務管理過渡趨勢明顯,因而企業應當積極接納新技術對管理實踐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積極接受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變革和管理手段的革新,逐步建成智慧財務管理體系,借助新技術手段深度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