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俞好愛 付穎群,2(.江西省社會主義學院;2.江西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加快推進創新型國家的建設,國家對于自主創新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在發展創新基金企業方面的意愿也越來越強烈,因此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加快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希望通過創新搶占市場先機,獲得核心競爭力。
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擁有民營企業4000多萬家,民營企業為我國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為我國國民生產總值貢獻了60%以上,同時70%以上的科技成果,80%以上的就業以及90%以上的企業數量都是由民營企業所貢獻。但是,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境,例如成本上升、支持力不足、融資存在困難等。從公司的盈利狀況看,民營企業的銷售利潤為4.62%,凈資產收益達到了13.45%。
第一,企業沒有樹立自主創新的主體地位。目前,很多民營企業并沒有認識到自主創新的重要意義,甚至有些民營企業認為自主創新屬于大企業的工作,與自身無關,企業內部缺乏自主創新文化,缺乏自主創新激勵機制,致使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與此同時,民營企業內部缺乏孕育創新的文化,同時也缺乏針對創新的激勵機制,這導致民營企業內部并沒有構建完善的創新管理體系,也沒有樹立起真正的自主創新主體意識。
第二,缺乏完善的自主創新政策體系。目前,我國在加快推進自主創新政策的出臺力度,但是并沒有構建完善的自主創新政策體系,現有的自主創新政策都是分散性的體系,影響了自主創新政策效果。與此同時,我國政府部門也缺乏對民營企業自主創新的政策支撐,政府部門的扶持資金力度不到位,并沒有出臺強有力的產業扶持引導政策,同時在稅收方面也沒有加大對民營企業自主創新的扶持力度,沒有構建完善的創新制度,這些都會影響到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發展。
第三,缺乏完善的投融資渠道。民營企業自主創新活動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現有的融資渠道又非常有限,沒有構建多層次的融資體系,沒有形成多元化的信用擔保體系,同時也缺乏風險投資體系,導致一些民營企業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由于科技創新的前期投入常常非常巨大,同時也面臨著科技創新失敗的風險,如果民營企業缺乏完善的融資渠道,一旦資金鏈枯竭,民營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必將遭受毀滅性的打擊,這不利于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可持續性發展。
第四,缺乏人力資源建設。一些民營企業并不注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導致民營企業缺乏高素質人才,最終會影響到民營企業自主創新的質量。目前,民營企業內部并沒有構建完善的人力資源開發體系,沒有樹立起以人為本的科技進步思想,也沒有構建完善的產學研創新機制,沒有將人才資本真正轉變成現實的生產力,影響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發展。
第一,強化民營企業自主創新的認知。民營企業在我國國民體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無論是企業規模還是科研能力都已經日新月異,因此其對自主創新的意識也應當逐步增強,可以成為自主創新的主要力量之一。為此,我國政府部門需要有計劃地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到科技活動之中,使民營企業逐步成為科技創新的生力軍,不斷提高民營企業在自主創新和科研成果轉化方面的重要作用。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民營企業需要加強自主創新理論研究,不斷提高自身自主創新的主體地位,探索如何利用政策和資金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第二,提高民營企業家的自主創新意識。企業家精神中就包含有創新的精神,企業家在企業創新的過程中發揮著引領作用,只有擁有創新意識的企業家才能夠引領企業走向成功。為此,我們需要不斷增強創新意識,不斷提高民營企業家的自主創新覺悟,使民營企業家破除對創新的錯誤觀念。創新并不是大企業的事情,小企業也可以加入創新的行業之中,很多大型企業在由弱向強的過程中都是由于自主創新實現了彎道超車,提高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第三,培育企業創新文化。為了推動民營企業自主創新,民營企業需要樹立創新文化,需要在企業內部弘揚敢想敢變的思想,鼓勵和引導創新機制,推進觀念創新,用新的思路去解決問題,用新的舉措去開創全新局面。在企業的文化中,創新文化也屬于企業文化的重要內涵,民營企業家作為創新的主力軍,應當大力弘揚這種文化氛圍,在企業內部孕育創新的思想。
第四,構建完善的創新激勵機制。為了推動企業創新,良好的創新機制是關鍵所在。為此,民營企業需要構建完善的創新機制,例如出臺人才激勵機制,通過優厚的政策吸引人才,通過完善的發展政策留住人才,以此激發人才的工作熱情,不斷提升人才的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民營企業還可以探索技術入股方式,大力獎勵技術創新,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吸引優秀人才投身到創新活動之中。
第一,加大政府的資金扶持力度。這種創新常常需要消耗大量的資金,因此政府部門需要構建完善的政府投入配套機制,確保科技資金優先,以便更好地扶持民營企業發展自主創新技術。例如,對于承擔重大技術項目的民營企業可以減稅,甚至還可以直接給予資金支持,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調動社會資金充分參與到企業研發之中。
第二,強化產業政策引導。為了推動企業自主創新,我國政府機構還需要加強對企業創新的政策引導,將民營企業的創新引入到國家科技發展的重大產業之中,以此有序推動技術突破。為此,我國政府需要出臺政策重點支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營企業,通過這些民營企業自主創新引領我國整個產業鏈的發展,構建全新產業核心競爭優勢,引導整個產業朝著高端的方向發展。
第三,加大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力度。為了支持民營企業自主創新,我國政府機關還需要不斷拓展民營企業稅收優惠適用范圍,引導民營企業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技術創新之中。例如,針對民營企業自主創新投入比重較大的情況,我國政府可以出臺專業對口的稅收優惠政策,還可以針對承擔國家重大攻關項目的民營企業出臺專業稅收優惠,在同等情況下鼓勵優先購買該企業的設備。
第四,構建完善的創新機制。政府部門需要構建針對創新的鼓勵機制,可以針對民營企業的自主創新創建投融資鼓勵機制,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創新環境,鼓勵民營企業自主創新,從源頭上為民營企業自主創新提供動力。
第一,構建多層次的融資體系。為了解決民營企業在創新中存在的融資難問題,我國政府可以構建多層次的民營企業融資體系。政府機構可以向有關部門爭取政策支持,讓更多的企業可以在短期內獲得融資。與此同時,政府還可以推動民間資本參與到企業融資中,以此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困境。與此同時,我國政府還需要發揮小額貸款的作用,通過小額貸款為中小民營企業的自主創新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
第二,構建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完善的信用體系是資本市場融資的必要條件,也是確保整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礎。為此,我國可通過法律法規的形式推動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可以將稅務、海關、保險、金融等各個系統的企業征信情況融為一體,以便隨時提供查閱。與此同時,我國還需要不斷完善企業信用評價機制,不斷創新信用評估體系,為不同企業創建不同的等級信用。
第三,形成多元化的信用擔保體系。為了確保民營企業在自主創新時擁有充足的資金,我國政府還需要大力發展信用擔保機構,可以建設政策性的信用擔保公司,為承擔國家重大項目的民營企業提供專項擔保。與此同時,還可以參照風險投資公司的管理模式為企業提供擔保,凡是被認定為高新技術的民營企業都可以享受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從而構建多元化的信用擔保體系。
第四,不斷完善風險投資體系。風險投資是權責利相互結合的資金運作模式。對于民營企業的自主創新活動,可以有效引導風險投資,政府可以成立專門的保險賠償基金,另外還可以運用稅收鼓勵風險投資參與到民營企業自主創新活動之中,以此構建完善的風險投資體系,為民營企業自主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
第一,堅持以人為本的科技進步思想。在推動民營企業自主創新的過程中,人才是第一資源。為此,民營企業在推動自主創新時需要高度重視人才,挖掘人力資源潛力,重視招才引智,將人力資源優勢轉變成技術優勢。為此,民營企業需要不斷深化人才創新機制,營造公平公正的人才選用機制,構建人才合理開發供求機制,大力推進人才培訓工程,全面開展人才職稱評價工作,加快推進民營企業從業人員朝著專業化和知識化方向轉變。與此同時,民營企業還需要加快推進人才的國際化進程,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充分利用國外的優秀人才資源,建立與國外人才資源接軌的開發機制,使更多高素質的國際人才進入我國企業入職。除了企業之外,我國政府也需要大力推進人才振興戰略,加快推進我國素質教育改革,培育更多優質人才。
第二,構建以企業為主的產學研創新機制。目前,我國擁有許多知名高校和高水平的科研機構,每年都會有大量的科技成果出現,因此,民營企業需要加強與這些高校和科研機構之間的協作,大力推進產學研創新機制,將科研院校和高校的研究成果轉變成生產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國政府可以充當中介機構,由政府加強和鼓勵企業參與到高等院校的研發創新活動中,使高等院校的創新活動可以真正面向市場,使企業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創新能力。
第一,構建自主創新培訓服務體系。政府和企業可以參與人才培育活動,建立完善的企業和社會多元化的人才投入培訓機制,鼓勵民營企業和高等院校共同合作培育復合型人才,同時也讓更多的民營企業管理人員可以參與到再次培訓活動之中,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
第二,創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在民營企業自主創新的過程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因此,我國可以構建國家級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需要堅持以產業發展為導向,堅持市場作為調配資源的基礎角色,充分整合各項科技資源,不斷完善公共技術服務創新職能,建立起開放式的網絡培訓服務,為民營企業提供人才資金信息等各方面的服務,因此要不斷提升資源配置的效率,不斷提高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
第三,構建完善的信息服務體系。各級政府部門需要構建完善的信息發布機制,創建信息發布平臺,及時向社會發布行業最新發展信息,使民營企業可以及時掌握最新的產業發展動向。與此同時,我國還需要探索創建科技中介服務機構,通過該機構為民營企業提供全方位的綜合服務。除此之外,我國還需要構建完善的創新信息服務網絡平臺,實現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之間的信息互聯,不斷完善產學研網上洽談系統,及時發布科技成果等信息。
第四,建立完善的行業競爭自律機制。在推動民營企業自主創新的過程之中,行業自律機制可以維護整個行業的創新秩序,同時也可以有序推廣新產品和新技術。為此,我國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加快推進和構建完善的行業競爭自律機制,可以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行業競爭自律機制中的作用,通過行業協會及時解決糾紛,加強對整個行業的監督,使行業可以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不斷提高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第一,構建自主創新品牌。為了激發民營企業自主創新的動力,同時也為了提高民營企業自主創新的質量,民營企業需要構建自主創新品牌,以此提高民營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與此同時,我國政府也需要大力扶持國產品牌創新,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之下優先購買民族品牌的物品,減少國外品牌的購買次數。例如,我國可以出臺采購自主創新產品制度,建立自主創新認證機制,優先安排自主創新項目的采購,使民營企業理直氣壯地研發自主品牌,同時也引導社會各界積極購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品牌產品。
第二,嚴厲打擊各種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侵犯自主知識產權的行為是對自主創新的極大侮辱,同時也會削弱自主創新的動力。為此,我國需要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打擊力度,同時還需要引導民營企業加強自主知識產權的保護。例如民營企業的領導需要不斷提高自身權益,配置知識產權管理專員,加強與國際社會知識產權的交流,積極處理與知識產權有關的糾紛,同時還需要建立企業知識產權激勵機制,以此創建民營企業知識產權制度。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民營企業需要確定企業自主創新的主體地位,不斷完善制度創新政策體系,拓展融資投資渠道,加強人力資源建設,推進產學研合作創新體系,同時還需要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加快推進國產品牌建設,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以此提升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相關鏈接
民營企業,簡稱民企、公司或企業類別的名稱,民營企業的概念在經濟學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種看法是民營企業是民間私人投資、民間私人經營、民間私人享受投資收益、民間私人承擔經營風險的法人經濟實體。另一種看法是指相對國營而言的企業,其按照其實行的所有制形式不同,可分為國有民營和私有民營兩種類型。實行國有民營企業的產權歸國家所有,租賃者按市場經濟的要求自籌資金、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私有民營是指個體企業和私營企業。
我國民營企業界定從廣義上看,民營只與國有獨資企業相對,而與任何非國有獨資企業是相容的,包括國有持股和控股企業。因此,歸納民營企業的概念就是:非國有獨資企業均為民營企業。從狹義的角度來看,“民營企業”僅指私營企業和以私營企業為主體的聯營企業。“私營企業”這個概念由于歷史原因不易擺脫歧視色彩,無論是私營企業的投資者、經營者、雇員或者有意推動私營企業發展的社會工作者,都傾向于使用中性的“民營企業”這個名稱,這就使“民營企業”在許多情況下成為私營企業的別稱,而本文也認同這種說法。本文的民營企業的界定主要是在于它的狹義的含義。