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琳
當今時代,信息技術發展速度逐步提升,以往獲取新聞信息的單一渠道逐漸拓寬,互聯網科技的發展速度逐步加快。因此人們可以使用更多的媒介來了解新聞,甚至參與到新聞傳播中去。因此,要提升社會新聞傳播的質量與速度,需要充分重視媒介融合時代下的社會新聞傳播策略研究工作。
1.媒體融合性。從現實狀況來看,在當前媒介融合發展的重要階段,電視臺、電臺、報紙等相對傳統的媒體的工作方式比較固定,融媒體的適用性也相對較低。媒介傳導技術、信息終端共享技術、數字信息顯示技術等在當前媒介融合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此類基礎技術可以為媒介融合提供技術保障。新式媒介平臺的媒介融合性主要表現在畫面顯示、聲音傳達、視頻傳播等方面,通過高水平的信息技術,用圖片、聲音、視頻等形式將信息展現給受眾。與傳統新聞傳播媒介相比,融合媒介有著諸多傳播渠道,因此在宣傳方面的優勢十分顯著。在獲取信息的同時,可以及時判斷信息來源的可靠性,保證消息的真實可靠性之后再對其進行廣泛傳播。
2.系統性。對于新聞工作人員來說,如果長時間將自己的思維禁錮到某一領域中,難免會讓自己的思維受限。而在當前媒介融合的時代背景下,這一現象對于新聞傳播發展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對于一些比較傳統與落后的媒介平臺來說,應充分挖掘自己處理新聞的優勢條件,補齊在融媒體操作方面的短板。媒介融合時代背景下,融合媒體報道優勢主要集中在收集新聞信息方面,對社會新聞的時效性與細節性要求更高。這是社會新聞甚至是各種新聞未來的發展方向與趨勢,它可以解決傳統媒介在傳播方面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盡可能地將社會新聞傳播的專業性與系統性充分展現出來。
1.注重新聞媒介優勢互補。新聞在新舊媒介的交融與過渡時期,不僅要保持著以往傳統媒介時期的專業性與權威性,保證其真實可靠,還要將新媒介傳播迅速以及影響力廣泛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使新聞變得更加大眾化,擁有顯著的靈活性與廣泛性特征。在不斷提升新聞傳播效用的過程中,還要不斷提升民眾的參與度,使群眾的新聞體驗感逐步增強。
另外,在保證新聞真實性準確性的同時,應融入創新因素,對新聞事件進行客觀陳述。對于新聞傳播人員來說,想要激發受眾的了解欲望,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就要為受眾創造一種全新的感受,點燃受眾的閱讀熱情,以實現良好的新聞傳播效果。
2.增強媒介平臺融合的深度。與傳統的媒介平臺相比,新型融合媒介平臺出現的時間雖然比較短,但是其實用性及實踐性卻非常強。對于新型媒介融合平臺來說,其主要是逐步加深媒介平臺之間的一種深度融合,使傳統媒體可以成功蛻變,充分發揮出新生代力量,在媒體融合的過程中,根據平臺受眾的實際需求,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狀況的發展目標,推動自身的個性化發展,可以有選擇地將其新聞展現給受眾,促使受眾接受新型媒體。
為了增強媒介平臺融合深度,需要運用新型傳播工具,積極地引導受眾通過影像拍攝及聲音錄制等方式制作信息產品,并上傳到網絡平臺中去,發揮融媒體新聞的共享優勢,提高媒體信息的傳播速度,讓受眾利用電子媒體對社會新聞進行分享與討論,進一步拓展媒體信息的傳播范圍。
3.培養高水平專業人才。在媒介融合的發展背景下,提升工作人員媒介融合時代的專業技能非常必要。現代社會的發展速度迅猛,如果無法及時更新專業技術,學習新型的專業技能,就會被時代淘汰。基于此,要想與時代的發展相契合,從社會新聞傳播人員的角度來說,一定要逐步增強自身的專業素質,繼而為媒介融合發展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
在進行專業人才培養時,對于專業人才的職業素養要求更加嚴格。由于社會新聞傳播的工作內容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在具體工作的過程中也要面臨著眾多的挑戰。從人才的角度來說,不僅需要具備充足的專業能力,還要堅持新聞人的職業操守,使新聞信息的傳播具備很高的準確性。
4.重視新聞層級開發。一般來說,新聞撰寫編輯與傳播都是一次性的,在媒介融合發展的背景下,需要合理實現新聞開發方式的轉變,重視新聞的多層級開發。對新聞進行層層分解,挖掘更深層次的內涵,以增強新聞價值。在以往傳統的媒介中,開展報道活動主要是通過文字、圖像的形式來實現的,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可以發揮網絡等媒介的效用,深入探究問題的來龍去脈,充分滿足不同年齡段受眾群體的不同新聞需求,為民眾制定相對個性化的新聞,使新聞品質逐步提升。
內容永遠是根本,融合發展必須堅持內容為王,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所謂的內容永遠是根本,指的是媒介在物理形態上融合是手段,傳播具有深度文化自信的內容是目的。5G 將打破時空維度的限制,改變傳媒發展的歷史。從業者要擁抱新的,不忘掉舊的,強調意義、價值、營養,才是內容真正的活水。因此,5G時代對新聞傳播人才的最大挑戰,依然是如何能在人人皆可傳播的時代,憑借自身深厚的人文底蘊和獨到的創造能力脫穎而出。
綜上所述,媒介融合背景下,傳統新聞傳播媒介要緊隨時代的發展步伐,努力發展自己,盡可能地改善自己的不足之處,并且尋找合理的措施來逐步突破自身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境。總而言之,要將社會新聞傳播策略研究工作充分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