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曉瑋
在融媒體時代,人們的信息獲取方式更為直接與便利,新聞信息的傳播速度明顯提升,傳播途徑空前拓展,這都加速了傳統媒體地位與功能的弱化,傳統媒體播音主持的發展也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境。但播音主持要意識到融媒體是一把雙刃劍,有挑戰的地方就有機遇,在積極提升自身綜合素養、增強職業技能的基礎上創新播音風格內容,就會為自己迎來又一個發展春天。
所謂融媒體并不是特指某一實質性的媒體,而是將具有不同程度共性與差異的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與互聯網新媒體相互滲透整合而成的一種新型發展理念與發展方式。社會邁入融媒體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空前豐富起來,人人都是生活記錄者與主持者,抖音、微信、快手等用戶越來越多。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人們可以借助互聯網與移動技術,突破時空限制,進行信息采集與傳播。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在融媒體時代找到滿足自己需求、愉悅自己身心的現代生活方式。也可以說融媒體時代是一個風起云涌的時代,大部分媒體在這個時代資源相通、利益互融。誰能在充分借助融媒體優勢的基礎上,堅持與創新自身的發展理念、發展模式與發展方法,形成鮮明的個性化風格特色,誰就有可能站在這個時代的頂端位置,更好地擁抱新時代,實現持續的良性發展。
在融媒體時代,人們的信息獲取方式由從前較為單一的廣播、電視以及報紙等傳統媒體轉變成了新聞APP、微博、視頻直播等多種渠道,人們的信息選擇方式日益多元化,幾乎每個人都可以依據自己的需求、受教育程度、認識水平及個人興趣,有針對性地選擇信息獲取方式。人們從過去只能被動地接收信息轉變為現在可以隨心主動選擇信息。這就對傳統的電視媒體造成強烈沖擊,以致電視媒體的收視率滑坡式下降,同時人們對廣播電視播音主持的關注興趣也顯著降低。
我國很多電視媒體在電視節目的編排方面都有一套固定的流程,這導致很多電視報道就像流水線上的產品,同質化問題十分嚴重。再加上電視臺對播音主持的形象儀表、播報方式等有著嚴格的要求,所以很多電視播音主持缺乏鮮明的個性化主持風格。進行播音主持就像在照本宣科地念演講稿,根本無法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而融媒體時代的各類新媒體主持人,主持風格或幽默或活潑或知性,吸引的受眾群體越來越多。
在融媒體時代,因為信息傳播方式的多樣性與便捷性,播音主持與受眾之間的聯系較為密切,受眾的互動需求空間增加。特別是在一些綜藝類節目現場和娛樂類節目現場,播音主持人更是需要通過自媒體終端或互聯網媒體,頻繁地與觀眾互動,才能激發觀眾的參與興趣,獲得較好的節目收視率。
融媒體時代,特色化成為一種天然的優勢。現階段大多數受眾較多的播音主持都具有自己個性化的語言表達風格與主持風格,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播音主持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應確定好主持風格,堅持走特色化發展路線。同時還要學會依據電視節目類型與特征適時適度地調整自身的主持風格,爭取電視節目收視效果的最優化。而要想形成自身鮮明的主持風格,播音主持除了具備深厚的文化涵養,還要具備良好的隨機應變能力與語言把控能力。這樣在主持過程中才能巧妙化解各種突發與尷尬事件,不至于出現冷場。同時也能充分依據自身的語言表達特色與多方面的長處,給觀眾帶來一種常聽常新、熟悉又新鮮的神秘感覺,穩定住一大批受眾群體。
融媒體時代,網絡空間活躍,人人都能發聲、人人都能當主持人,看似沖擊了傳統媒體播音主持行業,但實質卻提高了專業播音主持人的從業門檻,強化了傳統媒體播音主持的文化地位與專業優勢,為其實現良好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舞臺。所以傳統播音主持有必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以更卓越的專業技能、更敬業的工作態度投入自己的播音主持工作中,持續優化節目質量,彰顯文化影響力,這樣才能在“人人都是主持”的融媒體時代脫穎而出,為觀眾呈現出更多精彩的視聽產品。
在融媒體時代,電視媒體與其他新媒體有效融合,而傳統媒體播音主持人也應該順應這種時代發展趨勢,積極利用多種新媒體平臺,創建個性化的信息發布渠道,通過多渠道與受眾群體良好互動。比如現在的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都注冊了自己的微信、微博賬號,方便自身更好地與受眾互動。有的開發了自己的APP 客戶端,受眾可以在客戶端上依據需要快速檢索出相應節目與視頻,這非常有助于增強觀眾的黏度。
總之,在融媒體時代,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發展優勢有效融合,共同推進了我國新聞媒體行業的發展。而作為傳統媒體中堅發展力量的播音主持人,在實際工作中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通過構建自身鮮明的主持風格、強化自身的職業素養、拓寬發展方式等多種手段積極進行變革與創新,以實現自身跨越式發展,更好地滿足融媒體環境下人們的個性化信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