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波
現在互聯網技術、即時通信技術、電子設備等都在突飛猛進地發展,人們生活在一個高度發達的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進步對現代人生活的改變是顯著的,從傳媒這一行業的變化,就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豹。
傳統的紙質媒體逐漸衰落,互聯網新媒體開始流行。這種趨勢不僅在國內很明顯,在國際上也是如此,紙質媒體都走向衰退,而以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為依托的新媒體發展迅猛。這種發展具體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傳統的紙質媒體至多只能呈現文字和圖片,但是以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為載體的新媒體則可以實時傳遞視頻,也就是說,新媒體的內容要比傳統媒體更加豐富。
互聯網直播、短視頻,正成為現代人瀏覽時事、趣聞、新政的主要途徑。尤其是在當下,互聯網技術及5G技術廣泛應用,為信息更快速地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而且傳統的紙質媒體比如報紙、雜志,都有出版更新周期,最快的每天也只能發行一期。新媒體發布消息的速度則比傳統媒體要快得多。
現代人尤其是青年人從小就深入接觸電子設備,互聯網是他們獲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而且互聯網技術對人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很多中年人、老年人出于一種保守的心態,覺得手機、互聯網、計算機這些東西太過花哨,而且學起來不太容易,但當他們真正接觸到這些信息時代的產物后,對新媒體同樣非常感興趣,也喜歡使用這些設備來獲取信息。而傳統的紙質媒體發行速度慢,內容、容量都有一定的限制,而且閱讀還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受眾正變得越來越少。許多名氣很大的報刊的發行量都在不斷下降,但是與此同時,新媒體的受眾正不斷增多,尤其是在短視頻平臺及互聯網直播平臺上,新興媒體的熱度正與日俱增。
傳統媒體的落后并不意味著其將被淘汰,新媒體會為傳統傳媒行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機遇。傳統媒體的編輯記者應當順應這種變化,在觀念上樹立危機意識,主動融入時代的變局。新媒體可以為個人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遇,所以編輯記者不應該排斥新媒體,應該主動擁抱它,為個人的發展尋求機會。
傳統媒體記者如何適應新媒體的工作,值得探討。傳統媒體的編輯記者應當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因為新媒體較之于傳統媒體,有許多不同之處,比如,新媒體編輯使用的語言和傳統媒體是有不同的,新媒體報道的篇幅和時長都與傳統媒體有較大的差異。新媒體對編輯記者信息技術能力會有更高的要求。使用信息技術剪輯視頻、編輯內容,是新媒體從業者的必備技能。傳統媒體的編輯記者可以通過觀看網課學習有關技能,以適應時代的需要。
自媒體是當下新興的、熱門的行業,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或團隊,參與到自媒體這一行業中來。
自媒體具有這樣幾個特點:
①自媒體的成本比較低。發展自媒體的最基礎條件,可能只需要一個人和一臺可以錄制、編輯視頻等資料的專業設備。一部手機、一個平板電腦,都可以完成這樣的工作。也就是說,自媒體的入門門檻是比較低的。尤其是對傳統媒體的編輯記者來說,他們掌握著許多傳媒學、新聞學專業知識,在發展自媒體時有很大的優勢。
②自媒體的發布內容非常多樣。自媒體從業者可以結合時事熱點制作視頻等內容,也可以結合個人或者受眾的喜好制作一些傳統媒體鮮有報道的內容,比如歷史上發生的稀奇古怪的事件,很多受眾對這些比較“八卦”的事情感興趣,而由于這些事件的不可考,夸張成分比較大,傳統的紙質媒體很少報道這樣的內容,但是自媒體就可以迎合喜歡這些內容的受眾的心理,為他們提供這方面的資訊服務。也就是說,自媒體發布的內容是多樣的,制作手段也是比較靈活的。傳統媒體的編輯記者如果想要建立自媒體,一定要重視內容真實性的問題,要堅持自己的職業操守。
第一,現在許多傳統的紙質媒體,都已經拓展了新媒體業務。傳統媒體編輯記者可以在本單位內積極參與新媒體相關工作的運營,在這個過程中,編輯記者可以鍛煉自己的相關能力,適應新媒體發展的需要,完成由傳統媒體人才向新媒體人才的轉型。
第二,傳統媒體的編輯記者可以主動尋找與新媒體相關的工作。新媒體的發展是時代大勢所趨,傳統媒體日見衰落,新媒體是傳媒行業發展的方向。積極尋找與新媒體相關的工作,對于傳統媒體的編輯記者來說是主動迎合時代發展的一種做法。編輯記者可以先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以傳統媒體的工作經驗、職業操守、職業道德為基礎,熟練掌握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在提高個人能力之后,積極尋求工作機會。由于傳統媒體的編輯記者的專業能力比較強、專業知識的儲備比較豐富,所以在競爭時有很大優勢。
傳統媒體的編輯記者應當調整自己的心態,并提高專業能力,積極適應媒體行業的變化,順應時代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