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晉能控股煤業集團晉圣礦業投資有限公司,山西 晉城 048012)
國企在中國經濟體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其核心業務涵蓋交通、化工、能源、金融等領域,其健康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國家的穩定。所以,國有企業信訪維穩工作具有重要意義。需要指出的是,現階段國有企業在開展信訪維穩工作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對國有企業的發展及穩定具有重要影響作用。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需要做好剖析工作,挖掘其中存在的問題和根源,然后才能夠對癥下藥,進而藥到病除。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針對新形勢下國有企業信訪維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地分析和思考,現綜述如下。
國有企業是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特別是在國家初期發展階段,國有企業更是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對此,我們要重視國有企業的繼續發展工作。在追逐國有企業快速向前發展的同時,我們也要注重國有企業信訪維穩工作。因為國有企業的發展首先需要穩定性的基礎,這就要從企業的內部角度出發,挖掘國有企業的內部潛在問題。而最能夠揭露國有企業內部發展問題的,正式信訪工作。正確處理群眾的合理訴求,解決好他們關心和遇到的問題,是做好國有企業信訪維穩工作的關鍵。這既是黨群干群關系的“晴雨表”,又是群眾情緒的“減壓閥”,也是社會穩定的“調節器”現階段,我國經濟獲得了持續發展,國企改革日益深化,但國有企業改革的許多矛盾也暴露出來,企業改革必然會影響到許多職工的利益。如處置不當,就會激化矛盾,造成嚴重后果,影響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因此,做好國有企業信訪維穩工作迫在眉睫,一方面,可以解決職工的生活與工作難題,另一方面,也會給企業乃至整個社會帶來嚴重的影響,因此,做好信訪維穩工作迫在眉睫。
員工的信訪不會是沒有緣由的,他們分別有著各自的訴求,盡管各不相同,但是經過匯總和統計就會發現,這些信訪緣由當中必然會存在一些共同點。通過對這些信訪問題進行匯總統計,可以將信訪的根源劃分為以下三個類別:
制度是保證國有企業日常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基礎,因此遵守制度行事非常重要。但是這并不代表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遵守制度,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開展,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平衡員工、工作和制度之間的關系。但是在實際性的制度管理工作中,一些國有企業領導會嚴格遵守國有企業的規章制度,不講人情和疏通,從而影響了員工的利益和情緒,從而引發員工信訪。其次,還有一些國有企業在制定相關制度時,決策執行不力,沒有考慮到實際情況,使制度制定后得不到執行,或者強制剝奪了員工的權利等,從而引起了企業的抵觸情緒。如果員工的訴求沒有得到恰當的表達,不能順利地參與決策過程,他們也只能通過信訪的方式尋求幫助。
一些企業領導或部門不作為,沒有按照相關法律制度辦事,工作過程中相互推諉扯皮等,造成員工不滿情緒,也有企業工作落實不到位,沒有及時處理相關法律法規制度,工作中忽視了職工的切身利益。這些問題可以歸結為國有企業領導個人工作能力的問題,他們的官僚主義作風比較嚴重,這樣不僅會敗壞國有企業的不良風氣,而且還會引起職工的不滿和情緒。部分企業領導在處理國有企業事務時,沒有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也沒有站在企業的角度,而是站在自己私利的角度,這就會嚴重影響企業職工的利益,更加會激發員工的個人不滿情緒,從而產生抵抗和信訪行為。
國有企業改革必然會涉及到職工的待遇、職務等方面,不同群體的利益關系隨之發生變化,從而引發一系列新問題。這時,國有企業如不能及時做好員工的有關思想工作,或者工作程序不科學、合理,很容易造成信訪問題。眾所周知,國有企業改革是國家繼續發展的大局,雖然這會影響員工的個人利益,但是卻進一步保證了社會整體的公平和公正,而且對于國有企業自身的發展而言,國有企業改革也是壯士斷腕之舉。但是部分國有企業員工舍不得自己的私利,從而發生信訪行為。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員工信訪工作的產生與企業領導的思想工作以及利益分配工作沒有做好之間也存在一定的關聯,或者說這是引發員工信訪的重要誘因。
目前,國有企業改革進入了深水區,也出現了企業合并或陷入虧損狀態等情況,這就不可避免地會損害某些員工的利益,使矛盾日益尖銳。同時,外部環境條件的不斷變化,也對員工產生了很大影響,員工的自主性、維權意識日益增強,而且員工獲得信息的渠道逐步向多元化發展,導致國企面臨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職工的訴求受到了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這一系列問題的難度日益增大,導致了企業無法解決的問題,而傾向于采取上訪等措施,試圖將事情“鬧大”,以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
伴隨著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員工利用各種新媒體渠道,可以迅速地獲得大量信息,特別是與企業相關的信息,這些信息錯綜復雜,不易辨別真假,員工往往會受到一些不良觀念的影響,進而采取更為極端的解決辦法,盡管大多數國有企業在經營運作過程中設置了相應的信訪部門,但部分職工上訪不采取正規的途徑,而企業領導則采取一些過激措施來尋求解決問題,但多數國企在經營過程中設置了相應的信訪部門,希望能夠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從而使自己的情緒不夠穩定,并通過一些過激措施尋求解決,如果不能慎重處理,就很容易導致事態惡化;部分團體上訪甚至是被精心組織起來的。不僅僅是這樣,還有一些員工在上訪時,利用錄像、錄音等各種方法和措施,收集有關人員的言行,如果他們的言行有差錯,就會被上訪者抓拍或錄像,甚至可能進行肆意歪曲,導致信訪工作形勢越來越嚴峻。
要真正做好這一工作,要嚴格按照企業領導責任制辦事,即確定其第一責任人為國有企業黨委書記,其他主管領導則采取“一崗雙責”的辦法,嚴格執行企業領導責任制,同時確定其第一責任人為國有企業黨委書記,其他領導采取“一崗雙責”的辦法。而且需要承擔這種責任意識的并不僅僅是國有企業黨委書記,還包括國有企業的各個部門負責人。因為只有國有企業各個階層領導都能夠勇敢承擔起屬于自己的那份責任,不相互推諉,就能夠幫助員工切實解決實際性的問題,員工自然不會去信訪辦,也就不會產生信訪維穩。
制度是保證國有企業各項事務開展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保障員工合法權益的重要窗口。所以,在完善國有企業管理制度的同時,也要建立和健全國有企業的安全信訪工作制度。只有與時俱進,建立健全關心職工思想的信訪工作機制,認真考慮各種信訪事項,為妥善解決所有職工的合理訴求提供堅實的保障,這樣就能夠很好地穩定信訪員工的個人情緒,從而降低各種信訪事故的發生。其次,國有企業還要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多到一線進行調研,多了解職工的想法,認真考慮各種信訪事項,為妥善解決各種信訪問題提供依據。當國有企業能夠多從員工的角度出發,幫助員工解決實際性的問題,自然也就大大降低了員工的不滿情緒,反而還會提高員工的個人工作滿意度,自然不會到信訪辦信訪。
信訪是員工維護個人合法權益的重要渠道,對此,國有企業需要有效疏通這條信訪通道,不能夠阻塞民聲。對有些員工提出的不合法、不合理的要求,信訪辦也不能夠與職工大吵大鬧,而是要認真說明實際情況,盡可能地緩解職工個人情緒,從而保證職工信訪工作的有效開展。對仍然進行上訪或鬧訪的,要做好這部分人的思想工作。另外,要根據有關法律制度行事,堅持底線,引導信訪員工按照相關法律規定辦事;如果情況需要,也要借助政府與公安機關的力量,進一步規范信訪秩序,為企業穩定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一,提高政治素質和政策水平。各級信訪干部要認真學習政治理論,提高政治素質,增強政治自覺,樹立正確的無產階級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始終保持清正廉潔,堅決杜絕一切以權謀私、損害集體和職工群眾利益的腐敗現象。與此同時,信訪干部也要有較高的政策水平,熟悉相關法律法規,在具體工作中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政策,講與政策相符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時期信訪工作的需要,才能在信訪工作中實踐“群眾利益無小事”的理念,做到依情、依情、依政策、依法辦事。
第二,提高職業道德標準。把信訪干部的職業道德核心內容,就是要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時時處處要群眾利益為重,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全力以赴做好信訪工作。“愛崗敬業”是信訪干部職業道德要求的前提,“誠信、公正”是信訪干部職業道德的重要標準,“誠信、公正”是新形勢下信訪干部職業道德的重要標準。在信訪工作中,信訪干部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守得住清貧,耐寂寞,經得住埋怨,熱心服務,默默奉獻。
第三,加強組織協調和綜合調研能力。信訪局的性質、地位和作用,決定了信訪局具有協調、督辦、綜合、調研、指導等職能。信訪干部要主動向有關部門和單位說明需要協調處理具體問題的具體情況和各自的職責要求,如果遇到難以協調的問題,要盡快向有關領導報告,以獲得領導的支持。信訪人還應善于從群眾中收集到的信訪信息,篩選出具有普遍性、苗頭、傾向性的有價值的信息,從中發現問題,進行綜合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為領導提供決策服務。
第四,提高信訪問題處理能力。目前,信訪總量不斷增加,群眾反映的問題愈發復雜,群眾上訪規模大,上訪行為多種多樣。這就要求信訪干部具備一定的處理復雜信訪問題的能力。對于公心、大膽檢舉的黨員干部違法違紀問題,要高度重視,不僅要認真聽取他們的陳述,準確地記錄反映的問題,而且要充分肯定和鼓勵來訪人員的作法,以編造事實的方法泄私憤,用“宣傳政策,講道理,提出批評”的方法,幫助他們解決矛盾;對于為了個人目的而搞無理信訪,要保持冷靜,在對群眾無理糾纏的信訪中保持冷靜冷靜,在對群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的同時,耐心講解針對無理取鬧的方針、政策,引導他們采取正確的態度和方法來解決矛盾。
總而言之,長期以來,信訪維穩工作是國有企業和國家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做好這一工作,關鍵是要正確處理群眾的合理訴求,解決好信訪維穩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這在現階段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國企的發展,要確保該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企業應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水平,從根本上降低信訪率,引導職工按照相關法律制度進行信訪工作;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信訪工作機制,以確保信訪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從根本上降低信訪率,引導職工按照相關法律制度進行信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