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月
在融媒體時代,融媒體作為一種將傳統媒體和多種新媒體在技術、服務、內容以及人力、營銷等多方面優勢有效整合而成的新型媒體形態,具有單一媒體無法相比的技術、平臺、載體以及渠道優勢,這也使得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呈現出新的顯著特點,但同時也暴露出多方面的疏漏。如何做好融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工作,使其更好地為社會發展與人民生活服務,是一個需要專業人士深入探討的問題。
第一,海量化和豐富性。融媒體時代是一個信息大爆炸時代,只要你處于移動信號與網絡信號能夠覆蓋到的位置,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不計其數的信息如洪水般不限時間、不限地點、不限環境地通過網絡、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大量涌向你。
第二,交互性和體驗性。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形式已經不是傳統的單向傳播,而是實現了不同程度的雙向互動傳播與多向互動傳播。受眾不僅可以接收信息,還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與新媒體平臺積極參與評論信息、轉發分享信息。與此同時,受眾也實現了角色轉變,不再是單純的信息被動接收者,也成為信息主動發布者與傳播者,信息傳播的體驗性空前增強。
第三,即時性和親臨性。融媒體時代,直播行業的興起,有效提升了信息傳播的高效性、即時性。另外在一些突發新聞現場,很多新聞記者僅通過一部手機就可以成功采集畫面,進行現場直播,這就帶給受眾強烈的現場親臨感。
第四,獨特性和差異性。融媒體時代,不同媒介可以依據本媒介受眾群體的個性化需求推送具有明顯差異化的信息內容,有效增加用戶黏性。
1.內容質量有待提高。即時性是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重要特點之一,但許多新媒體為了追求“流量”與“第一時間發布”,時不時地不經求證就將虛假低俗、粗制濫造信息發布傳播出去,給社會與人們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擾。
2.信息價值遠低于時間價值。融媒體時代,只要你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瀏覽,無論是世界要聞、國家大事還是湖野山景、家長里短、美妝配搭,各方面的信息無所不有。但是這些內容中并沒有多少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優質信息。一些光怪陸離、搞笑無厘頭的內容持續博得了人們眼球關注。人們對這種快餐式信息的瀏覽無形擠占了深度閱讀與深度思考時間,也顛覆著人們長久以來的審美判斷,不能不說是一種對生命的極大虛度與揮霍。
3.主流媒體的導向功能弱化。在融媒體時代,作為信息傳播受眾的普通人也可以借助各類自媒體平臺成為信息的制造者與傳播者,并以其個性化的展示與表達,贏得大批粉絲的關注,信息傳播平民化、大眾化。這雖然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但是大批自媒體人的出現無疑會分流主流媒體的一批受眾,弱化主流媒體的地位和對社會輿論信息的導向功能。
1.堅持優質內容的創作生產。在融媒體時代,海量信息不斷涌現,不斷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與生活。無論如何,媒體人都應該謹記崗位職責與社會使命,堅持創作與傳播優質信息。一方面,在實踐工作中,媒體人不能為了追求熱點,盲目跟風,粗制濫造信息,而應以真實、優質的信息內容吸引受眾,逐步提升媒體單位的社會公信力與社會影響力。另一方面,在堅守弘揚我國優秀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基礎上,積極創新,充分利用融媒體優勢,有效整合相關媒體資源,創作出更多情感鮮明、意義積極的內容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
2.加強對全媒體人才和自媒體人才的培養。融媒體時代,我國許多媒體面臨著轉型、融合與升級的生存挑戰。而全媒體人才是成功應對挑戰、實現升級的主要力量。這就要求媒體單位注重對全媒體人才的培養,將全媒體人才培養作為一項重要的長期任務。一方面在工作中發揮全媒體人才的才華,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有效提升其各方面的素養能力。另一方面,積極革新自媒體人的思想觀念,不斷提高自媒體人的政治覺悟與政治敏感度,拓展自媒體人的各項技能,使其接近全媒體人的標準,更好地為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服務。
3.做好市場媒體產品的質量管控工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離開了受眾與市場,媒體產品便無法銷售與傳播。就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來講,市場與受眾同等重要。要想彌補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疏漏,相關媒體人員必須做好市場媒體產品的質量管控工作。一方面在信息內容創作上,堅持積極向上,多謳歌與傳頌時代發展中的真善美,實現良好的社會導向功能;另一方面在用戶服務上,以“用戶至上”理念為日常行為指導,與用戶群體互動交流,重視用戶體驗,積極為用戶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媒體產品,最大化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
總之,近幾年來隨著微信、微博與抖音等各類新媒體平臺不斷涌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積極融合,彼此促進,邁入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在這個時代同其他事物一樣也發生了重大改變,人們在信息獲取方面擁有了更多自主選擇信息內容與信息傳播渠道的權利,但與此同時信息傳播過程中的一些疏漏和問題,也愈加明顯。這就需要相關人員積極采取有效對策,從而科學、有效地將信息傳播出去,滿足廣大受眾多方面的信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