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青靜
新媒體時代是萬物互聯互通的時代。融媒體是基于新媒體的發展,借助于各類新媒體平臺,讓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相融合,與移動客戶端進行結合的產物,傳統媒體對新聞資訊進行整合,在新媒體開辟新的傳播陣地,實現傳統媒體新聞傳播最大化的過程。隨著智能終端的普及,人人都是新聞制造者、人人都是新聞傳播者、人人都是新聞參與者的時代悄然到來。新聞編輯在新聞報道中從內容的轉變到報道形式的轉變,都給新聞編輯工作者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機遇。融媒體新聞工作者要將新聞“短、平、快”的特點與傳統媒體權威、專業、深入的特點相結合,滿足受眾的個性需求,這就要求編輯在工作中要具有創新意識和善于接納新事物的理念,從而提升新聞的點擊量和收視率。
隨著網絡的普及,新媒體得到了快速發展,但畢竟只是起步階段。傳統媒體借助互聯網平臺開展媒介融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克服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短板。傳統媒體在新聞傳播中受載體因素所限,導致其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滯后于新媒體。但近年來,傳統媒體采取“邊調整、邊試點、邊往前走”的戰略,嘗試與各媒介融合,在媒介融合過程中,互聯網平臺充當媒介,連接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傳統媒體嘗試借助互聯網改善傳播不便捷和傳播速度慢的不足。另外,媒介融合的方式呈多元化態勢,隨著信息技術的完善和傳統媒體改革制度的完善,推進媒介融合產業的應用不斷被大眾所接納。尤其是進入大數據時代,5G網絡的推廣,為媒介融合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多種多樣的服務及應用也在不斷完善,以更好地滿足客戶對信息咨詢的需求。
在融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逐漸得到了發展,媒體之間的競爭愈來愈激烈。在發展的過程中,新聞編輯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一方面,一些媒體為了提升自己的點擊量和流量,在信息的篩選和甄別上未嚴格把關,未能給受眾傳遞最真實的信息,產生了很多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同質化現象嚴重,為了博取眼球,有的新聞編輯直接轉載、轉發一些網絡熱點新聞,缺乏創新,新聞內容毫無價值可言,胡亂抄襲,忽視了傳統媒體的公信力,造成負面的輿論影響。另外,隨著融媒體的發展,很多新名詞、網絡名詞被逐漸應用到新聞報道中,這就對新聞編輯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在融媒體發展過程中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被利益所驅使,更要通過不斷學習,加強自身能力的提升,對新聞內容要有獨到的見解和思考。
一方面,新聞編輯在受眾的影響下,要滿足受眾的需求,制作形式多樣的新聞,滿足不同群體的口味,但新聞編輯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能因追求點擊量而報道不屬實的信息。
另一方面,新聞編輯在滿足受眾碎片化閱讀的基礎上,要在海量的信息中判斷信息的真偽,提煉出有價值的資訊分享給受眾,不可做簡單的信息整合,要使新聞資訊更富立體感。
新聞編輯的主要工作就是對有效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在融媒體環境中,借助新媒體平臺將傳統媒體中有價值的資訊快速地傳播出去。但新媒體平臺的信息資源豐富且質量參差不齊,其中充斥著很多垃圾信息。這就要求新聞編輯具有較強的整合能力,提升新聞資訊的真實性、可讀性,將其整合、篩選、歸類之后進行傳播。
新聞價值是新聞工作者追求的最高標準。新聞價值要從新聞的專業性、趣味性、完整性、可讀性角度評價,尤其在融媒體時代,新聞價值體現在新聞內容的時效性、點擊量、轉發量上。由此可見,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工作者要結合新聞采集、整理、傳播等工作,成為新聞資訊的全程參與者。同時,激發受眾的參與熱情,讓新聞的熱度持續時間更長,轉發、點擊量更多,通過受眾的分發傳播,實現新聞的價值。
新媒體的發展得益于傳播速度快、傳播主體多元化;傳統媒體的發展得益于其權威性和公信力。融媒體改革是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融合,取二者之優勢,服務于受眾。但如何更好地促進融媒體的可持續發展,這就要求新聞編輯具有明察秋毫的洞察力和創新意識,既能分辨新聞資訊的優劣真偽,又能獨善其身不被誘惑所動;既能利用好新媒體的“短、平、快”,又能及時跟蹤了解事件后續,延續傳統媒體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如何強化融媒體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下文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推動融媒體的發展,強化新聞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是首要考慮的因素。傳統媒體諸如電視、報紙的公信力和權威性是大眾所青睞的因素,想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新聞編輯要充分挖掘新聞內在,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提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競爭力。編輯在編輯新聞時要在新聞的真實性和嚴謹性上下功夫,新媒體在報道新聞的過程中往往只報道事件的熱點部分,而傳統媒體要深入了解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及時通過新媒體的途徑推送給大眾,讓受眾感受到新聞的真實性和時效性。
融媒體時代,智能終端是獲取新聞資訊的重要載體,對于傳統媒體而言,新聞資訊從傳統的紙質載體向移動終端轉變,這就要求新聞編輯要善于接納新鮮事物,有效整合資源,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結合新聞編輯的工作經驗,將創新思維應用到融媒體新聞編輯工作中。此外,新聞編輯還要不斷學習,不斷優化,學習信息技術,將編輯工作與信息技術融合,為自身找出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新聞質量的優劣與編輯自身素養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新聞編輯在工作中要堅持不斷學習,參加關于新聞素養的培訓,提升新聞素養,參與現代信息技術的學習,提升融媒體環境下新聞編輯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中要發揮團隊精神,對分配的工作要積極接受,維護好傳統媒體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在新聞報道上不能做簡單的新聞資訊整合,要編輯出有主題、有思想、有深度的新聞資訊,在融媒體環境下創新發展思路。
提升自身素養不僅僅是要從個人成長角度出發,還要大力開展招聘計劃,施行“雙招雙引”的人才引進計劃。引投資,引人才,引技術,壯大融媒體人才隊伍,提升融媒體團隊的整體素養;通過招商引資,投放商業廣告,為引進人才創設便利條件,為人才隊伍建設提供技術支持、文化軟實力支持、硬件設施支持。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就會帶來木桶效應,團隊中素養較低的自然在融媒體隊伍中無法長久生存,便會選擇通過學習先進技術等方式去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高薪聘請融媒體新聞采編團隊帶頭人也是提升自身素養的重要因素,“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團隊帶頭人素質高,隊員自然就會努力向前,不斷前進,共同為創設優質的融媒體平臺而努力。
新聞編輯是媒體發展的重要環節,無論是新媒體還是傳統媒體,都要認清編輯工作的發展優勢和自身優勢,要認清時代,接納新事物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在融媒體環境中,新聞編輯要重視新聞資訊的內容,要不斷創新,不斷提升自身能力,有效整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在嘗試中發展,在發展中進步,走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